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课本初中生数学

孙 勇

(江西省九江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江西 九江 332000)

在日常教学中,一直以来数学教师非常重视在备课时研究教材, 备课本、备学生、备教法,但却忽视了学生也需要具备阅读数学课本的意识和能力,并不重视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初中生普遍把数学课本作为习题集,轻视课本的阅读价值。笔者作为一线教师,对初中学生的数学课本阅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希望能引起大多数数学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在日常生活中顺畅的阅读数学素材打下良好基础,落实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

1 初中生课本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方向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进入“核心素养”时代,教师要立足教材、学生特点以及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以及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初中生能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利用好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学以致用”的效果。另一方面,教与学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以学生为主体已然成为教学主流思想,教师要积极革新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引进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新的方法等,积极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数学课本阅读能力以及数学学习能力。

为了解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能力的现状,笔者在校内初中部2020级6个班级中,随机抽取了(1)(2)两个班级共97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对97名学生进行数学测试、个别访谈以及问卷填写指导,以了解他们真实的数学课本阅读能力的现状和阅读过程中的困难。经过数据整理,发现76%的学生对语文、人文历史文科类课本或课外书籍感兴趣,只有9%的学生对数学课本阅读感兴趣,另有15%的学生对任何书籍都不感兴趣;10%学生会经常阅读数学课本,有42%的学生偶尔阅读数学课本,而有48%的学生从不阅读数学课本;有11%的学生选择“阅读数学课本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我经常阅读数学书”,有15%的学生选择“阅读数学课本,很重要,但作业太多,没有太多时间阅读”;有71%的学生选择“课堂上老师会讲解,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去阅读”。这也就说明,大部分初中生并不重视数学课本阅读,对对数学课本阅读既不感兴趣,也没有意识到数学课本阅读的重要性。在现实教学过程中,数学课本阅读基本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进行的,极少有学生会主动进行阅读。学生习惯于通过老师课堂上的讲解获取数学知识,即使遇到数学问题,他们下意识会求助于父母同学或网络,而缺乏主动查阅数学课本的意识和习惯。因而,当前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能力不足,对数学课本阅读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

2 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存在的问题

结合对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的方法与方式、理解能力与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来看,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所存在的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

2.1 尚未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与方法

77%的学生反映,在数学课本阅读过程中感觉经常有困难,20%的学生感觉偶尔有困难,只有3%的学生感觉阅读过程比较轻松;具体阅读过程中,仅有23%的学生是从头读到尾通篇阅读,其余77%的学生是选择性的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进行阅读,对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公式和证明过程的内容会跳过阅读,选择性地忽略阅读;88%的学生会采用速读或是略读的方法进行课本阅读,仅有12%的学生会对重点部分划线,对课本难点部分会进行反复阅读;49%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不反思,仅有5%的学生在阅读课本后会经常反思。这就说明,大部分初中生在数学课本阅读时所采用的方式比较简单,阅读方法和策略还处于原始的自发状态。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数学课本阅读方法的指导,除了布置阅读课本的任务外,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和教授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帮助初中生持久有效地保持阅读。

2.2 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课本阅读过程中,理解能力决定了学生对课本内容的了解程度与掌握程度。但就对97名学生的阅读时理解能力调查结果来看,能够理解材料大部分的学生仅占比16%,可以理解大部分的也只有39%,其余的学生要么只能理解一小部分,要么几乎不能理解材料;56%的学生表示对数学符号理解有困难,21%的学生对文字语言理解有困难,有23%的学生对几何图形、表格理解有困难。

2.3 影响数学课本的影响因素较多

学生进行数学课本阅读的原因调查中,有86%的学生是因为老师布置作业的要求,有5%的学生是因为父母的鼓励和要求,有9%的学生是因为自己的兴趣。反对进行数学课本阅读原因调查中,有56%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兴趣,有19%的学生认为没有阅读的氛围,有15%的学生认为课业负担过重,有10%的学生认为缺乏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这也就说明,大部分的初中生缺乏自主阅读意识与数学阅读技巧,对数学阅读不太感兴趣。

3 提高学生数学课本阅读能力的措施

3.1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大部分初中生缺乏主动阅读数学课本的意识,绝大多数数学课本阅读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任务。主要是因为,没有形成个人数学课本阅读的方法和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较多的阅读困难,很少能够得到其他途径的帮助,而凭借个人的能力又无法解决,同时缺乏阅读后的自我反思和总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以失败的体验居多,最终丧失对数学课本阅读的兴趣,使得阅读流于形式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初中数学教师当以课堂为主要载体在正常教学任务之外实施数学课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数学阅读的方法和阅读习惯,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3.2 加强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

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大部分教师开始改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开始布置预习课本的作业,但因为没有系列的配套措施,如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在布置作业时没有给阅读留出足够的时间,无形中增加学业负担,造成学生对阅读的反感;在班级中没有营造出积极的阅读氛围;重监督轻评价,对学生的阅读任务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因为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学生的阅读停留在自发阅读的初级阶段,造成阅读流于形式,难以达到阅读的目的和效果。鉴于此,为了提高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能力,笔者认为教师应在日常教学教研工作中,将培养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能力要作为一项专题纳入学校教研活动中,首先培训教师正确认识数学课本阅读的教育价值,其次要培训教师掌握数学阅读的理论和正确的数学课本阅读的方法和策略。

3.3 家校协同,共同注重数学课本阅读

由于阅读活动主要是在家中完成,因而数学课本阅读能否有效的落实,与家长的配合和指导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师要积极与家长联系,重视家长在学生进行课本阅读训练时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并通过家长微信群或是校园公众号,指导家长学习一些阅读训练的原理、方法和策略,以便于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候能够帮助学生解决部分困难,及时给予鼓励树立信心。因此,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同时,还需要对家长进行阅读能力的相关培训,当家长掌握了科学的阅读方法,学生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4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初中数学课本阅读能力,旨在全面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落实“核心素养”对学生素养、思维、能力的培育要求,让学生能更为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课本内容、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然而,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初中生对数学阅读缺乏浓厚兴趣、理解能力较差、尚未掌握较好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影响学生数学课本阅读的因素较多,想要改善初中生数学课本阅读现状,教师还要从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阅读氛围营造以及家校协同入手,帮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数学课本内容,进而改善数学课本阅读能力培养现状,真正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课本初中生数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