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探讨
2022-03-16郑久仁甘肃省庆城县驿马中学
郑久仁(甘肃省庆城县驿马中学)
教学改革要求学校和教师加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要求教育工作者将目光从课堂上、教材中转向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上。初中物理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思想和物理素养有重要作用。从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科研意识、发扬科研精神的角度来看,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学校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基于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做出总结与反思,以便培养并逐渐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采用分层、分组教学
初中阶段的学生,无论是性格特征、学习基础,还是家庭教育、外界因素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课堂表现也大不相同。采用分层、分组教学,并不意味着将优等生分为一组、学困生分为一组,而是根据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习惯对学生科学、合理地分组,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的同时,让学生之间做到取长补短,从而激发课堂的教学活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下册“杠杆”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能力等多种因素进行分组,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指甲刀剪指甲时的细节视频,探究指甲刀有几个杠杆,分别是什么杠杆。当学生被有趣的视频调动起学习情绪时,教师适时引出“生活中的杠杆”这一教学课题,并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设置一些讨论问题,如“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生活工具运用了杠杆的原理呢?”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杠杆的类型、生活中的杠杆物品等。初中物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课外阅读资料,教师的职责不单是教会学生理论知识,还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学习物理,独立思考,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
二、组织开展课堂游戏
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高低与教师教学方式是否恰当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教师忽视了学习氛围对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初中物理教学要通过恰当的方法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系统,而课堂小游戏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较好方法。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适当地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小游戏,将教学内容融入充满趣味性的游戏中,就既能充分调动课堂氛围,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堂小游戏的形式向学生传递,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去,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全一册“电阻的测量”实验时,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课堂上将实验器材分发给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教师开展“帮助定值电阻回家”的课堂挑战游戏,即让学生观察自己手中的仪器,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定值电阻的测量方案,并将测量出阻值的电阻放到标有对应数值的“家”里。通过在课堂上开展课堂游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激发学生开动脑筋思考测量电阻阻值的多种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实验与理论相结合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通常在课堂上演示一些重要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得出的结论对他们学习与记忆的重要性。给学生提供动手实验的机会,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教材上的知识与真实生活相链接,还可以通过神奇的物理实验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物理、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却经常被部分物理教师忽视。如果教师重视引导学生动手进行实验,启发学生的实验研究精神,则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更加深刻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上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节课时,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直接接触凸透镜,对他们来说这部分知识更加抽象,也更加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只是通过文字、表格或是简单的口头讲解,然后让学生背诵与记忆教材上凸透镜成像的结论,不仅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倦感甚至是抵触情绪,还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但是,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具体的实验操作,带领学生开展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在实验中,教师要先讲解实验的注意事项,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最后给学生分发实验报告单,让学生根据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实验规律。
四、积极创造教育契机
学生能否真正学好一门课程,不仅取决于他们对这门课程是否产生兴趣,还与教师能否为学生创造教育契机,是否能够把握住教育契机息息相关。创造教育契机,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地设计课程切入点,在课堂氛围、学生情绪两者都达到最佳时刻,把握好时机导入课程。
例如,在教学教材八年级下册“大气压强”这节课时,教师先通过简单的道具为学生演示与压强相关的趣味实验。具体如下:教师在讲桌上放置两个装满水的水杯,然后让两名学生分别用吸管吸两杯水,同时让座位上的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其中一杯水能够被轻松吸出,而另一杯水却很难被吸出。两名学生演示完成后,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看似相同的两杯水,在吸入时却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无论是参与到实验中的两名学生,还是在座位上观察的学生,在感到神奇的同时都会开动脑筋思考其中的缘由。看到学生疑惑的神情,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鼓励大家在课堂上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畅所欲言,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当学生都投入到问题讨论中时,教师则抓住时机“揭开谜底”,导入“大气压强”这节课内容。
五、结束语
要想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记忆物理知识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离不开在遵循科学原则的基础上实行分组、分层教学,离不开课堂游戏的开展、实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更离不开教师创造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只有这样能有效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