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通信专业课程课改探索与实践

2022-03-16刘菁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18期
关键词:工科背景知识点

刘菁华,陈 婧

(华侨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0 引言

新工科的主要动因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出现,它是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机器人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以及生物技术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现在产业发展方向很明确,就是促进产业的交叉融合,由此教育部提出了新工科建设的“天大行动”[1],而与此同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成为国家战略,因此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式上也需要做相应调整,新工科注重要求工程科技人才要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2],在此背景下,通信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途径等都需要有所创新。

1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教改目标

“通信电子线路”课程教改目标是针对新工科发展背景下对课程本身重新进行精准定位,基于培养实践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全面改革。在此背景下我们将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以促进学生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将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将把对通信产业的理解,结合科研成果和产业发展的新动态对课程进行改革,有针对性地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上,将信息化、智能化引入课程教学中,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利用互联网+课堂模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其解决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3]。在教学质量反馈方面,拟制定教育达成度标准和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关注学习成效,以便课程的持续改进。

2 新工科背景下教学现状

2.1 课程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存在矛盾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涵盖了整个射频发射、接收机的各个模块单元,包括各模块的功能、原理、电路、信号分析、指标分析等,此外还涵盖了一系列的高频基础知识,如选频回路、阻抗变换、噪声与非线性失真等内容。同时,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还应有大量的实验课时和实践设计课时,用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吸收。然而当前各高校都在做教学调整,存在教学学时压缩,课时较少的情况,教学内容多与课时少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2.2 课程抽象难懂,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通信电子线路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名词概念多,内容抽象难懂,教师为讲清楚某些原理往往需要进行复杂的数学推导,使学生听课难度增加,从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足,最终影响学习效果。

2.3 理论与实践分离,不能学以致用

本课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而传统课堂教学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导致理论教学更加抽象难懂[4,5],学生实践能力不足,即使掌握了基本原理也不知道如何实际应用,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6],更使得学生的创新性和自主性都得不到良好的培养。

3 新工科背景下教改实践

针对以上提出的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课程教学团队同样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能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线上有慕课,充分利用已建立的教学资源,将20%—30%的学时安排为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将复杂知识点分散成若干个简单的知识点分步讲解学习,也方便学生反复观看领会,充分理解掌握各个知识点。

线下课堂形式多样,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老师讲学生听,而综合采用提问式、启发式、案例式等多种形式教学,课前提问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自然地引入对应知识点的讲授;讲授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认真思考,利用所学知识点解决问题,每章再提出综合性案例或是讨论题要求学生分组查阅资料,综合分析整理并讲解,增加学生的参与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交流互动有工具,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引入“雨课堂”等智慧教学软件构造智慧教学环境,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实现课程教学的过程管理和监测。如“雨课堂”这类智慧教学软件方便课堂签到、课件推送、课上习题测验等,教师利用该工具能根据课堂习题完成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利用该工具教师形成互动,随时提出不懂的问题,进一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通信电子线路的课程教改务求做到从课程内容出发奠定改革基调对教学大纲进行梳理,结合通信工程专业拓宽趋势,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增删部分内容,确保教学大纲能够与行业发展要求相适应。从教学手段出发保障改革进程,课程教学应注重教育与技术结合在一起,引入当前较为流行技术型教学模式包括慕课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线下教学中设计如雨课堂等多媒体课件,引入工程实例,借助实物或可视化等手段进行展示,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了解;线上侧重讲解基本理论和原理,实践教学中,加入联合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式教学,由此从各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从前沿内容出发实现改革创新与行业发展动态相结合,因此教师应时刻关注前沿内容,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前提下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入科研和竞赛等成果的分享,使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对学生布置分组讨论内容,要求学生查找文献、实验等方式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从考核方式出发提升改革成效,采用线上知识点测评、线下分单元小测、线上线下作业、实验设计评定、小组讨论考察、期末考试等方式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工科背景知识点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工科研究生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