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政教育的《刺法灸法学》教学应用探索

2022-03-16刘荣冯淑兰李敏张梁郝燕

教育现代化 2022年2期
关键词:刺法法学针灸

刘荣,冯淑兰,李敏,张梁,郝燕

(广州中医药大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一 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对于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思想意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思想观念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针灸专业课程,在培养中医学生针灸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加强他们的人文教育与思想教育[1]。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刺法灸法学作为实践性、操作性强的针灸课程,其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既可以提升学生针灸文化自信,又能够加强中医人文素质培养[2]。在刺法灸法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如果针灸基础课只是单纯一味地讲授针灸专业知识、教授针灸实践技能,而没能做到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学生重术不重道,就会缺乏理想信念的引领、缺乏道德规范的指导。我们针灸执教者的使命,要做到在针灸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的中医针灸技能,更要培养学生成为有坚定理想信念、有良好医风医德、有扎实的专业能力、有救死扶伤之心的济世良医。

二 思政教育融入针灸专业课的意义

(一) 巩固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医针灸文化的自豪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华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博大精深,且一脉相承、传承不息,为中华儿女供给养分[3]。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一,在华夏民族五千年的健康文明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在思政基础上的针灸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针灸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培养民族文化意识,为针灸文化的传播和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 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大学生是思维最活跃的群体,思政教育与中医针灸传统文化的结合,对其进行价值取向的正确引导至关重要且意义深远。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课授课的过程中,结合爱国主义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对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要培养中医药专业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强化民族荣誉感,做到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集体,这样大学生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锐意进取、开拓创新[3]。

(三) 树立医德医风,培养为中医针灸健康事业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方法独特,临床疗效显著,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针灸思政教育中通过介绍针灸名家及针灸古今典型医案,同时弘扬优秀针灸医家的医德医风,让学生学习历代针灸名医、名家高超的针灸医术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他们高风亮节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培养救死扶伤的精神,为做好日后的中医针灸健康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三 《刺法灸法学》思政教学现状分析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的三大主体内容之一,主要研究针灸防治疾病的各操作技术,其具有实操性强的特点,是针灸推拿专业、中医专业针灸方向的必修课。《刺法灸法学》是针灸学科中极具要求动手能力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其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刺法灸法学》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授学生针灸的理论基础知识,更要结合学科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针灸实践动手能力。此外,对学生职业素养、道德理论的教育也是《刺法灸法学》的课程教学中重要环节[4]。

一直以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大多处于“鸡犬不相闻”的相互隔绝状态,未能做到两者的较好结合。不少高校教师在课程教授中,只是一味地讲授专业知识,而忽视思政教育。尤其像《刺法灸法学》属于专业性、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较少做到与思政教育、人文教育相结合;此外,在当今社会重科研轻思政、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在许多高校仍普遍存在。但是,“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几门课”,它强调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5]。所以,基于思政教育的中医课对于传承中华文化、发扬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四 思政教育在《刺法灸法学》中的实施和教学策略

(一) 使命与任务——培养责任担当的中医情怀

针灸疗法简、效、廉、捷,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刺法灸法学》由于其实操性强,临床案例丰富,因此针灸推拿专业的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具有较浓郁的兴趣。相较之下,某些思政课程存在内容枯燥,不贴近生活现实,无法与当今社会发展接轨,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情况。在思政教育融入针灸学相关课程的实践中,应发挥针灸学的优势,结合当今社会发展动态及世界的一些大事件,并进行相应的学情分析,介绍针灸的历史源流和针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树立学生爱国、敬业等核心价值观[6]。

在刺法灸法学的授课中,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譬如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翻转课堂、视频等不同途径与方法,介绍针灸历史渊源、临床疗效,针灸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针灸医学贡献者的生平事迹。例如,在讲授“合谷”穴的针刺操作时,可以引入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在未使用任何麻醉药物的情况下,采用合谷穴针刺的方法给患者成功地进行了扁桃体摘除术的案例。由此树立学生专业自信,文化自豪感,从而提高学习针灸的兴趣及积极性,并坚信中国针灸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瑰宝。

(二) 规范与精通——培养技能扎实的职业素养

针灸学是实践技能要求较强的学科,我们在刺法灸法学的教学中,除了要教授学生针灸专业技能以外,还应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树立为中医针灸健康事业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临床常用针灸疗法知识点的学习,强化学生专业学习和能力的掌握,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如在讲述拔罐疗法时,通过引入临床病案——委中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神阙闪罐治疗隐疹等,要求学生需掌握好操作要领,对不同病症采用不同疗法的辨证治疗,加强他们对火罐法主治病症的认识,为做好日后的中医针灸健康服务工作奠定基础。在刺法灸法学的实操课中,要学生重视针灸临床操作的细节性、严谨性、规范性,做好针刺前的相关准备,做好人文关怀,处理好医患关系。在具体操作方面,要做到严格消毒,规范针刺操作,做到“一人一穴一针”“不留白、不漏针”。培养学生规范的医疗行为,严谨的医学态度,强化认真负责、缜密扎实的职业素养。

(三) 立德与树人——培养良好的医风医德

针灸基础类课程教学内容中涉及到不少名医名家的临床医案、经典医话和古今医学轶事,这些为“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养料。我们可以在讲授针灸史上名医名家高超技艺的同时,将他们高尚的职业素养、仁爱之心教授给学生,以情动情,以情感人,使学生对他们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2]。

具体教学形式方面,通过以多媒体、翻转课堂等方式让同学们分析讨论医案事例中体现的优秀中医传统文化道德。例如,在讲授“针刺异常情况的预防与处理”时,引入晋代医家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中的要求:在针刺操作时必须要意守针下、目无外视,注意观察患者的经气感应,并判断血脉的虚实,不可掉以轻心,以免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针能杀生人,而不能起死人”。此外,孕妇禁针穴位的讲解,引入在《南史·张融传》中一个有名的医案,太医徐文伯采用三阴交、合谷穴治疗孕妇难产。通过引用医案引导学时进一步思考:由于三阴交、合谷行气催产力极强,因此是孕妇禁用的穴位,由此要求学生掌握临床上孕妇禁用的穴位,如三阴交、合谷、肩井、昆仑等。在学习优秀中医传统文化道德的同时,培养高尚的职业素养、仁爱之心,形成良好的医风医德[3]。

五 《刺法灸法学》思政教育的注意事项

(一) 课程思政不等于简单的思政加专业课

《刺法灸法学》思政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在《刺法灸法学》课程教学中讲授思政教育的内容,或是在专业课中刻意添加思政元素。被动式的学习会让学生们感到反感,教学结果更是适得其反。课程思政是将思政内容和专业课讲授完美融合在一起,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习刺法灸法相关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7]。作为专业课教师,需要精通本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大纲,在课程思政的实施形式和设计方面多下功夫,并根据结合思政教育理念编写好刺法灸法学的课程教学设计。我们在针灸学教学的过程中,介绍针灸的历史源流、临床疗效、国际上的巨大影响力,包括介绍这次疫情中针灸治疗新冠病毒肺炎的运用,提高了他们学习刺法灸法学的热忱和兴趣,也加强学生对中医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总之,思政教育不能生搬硬套到专业教育的教学中,要动之以情、感之以心,做到润物细无声,切忌生硬说教。

(二) 提高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医学教师的品德、作风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素养、道德品质的塑成。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到为人师表,注重在课堂上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规范自身的职业道德。在教学中,讲授针灸医家学术思想和高超技术的同时,将他们高尚的医德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对名医名家见贤思齐,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比如在讲一些疼痛性大的腧穴针刺操作时,应强调作为一名医生,既要有高超的医术,又具备仁爱之心。在操作前,应做好医患沟通,取得患者信任,对紧张焦虑的患者给予安慰,从而培养学生对工作负责、对病人关怀、对生命敬畏的医学态度。

六 结语

针灸疗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生命健康、与全面小康、与健康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8]。中医院校教师不仅要培养医学生具备专业的中医药文化知识、过硬的中医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为人民卫生健康事业和中医药文化事业服务的社会责任感[9-11]。只有在 “课程思政”教育的背景下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医针灸教学改革,挖掘中医针灸中的思政元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时刻关心社会发展动态,才能有助于中医学生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坚定中医信仰,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才能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中医药后备人才。

猜你喜欢

刺法法学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南大法学》征稿启事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法学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中医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