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改革背景下机床电气控制课程思政融合改革探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融合课程

李 颖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江苏·南京 210046)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求,各类课程应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了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的教育理念,指在教育的全过程,直接或间接参与教学的所有人员共同努力,使所有的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效应,引导学生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新时代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要引导学生做好进入社会、步入工作岗位的准备,这个准备包括专业素养方面也包括人文素养方面。这些准备将帮助我们培养的学生在符合社会需求的同时,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拥有美好的人生体验。所以教育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从早期的“尽心尽力地教”到后来的“包教包会”—用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已经前进了一大步。再到现在的“学生能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充分施展,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显然是实现了一个飞跃。但是要求的飞跃真正变成现实,需要做的还很多很多。一方面需要教师有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有更深沉的爱,有更多的耐心和进取心,有更巧妙的教学方法……而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给教师一个更便利更友善的教学环境。

实现课程思政,首先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思政素养、人格魅力和教学水平。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完成教学与思政的融合。而最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融合。

1 教师与思政的互融

高校素质教育,首先是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价值观和思想觉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条件。在课堂上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自然流露,用真情激发学生产生共情,学生才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师先要“有真情”才会有真情流露。这个真情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以及“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教师“有真情”还要“想抒发”。有些教师不愿意花费课堂的宝贵时间进行思政教育是因为担心课堂教学内容无法完成,“耽误了正事”。殊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工”。专业课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育人,教师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要体现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教师“有真情、愿意抒发”还要“会抒发”。课程思政要采用适宜的方法而不能说教。教师要善于创建情绪氛围,实现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受到感染。教师要通过研究教育心理学,向别的教师请教,和学生谈心等多种方式不断探索与实践课程思政的方法。建议通过建立课程组集体备课的形式,集思广益,让好的方法得以及时的推广。

2 教学与思政的融合

2.1 教学内容与思政的融合

首先,思政教育理念要融入到教学文件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都要明确的体现出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在一门新的专业课程开始讲授时,可以介绍国内外技术水平,指出我国的优势与不足,还可以介绍行业内优秀民族企业发展历程,逐步过渡到本课程的发展史、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研发过程、专业教师成长道路直至往届毕业生奋斗经历等。让学生逐渐体会到专业课程与自己紧密的关联,让学生被民族企业家、优秀的教师和毕业生的民族责任感、家国情怀感染。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责任、自己学习成长的目标和方向。

2.2 教学方法与思政的融合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教学过程中营造职场气氛。大学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要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非专业人士到专业技术人士的变身。而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要有专业素养。从原来的以知识点划分单元转变为以任务驱动,并开展理实一体教学。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解决专业问题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必须严格遵守职场的规章制度,工作认真责任感,养成工作前做好准备、工作中细致耐心、工作结束整理现场的良好的职场习惯。

课前尽量利用国家教学资源库、职教云等网络平台,使学生在课前就清楚本次课程的任务,通过教学平台上的视频、动画等资源,初步了解解决课程任务所需要的知识。

学生从课前准备阶段就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逐步养成团队配合分工协作的习惯,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分组的形式还便于任务完成后的视频制作和PPT汇报等。

校企结合的深度和广度的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强。下企业参观确实可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拓宽视野,但是远远达不到专业和思政的要求。一方面把企业专家请到学校,帮助我们进行实验体系建设、实验内容编排、实验实训室建设,还有直接面对学生开讲座和授课。另一方面把学生送到生产实践一线,让他们体验真正的职场。培养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并体会到只有技术技能精湛,才能解决问题、体现人生价值。在实践中摸索怎样学以致用,在应用和中认识到自己技术和能力的不足,自觉自愿地提升。

2.3 教学与思政融合的总结评价反馈

为了更好地实现闭环管理,课程思政更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机制。比如多元素评价,多元素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岗位技能等。比如过程评价,把每次课程的任务分割成若干个点,从课堂知识的理解,到练习环节的准备设计操作总结直到完成,逐一考查。而不是只看学生每次课的最终结果,更不能用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课程结束后建议留存好的学生作品,利用各种时机展示,激励学生精益求精。

3 教师与学生的融合

课程思政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认同。换言之,教师和学生要共同融入课程之中,形成课程思政的学习共同体。教师需要有足够的专业素养和个人魅力使学生不排斥、愿意接近。“00后”的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点,他们很难和年长他们十岁甚至二十岁的老师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系。所以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运用心理学尤其是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主动积极地和学生沟通。把握思政教育的时机,比如在实训室讲解实训项目时,列举一些安全事故案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得出经验和教训。在下厂参观实习时,提醒学生注意职场的技术人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职业素养。在课堂上介绍国内外先进技术时,引申出技术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未来的技术人员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要做一个合格的技术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讲授电气设计时安全意识和措施时,引申到国家社会的安全治理,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提高自己的辨识能力和规范意识。

总之,教师关注学生内涵修养方面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培养严谨专注的做事态度和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渗透的重点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执行能力和适应以及调整能力。

4 结语

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即需要全盘考虑系统规划,又需要在细节处精益求精,点滴汇聚地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诚实守信的精神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自我教育,帮助学生完善自己甚至是重新塑造自己。鼓励学生努力进取实现自身价值。课程思政的作用广泛而深入,我们希望具有家国情怀,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在促进经济繁荣的同时,提升社会精神面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思政融合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融合》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