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路径研究
——以全国小康示范昔格达村为例

2022-03-16张翠平李其莉刘胜雨刘书贤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格达康养田园

张翠平 李其莉 王 婷 刘胜雨 刘书贤

(攀枝花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1 昔格达村基本概况

昔格达村位于中国(红格)特色小镇的核心区域内,在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幅员面积31.2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1150户3970人。是全国文明村,省级“四好村”、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示范村和示范农业主题公园。

该村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利益共享机制。通过“支部+”方式,先后成立4家村集体公司,建立起“村集体主导+企业主体+村民入股+平台运营”的利益联结机制。坚持文旅融合,丰富康养旅居业态。引入攀枝花格美达文化公司建设国际艺术创作营,成都慈度集团建设两代居日式康养民宿,景德镇陶瓷工艺大师刘竟芳开设“非野乡村生活空间”等,吸引“新村民”与当地村民一起实现“归田园居”,开创田园旅居康养新模式。坚持产业为本,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注重现代农业与文化田园协调联动,村民通过就近务工、土地流转、农副产品销售等方式实现增收致富,形成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目前,全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3700万元,2020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51万元。

2 昔格达村乡村振兴举措

2.1 闲置资源盘活,实现资源再利用

昔格达村将闲置资源进行盘活,在保护环境的情况下,将闲置的集体山、房屋等租赁给企业,实现当年增长收入1936万元,盘活闲置资源,实现资源再利用,进一步实现收益,同时成立产业带动的联动关系,创立了泉鑫旅游,赤羽建筑等四家公司,来发展“康养+产业”的新型发展模式,实现收入1144万元。阳光作为攀枝花的特色资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昔格达村紧紧抓住全市的资源发展大方向,大力发展本村的康养旅游,实现利益再收入。

2.2 利用已用资源,多渠道引进投资项目

昔格达村成立了劳务公司,组织本村的劳动力开展劳务承包,项目施工建设等经营活动,实现收入93万元,劳务公司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村老龄化的现象,在农村年轻人口可以减少外出,留守老年人居多,而本村留下的青壮年既能发展本地产业又能带动当地的消费,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够有收入,提高生活质量的水平。自从2012年以来,村集体经济累计收入达3700万元。2020年接待游客达5.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80万元。建设了“体验小田园”“农耕大田园”等有机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耕作区,2020年接待“研学养智”青少年一万余次。同时,村部落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提升村民的幸福生活指数。针对外地游客的到来,本村还打造了中高端的特色民俗青年旅社五家,引进艺术大师工作室37个,吸引了较多的艺术大师和艺术生来到红格写生基地进行采风和自主创作。昔格达村还打造了多彩花园、魅力田园、幸福家园、康养乐园等多方面、全方位一体发展,多渠道实现收入。

3 昔格达村乡村田园文化建设项目

3.1 农业生产区

田园农业生产的核心空间,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功能分区,是为综合体发展和运行提供产业支撑和发展动力的核心区域。

昔格达村地靠金沙江干热河谷,属亚热带干热河谷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四季不分明,干、雨季分明,气候随海拔高度变化,垂直差异明显,形成“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和“天然温室”,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该村利用田地平整肥沃、田间水利设施配套完善、田间道路畅通的优势对区域进行规划建设,同时结合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遴选合适的品种种养,建设了有机稻田区,1100亩规范化蔬菜种植基地。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时间“三统一”要求,实行规模化、区域化、标准化种植和无公害生产管理。该村引导村民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热带高效农业。目前已建立2000亩脐橙基地、300亩芒果基地、1000亩荔枝桂圆基地,并在果园进行土鸡养殖,其亚热带水果如荔枝、芒果和早市蔬菜脐橙、桂圆、已成为该村特色农业,产品远销省内外,综合农业开发前景广阔。

3.2 农业景观区

农业景观区是以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优质农产品为基础的主题观光区域。昔格达村以当地资源环境为基础,规划开发了以特色园圃、现代农业设施、农产品展示、创意农业景观小品为特色景观要素的景观观光区,建设了与农田水渠融为一体的特色景观设施。建设“体验小田园”“农耕大田园”等有机蔬菜、水果和粮食作物耕作区,2020年接待“研学养智”青少年1万余人次。该村将独特资源转变为产业优势,以示范带动阳光康养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动岩羊河流域生态康养旅游圈的建设,近年来,在盐边县委、县政府的配套资金支持下,完成了“昔格达特色文化田园农庄”建设项目,栽种了50亩花田板块,栽种了向日葵,玫瑰,格桑,蔷薇,虞美人,鼠尾草等10余种花草。开设了玫瑰花海,向日葵花海等供游客游玩欣赏,并就近的田地果蔬形成观光游览区,游玩其间,心轻气爽,仿佛置身世外“桃花源”,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3.3 生活居住区

昔格达村实施“三大革命”,改善人居环境;配套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加强基层治理,提升幸福指数。走进昔格达村,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美丽的攀枝花、秋收农耕图、卡通画……绘乡村文化的墙绘及道路两侧配电箱上的时令图,令人耳目一新,让行走在这条乡村小道上的人心旷神怡。不同的房屋建筑配上不同的彩绘,让一面面单调的墙体有了“灵气”,一幅幅别具一格的彩绘图成了这美丽乡村的“代言人”,以乡村风物为原型的墙绘为昔格达村增添了不少生活情趣。从2019年5月起,昔格达村邀请格美达公司学生来村里作画,在保持乡村原有的风貌上,把村里的墙体及配电箱进行美化提升,把这些墙变为会“说话”的墙,用艺术的方式为村庄提亮增色,展示乡风文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3.4 乡村休闲度假区

昔格达村利用紧邻红格温泉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在昔格达水库上建渔业观光园区,为攀枝花市“冬春阳光温泉度假之旅”增添休闲钓鱼项目,发展了休闲渔业建设。为了将农庄打造成时尚、创新、具有本土特色的高规格“旅游新名片”,该村利用本地赤龙潭温泉资源,打造了嬉水溪沟、嬉水游乐区,配套修建了餐饮、棋牌等娱乐休闲设施,今年还准备打造车载电影院,挖掘本土百家宴等饮食文化,与就近田园的新鲜果蔬配套,使游客可以赏花、吃农家饭、体验农事、亲水嬉戏等“一条龙”活动,将其打造成全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样板工程。与生态环境相结合,打造田园生态养身。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餐饮制作体验等活动,构建起生态体验、田园体验等业态。80亩“文化田园”四季花香,更保留了稻田、蔬菜地,根据时令种植农作物。在这里可以在田间采摘蔬菜,到共享厨房“大展身手”,自己烹饪制作,然后感悟“稻花香里享美食,听取蛙声一片”,赢得游客广泛关注和喜爱。

4 昔格达村乡村振兴启示

在乡村振兴中:(1)要努力地盘活闲置资源,要物尽其用,发现资源的最大利益化,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实现村民的额外收益。(2)加快村落的企业发展转型,结合市区大方向的发展,依据本村落的实际情况判定发展方向,发展具有特色的项目产业。(3)注重对本村劳动力的保护,青壮年的发散思维以及自身的活力,能够使乡村经济实现更大的发展潜力,减少人员的外出,有足够的流动人口来带动当地的消费发展。(4)在发展的过程中,项目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开展不同的项目,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口需求,最大程度吸引人口的消费潜力。(5)积极宣传,吸引市外、省外的全国游客来村落进行消费,进行创意宣传,打开知名度。(6)加强家风建设,良好家风建设的养成更容易促进文明社会的团结奋斗,更容易早日实现乡村振兴。

猜你喜欢

格达康养田园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男人与马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即墨温泉:未来康养休闲之地
格达活佛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溯源侵蚀作用下昔格达地层土质边坡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