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双向促进路径研究

2022-03-16邵婧怡王英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发展期传帮带新入

邵婧怡 王英哲 季 奎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丰富、发展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成为高校抓紧、抓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两项重要议题。

1 师德师风建设与教学能力提升双向促进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来,高校将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注重着力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效果。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是教师发展的永恒话题,伴随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深入,以及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范式的变革倒逼教学范式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伴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对教师线上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说高校已初步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互联网+教学范式的转变。

近年来,高校广泛设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主抓师德师风建设,又设立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抓教学能力提升。在双重变革的背景下,如何有针对性的使教师的师德师风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相互促进,成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关键因素[1]。

2 教师发展阶段及其发展需求

伴随高校人事制度的不断改革,教师分阶段发展特点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美国学者卡兹提出的教师专业发展四阶段理论指出: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历着生存、巩固、更新和成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侧重点均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培训与开发的侧重点也应有所差异。刘志礼、韩晶晶认为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经历了能教、会教、善教三个发展阶段[2]。可以说从不同角度入手,高校教师的发展阶段的划分也有不同的特点。

笔者认为,从教师职业发展年限,可以将教师大致分为入职1-5年的新入职期,入职5-10年的发展期,10-20年的积淀期和20年以上的成熟期四个阶段。学校要针对教师所处的不同阶段发展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才能达到师德师风和教育教学的相互促进。

在新入职期,教师面临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化,面临着建立师德意识、掌握基本教学技能、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学生指导等诸多挑战,对如何更好完成身份转化具有强烈需求。

在发展期,教师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了一定见解,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技能并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要求教师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扎实践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在教学能力方面,发展期的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流砥柱,但是缺乏一线实践经验,如何将知识与实践进行进一步的转化从而提高服务社会能力是发展期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沉淀期,教师的师德模式、教学模式已成定型,学术产出不断增大。师德师风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学术道德水平。教育教学方面,由于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有一定局限,如何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拓展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成为教师需要面临的课题[3]。

在成熟期,教师重点面临的是如何适应新阶段的教育教学特点,顺利完成教学范式的转化。同时成熟期教师作为中、青年教师的榜样,如何从师德、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起到传帮带作用亦需深入思考。

3 教师分阶段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双向提升的实施路径

在明确教师发展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特点基础上,如何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才能使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的双向提升是高校面临的重要挑战。

3.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实现师德师风教育的全员全过程覆盖

针对新入职教师,要以讲座、培训、签署师德承诺书等方式,帮助新入职教师更好树立师德意识。针对发展期教师,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帮助教师增进四个认同。针对沉淀期和成熟期的教师,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强化反面案例的警示教育,不断规范职业行为、明确师德底线,进一步树立教师的崇高师德风貌。

3.2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在课堂教学中实践师德师风教育成果

如果说师德师风教育是教师师德学习的一个内化过程的话,课程思政建设就是教师将师德师风建设成果转化为教学能力的一个外化的过程。教师在深入理解、准确把握师德要求的同时,坚持思想铸魂,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势必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融入到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课堂教学的细枝末节当中。一个能够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师,必然能够扎实践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因此,高校要从多个角度强化课程思政,将师德教育成果落细、落小、落实,实现成果转化,扎实推进“三全育人”。

3.3 强化评价和引导,不断净化教师队伍提升教学能力

首先,要定期开展师德师风专项评价,充分发挥师德师风评价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警示作用,对具有师德意识滑坡的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其进行整改;对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的教师开展整治工作,不断净化教师队伍。其次,要积极开展各类型教学评价工作,将师德评价融入教育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实现师德师风评价的全员、全过程覆盖,确保教师能够在育人过程中锤炼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师德教育服务教育教学的成果。第三,要认真开展学生评教工作,认真听取学生心声,了解学生需求,及时、客观对授课教师进行反馈,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能力。第四,要探索开展教学诊断工作。针对新入职期和发展期的教师,组织专业人员及老教师通过随堂听课等方式,开展教学诊断工作,帮助他们更好适应学生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水平。

3.4 开展传帮带,形成榜样在身边的成长氛围

首先,选拔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沉淀期、成熟期教师开展传帮带工作,能够广泛树立师德典型,形成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局面,帮助新入职及发展期教师树立完善的师德师风体系。其次,在教育教学方面,结成传帮带对子,不仅能够帮助新入职期的教师更好适应教师身份,同时可以促进沉淀期、成熟期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范式的变革。再次,教师间交流的加深可以更快组成教学、科研团队,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科研、教研成果的产出。然而,在组织传帮带时,学校要明确双方在师德师风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要求,细化落实责任,定期开展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将传帮带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促进传帮带双方的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乃至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的多重提升。

3.5 强化终身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中指出,“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4]”。在业务能力提升方面,高校教师能够走上教师岗位,可以说具有很高的学习和研究能力,要站在更高起点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高校教师,特别是发展期、沉淀期乃至成熟期的教师能够坚持在学习深度方面不断深化,难免忽略强化知识的广度。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同时加强专业内学术交流,才能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知识的终身学习。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面,面对信息化时代背景,需要教师更好利用互联网知识平台,强化自身“互联网+教学”的应用能力。同时要积极汲取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强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发展期传帮带新入
新入职幼儿教师安全素养提升途径研究
传帮带中谋振兴
高校体育教师传帮带的实施措施研究
新入职辅导员角色适应之管见
再发展期|宋元明清
虚拟现实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我国天然气进入大发展期
把握最佳发展期,让地理不再艰涩——以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二章为例
新入职图书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问题探讨
“五老”传帮带 青工受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