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
——以菏泽学院为例

2022-03-16吕丽芳姜风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菏泽产教应用型

吕丽芳,杨 琦,李 健,姜风华

(菏泽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开展并深化产教融合是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目标,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1 研究背景

自2010年以来,为解决人才培养和市场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改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困境,政府开始积极倡导通过深化产教融合等重要途径和手段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2017年12月19日,中国政府网上刊登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文中提到“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融入经济转型升级各环节,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当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也明确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是推进人才和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项非常迫切的任务”。2019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9〕2号)。2020年12月25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十三五成就巡礼”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确立了本省39所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分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2021年2月20日,山东省公布了首批应用型高校建设名单。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性质和特点,重点在十个方面强化建设,其中第二个方面即为产教融合模式,主要包括校企合作、学用结合、联合研发、保障机制等。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产教融合的现状及问题

2.1 发展现状

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了以“产教融合、特色办学”为基本原则。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突出强调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要“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在国家政策积极引导下,各级政府也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并引导实施有效的发展道路。2020年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推进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指导意见》重点在产教融合模式、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十个方面强化建设。同年,为全面加强菏泽市与菏泽学院合作,菏泽市人民政府研究通过《关于加快校城融合发展的意见》积极支持“菏泽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推动菏泽创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想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推进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培养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企业自身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优先获取人才、技术等资源,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也可以缓和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抓住山东省大力支持应用型高校转型的机遇,充分利用高校优势和政策扶持,深化产教融合,积极动员各方力量,确保建设实效。

2.2 面临问题

2.2.1 误将产教融合等同于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的主体包括企业和高校双方,双方为了发展需要而形成的双向融合,寻求双赢的过程。而校企合作是高校积极主动地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以高校为主导,企业较为被动。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的初期处于摸索阶段,无法向企业输送急需的优秀应用型人才,企业积极性不高,效果不明显。要想确保校企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高校、企业应有人力资源和经费的持续性投入。

目前很多高校将产教融合认同于校企合作,相当多的校企合作项目没有真正考虑企业、学生及社会需求,只发挥实验室的教学功能,并没有体现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重要附属价值。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环节参与度较低,与学生先进技术、经验交流较少,效果很难体现。特别是新转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体制尚不健全,社会影响力微弱,所以在寻求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应将高校和企业都看作主体,发挥双主体作用,考虑所有参与方的利益需求,互惠互利,以实现从不可持续性的校企合作向可持续性的互利的产教融合的途径转变。

2.2.2 师资队伍建设困难,产教融合缺乏驱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应用型人才所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在不断更新提高,新专业结构建设和新课程开设需要同样专业水准的教师。但部分教师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授课,思维模式固化,与教学改革步调不一,阻碍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开展。同时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急需发展,“双师双能型”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能力。高校引进的学术型人才,能够胜任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但实践教学能力较弱,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经验。同时由于受学校经费、培训内容、教育理念等条件的限制,应用型高校想通过教师培训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也面临着很大挑战。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同时,又考取其他专业技术职务目标的实现面临困难。

2.2.3 创新创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受限

应用型本科高校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但目前很多学校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特色专业不突出、教学内容脱离就业岗位技术知识需求以及应用型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情况况。创新创业教育局限性特别明显。一方面平台数量有限,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开展大量的实践实习实训,而很多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平台有限,达不到满足学生开展实践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实践实习实训平台的质量与水平也有待提高,有些平台不能与企业实际生产发展需求和学生实践的需要相契合,无法达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需求。

3 菏泽学院推进产教融合的实践探索

菏泽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地方本科高校。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有很大改进,教学质量有很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数量突飞猛进,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保障和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而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大责任。

(1)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文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为指导,以提高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有力推进产教融合,转型发展工作为目标,菏泽学院于2015年制定了《菏泽学院转型改革方案》,提出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六方面的指导性方案方针。

菏泽学院以地方产业的需求为立足点,进行教学改革,积极推动并深化产教融合。与政府、企业等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实训实习平台。校内组建跨学科平台,包括特色学科、支撑学科等,以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与产业行业发展相对接,达到产教深度融合。打造以牡丹产业、地方文化、生物制药、能源化工等为优先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建设省市级重点实验室,校企共建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等,为学生实习实践,学习研修,创新创业,实现毕业即就业做好准备。

在改革方案的指导下,经过几年发展,菏泽学院积极构建协同育人、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体系,推进并深化产教融合,寻求校企校地密切合作,大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和能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得以提高,为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打下坚实基础。

(2)2020年,菏泽学院按照“校地合作,资源共享,协调创新对接,政产学研用结合”办学思路,紧密结合菏泽市政府与菏泽学院《关于加快校城融合发展的意见》的推进落实,以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为着力点,积极推进体制机制优化工程、产教融合深化工程、师资队伍锻造工程等十大工程,加快推进学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其中在深化产教融合工程中具体实施任务如下: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校地校企共建产业学院、行业学院,构建产教深度融合、校企紧密合作的多元参与、多主体办学格局。成立共同参与的学校理事会,健全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校企以共商、共享、共建为原则开展专业建设,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紧密对接,逐步实现本科专业与产业全面合作。共建创新创业中心、新型研发机构,设立联合实验室,联合研发项目和科技攻关,实现校企合作利益最大化。共建技术转移转化、研究平台,开展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重大社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等,以实际行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绩效考核与过程监督,确保产教融合过程中协同育人,合作共赢。

经过努力,菏泽学院在推进产教融合,促进校企合作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与其他应用型本科高校一样存在很多问题与困难,不断探索合适道路前进,促使产教深度融合发展。

4 深化产教融合的路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坚持并深化产教融合,探索适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与政府企业互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紧跟产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将产教融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以产业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作为研究点开展科学研究,助力产业行业发展,同时帮助高校获取优质办学资源,提高办学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形成良好的双赢发展局面。

4.1 更新办学理念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坚持创新性与开放性办学,加强校地校企合作,争取共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为促进地方性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将教学内容调整与市场产业人才需求相一致,在加强自身师资培训的同时邀请企业优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协助教学,理论与技术进行教学结合,以拓宽学生的眼界,学习实践经验。采用多元多模态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等增加学生学习便利性,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动手能力。积极与学校合作企业互动,充分利用校外实践基地,以向企业输送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学生为目标,组织学生参观了解企业文化、车间操作及企业管理,学习企业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毕业即能就业做好准备。学校应不断更新办学理念,以校校、校企合作办学为契机,推进并深化产教融合,促进办学理念及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

4.2 将产教融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地方应用型高校以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毕业生为目标,人才培养为己任,将产教融合路径的探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力争全员参与。

4.2.1 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学生的实习环节安排上,鼓励企业参与其中,征集业界专业人士的建议,定期召开人才培养计划讨论会议,广泛听取本校专业教师、校外专家、企业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等的意见,结合本校教学实践经验,制定符合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达到目标,制定方案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教学目标和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结构,设置课程,以提高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二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注重创新创业能力的锻炼,以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三是为深化产教融合,应鼓励在校学生提高职业技能,课程设置应考虑到职业资格培训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学习的结合,学生在校期间获取专业相关职业证书,为学生毕业即就业做准备。四是结合地方特点增加开设特色专业特色课程,如牡丹学院的创办,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

4.2.2 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产业化

调整专业建立和运行的体制和机制,在专业设置和建设层面,把学科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做好市场调研,设立符合市场需要和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发展特色专业,并能够高效地对市场产业的人才需求变化做出回应,实现产教融合,建立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学科体系,坚持专业建设以实用为标准,适合产业行业发展需要;探索推行模块化专业建设;积极推进专业认证如英语师范专业认证的专业建设工作。通过调整专业结构,专业设置产业化,发挥政府、高校及企业等各级综合力量,逐步形成以市场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合理有序的专业发展建设态势。

4.2.3 推进课程改革,深化产教融合

课程建设需要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依据市场产业发展真实需求,加快推进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解决产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应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分离的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吸取经验并解决问题。不仅实行课堂教学、实验室教学,还应到企业请专技术人员开设现场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在课程内容与产业元素的融合,邀请企业专业人才授课或与学生交流传授经验,学生课程开设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

4.3 积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进和深化产教融合的基础和保障。教师应在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和专业授课技能的同时,对企业的运行,人才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有较深入的了解,教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对接产业,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效促进产教融合的推进。途径如下:打造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在获取教师资格的同时,定期深入企业,与企业师傅沟通交流,通过学习进修等途径取得相应执业资格证书;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可以直接从行业企业聘任教师,高水平专业技能管理人才有丰富实践经验以及深厚的行业背景和资源,可以助推产教融合;鼓励青年教师全职企业锻炼,可用职称评定倾斜、停薪留职等方式让教师全心投入企业工作,得到真正的锻炼,回校后学以致用。

5 结语

培养服务于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应用型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责任重大。高校应响应政府政策号召,提倡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更新办学理念,调研市场经济,产教深化融合,积极探索有效融合路径,将产教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为地方乃至全国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菏泽产教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2019年底前山东菏泽境内三条高速可通车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Leadership Change: a Perspective from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