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秘书育人状况探究
2022-03-16王倩
王 倩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此次会议的召开,引发了高校针对“三全育人”的大讨论。高校行政育人功能也愈发受到社会关注。秘书人员是高校行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服务于管理一线,与学生接触频繁,对学生的成长有直接的影响,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
1 高校秘书工作育人价值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属性。高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是学校育人事业的参与者。作为高校育人事业的主体,教师教书育人,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高尚道德,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相比之下,广大行政人员因其工作职能的服务性、从属性常被划分在高校教师队伍之外,育人功能相对弱化。高校秘书主要由教学秘书和行政秘书(含科研秘书)两大类别组成,是高校行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主要工作于各二级学院,是学校教学、科研及日常行政事务的具体执行者。他们虽不立于三尺讲台,却各自坚守在不同的岗位,承担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其工作成效直接反映二级学院甚乃至整个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他们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军,在学校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作为一线管理者和服务者,秘书人员与学生接触频繁,对学生的校园生活比较熟悉,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参与者和陪伴者。特别是教学秘书,他们是连接教与学的关键环节。他们除了服务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师,间接为学生成长贡献力量以外,更是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业管理。学生从步入高校到毕业离校,处处离不开他们的工作参与。教学秘书的业务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进程,其工作作风、言谈举止、精神风貌等也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在校学生,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一位认真、细心、亲切的高校秘书,不仅是学院发展的宝贵人才,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榜样。因此,重视高校秘书工作,挖掘秘书人员在育人方面的重要价值,多方面探索有效育人途径,是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切实要求。
2 高校秘书工作育人困境
秘书人员在学生的大学生涯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位优秀的秘书应该充分发挥其工作辅助作用,与学院领导及任课教师紧密配合,共同促进学生成人成才。但了解发现,部分秘书在工作中的育人效果尚不十分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育人使命感淡化
随着高校职能的多样化,行政工作日益精细化、复杂化,部分行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意识日益弱化,因其日常工作中行政色彩比较浓厚,师德意识逐渐淡薄,育人使命感淡化。[1]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高校秘书也应在管理和服务工作中遵守各自岗位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然而,因秘书工作本身事务性强,秘书本身又基本不带课、不带班、不直接指导学生,自身的师德意识逐渐降低,育人主体角色淡化。此外,受高校基层行政人员边缘化、角落化倾向影响,部分秘书人员心理定位模糊,自我期望值降低,育人动力不足。
2.2 服务学生意识缺失
秘书工作多是上传下达、内外沟通,程式化比较强。部分人员认为与学生的关系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愿降低工作重心,面向学生多是简单的发号施令,官僚主义作风比较浓厚;对待学生不细心、不耐心,工作态度不认真,服务效果差,长期以来引起学生的不满。[2]又因秘书工作繁杂琐碎,部分秘书人员长期坚守在办公室工作岗位,较少主动走入学生生活;又不能利用工作中与学生接触的宝贵机会,主动与学生沟通,导致对学生缺乏了解,难以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联系。且高校秘书队伍职业倦怠现象比较严重,长期琐碎的办公室业务逐渐磨灭了其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受挫,对工作应付了事,得过且过,导致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缺乏热情,工作效率不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自身业务能力不强
秘书是与广大师生接触最密切、最频繁的基层行政人员,其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学校的各项工作能否有效开展,从而影响学校整体育人目标的实现。据了解,不少秘书自身业务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更谈不上在本职岗位上精心育人了。首先,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一大批年轻人扩充到高校行政队伍中来,新进人员工作经验缺乏,业务操作不熟练,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其次,秘书身兼多重角色,工作繁杂琐碎,成就感低,工资待遇较差。对很多年轻人而言,一有合适的机会,便会主动跳槽,原本承担的相关工作又要由其他新人接手。如此恶性循环,导致二级学院基层行政工作交接频繁,延续性差,影响了学院工作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对学生的培养。此外,与专职教师相比,很多高校对秘书岗位的专业要求相对宽松。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进入到高校秘书岗位,如果后期培训工作不到位,极易导致秘书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际工作难以有效磨合,导致业务水平差,工作效率低,工作业绩达不到示范作用,育人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3 高校秘书工作育人策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多方合力,共同推进。面对高校秘书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学校各方要上下一心,共同探索有效育人途径,提升育人效果。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3.1 重视师德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作为高校育人事业的重要参与者,秘书人员要认清自身职责,重视师德建设,主动将自己的工作及个人行为纳入学校整体育人体系中,要努力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自觉加强政治学习,强化理论修养,热爱教育事业,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与广大教师一起,保持高尚的师德。二要对自身岗位有清晰的定位,明确秘书工作是学校育人体系的重要辅助环节,要有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主动意识,并在工作中把这种意识变成一种自觉行为。三要主动学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职业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结合具体工作任务,发挥自身优势,发扬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热情周到的管理和服务影响学生,为学生未来的就业提供榜样力量。
3.2 搭建育人平台,实现育人价值
了解是热爱的前提。只有足够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倾注一片爱心,从而利用工作优势,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与其他职业相比,高校秘书人员必须具备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如较高的文化素养、优秀的表达能力、适度的协调能力、必要的决断能力等。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秘书要充分岗位优势,发挥自身潜能,实现其对学生成长的正面引导作用。为拉近秘书人员与学生的心理距离,高校管理者要善于创造多种条件,引导秘书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增加彼此感情,提升育人成效。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鼓励优秀秘书人员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行政工作之余,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如开展与秘书工作相关的专题讲座,促进学生学业开展的同时,给学生一定职业启发。二是鼓励秘书人员参加学生社团活动,体验学生生活的精彩,这样既能培养师生感情,又能缓解因秘书工作的烦琐而带来的疲劳感,有益身心的同时实现工作上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聘请优秀秘书人员与辅导员一起参与班级管理,如开展多种主题班会,参与学生评优评先,对口支援贫困学生等。学院可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给予适当奖励,如此既解决了学生工作人手不足的难题,又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秘书人员的工作成就感,实现了行政人员的育人价值。
3.3 提高业务能力,增强育人效果
现代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每个人都要有持续学习的能力。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如此。只有不断学习,持续提高业务水平,才能与时俱进,以高效的工作业绩服务广大学生。对秘书人员而言,要随时保持忧患意识,要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思想觉悟,要主动加强反思,持续学习先进知识技能,掌握沟通协调技巧,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自身办事能力,从而以优质的业务水平服务于广大师生。对高校管理者而言,要具备战略眼光,关注基层工作人员长远发展。管理者要充分重视基层秘书工作,定期组织秘书人员外出交流学习,适当组织业务培训,开阔秘书视野,提升工作热情。另外,为稳定基层行政队伍,保证基层工作的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可以考虑从政策上对基层行政人员适当倾斜,合理提高工资待遇,使基层工作人员安于本职工作,使广大秘书工作者愿意将宝贵的工作经验用于对学生的全面培养,甘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
4 结语
秘书人员是高校行政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方面军。秘书处事公正、办事高效、心胸豁达、作风廉洁会对学生产生正面的示范作用。高校秘书要找准自身定位,自觉增强育人意识,提升业务技能,改进服务态度,作学生的良师益友,以高职业水准引领学生从进校到离校,切实担负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职责。高校管理者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合理的制度,从政策层面调动基层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开发多种渠道,搭建多方平台,全方位发掘基层育人途径,充分发挥秘书队伍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