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艺术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路径方法研究
2022-03-16于小飞
于小飞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信息传媒艺术学院 北京 100000)
0 前言
想要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首先要切实的了解被教育对象的状态和特性,秉承“因材施教”的教育精神,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通过国家教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获得了显著提升,近三年报考高职的学生数量均突破了千万。教育部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 高职艺术类学生意识形态现状
(1)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学生,在入学前都有相应的艺术教育背景,参加了各省市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同时也接受了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他们既有当代高职学生的共性,也有属于自己的特性。艺术是一种情感丰富的表达,追求的是思想的自由和行为的不羁,高职的艺术生本身的文化水平相比本科院校要低,加上艺术思想的熏陶,使得他们对党和国家的认识,感性有余,理性不足。他们对于国家有天然的民族认同感和钦佩感,比如美术类学生,普遍认为中国国画和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是值得自豪和传承的文化素养。但是,他们对于国家的由来、构成以及民族融合等理论知识是缺乏的,并且在内心中也是排斥纯粹的理论学习。
(2)在政治参与上,热情不高,容易产生信仰危机。这是高职学生,甚至是现代大学生政治生活较为普遍的一个状态。对于时下的政治焦点问题,大多数学生可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行认知和评价,可是如果身边发生的小事影响到个人的既得利益或者自尊心,产生不信任的负面感情时,他们就很容易以偏概全的推翻自己的原有理想和政治信念,丧失对政治的热情。艺术生因为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在进行单一的专业基础训练,其实是一群更为单纯善良的学生,他们经常被看到的打扮怪异、放荡不羁的表象下面,其实是对自身社会价值方向和价值理念的一种试探。他们渴望得到行业内更多的表扬和赞美,他们有强烈的自尊心,更愿意表露自己,同时他们也更容易被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侵入,产生政治信仰危机。这种危机使得在入党问题上,同一所高职院校的学生中艺术生有入党要求的比例要低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
(3)追求个性,集体意识淡漠。艺术生更多的喜欢与众不同,认为拥有自己的个性,才能保持作为艺术生的优越感,从衣着到谈吐到信仰,都要体现自己的特点。高职学校中,艺术生不论是在课上还是在跟企业的项目合作中,往往都是独立完成作品,很少有机会去合作一个任务,缺乏团队合作的经验和集体主义的观念。
(4)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宿舍管理中,艺术生往往是宿舍物品最多的,各种墙纸、床帘和小摆件的装饰,力求打造有特色的个人空间。经常不顾宿舍管理条例的规定,私养小动物或者不把晚归当事,增加了学校事务管理的难度。
2 高职艺术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各高校都在进行意识形态引领的探索与创新性实践的当下,思想教育相关的各项课程、视频和比赛活动层出不穷,但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学生特点以及专业特色开展的校园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自身积极性、能动性并具有思想引领作用的活动并不多见。
意识形态教育是要为一定的政治目标服务的,应该深入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普及到每一个学生。高职的艺术生在未来是中国文化战线的基础力量,他们将来要进入到文化宣传的群众阵地中去,他们的意识形态是国家无产阶级思想依托的基石。高职学生政治觉悟薄弱,其中艺术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做,容易受到文化碰撞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学校公认的难题。
2.1 课堂教育手段单一,缺乏现实指导意义,难以吸引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高职艺术生更重视学习的实用性。他们学习的动力来自于能够提高自己的技艺或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因为毕竟在校时间除掉企业实习时间,也就只有2年多。思政老师只是根据教学大纲,一味地进行理论学习,容易让高职艺术生产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抵触的情绪,一到上课时间就关上耳朵,拿出手机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不是要将艺术生教育成有高尚的思想觉悟的人,而是让学生对主流的意识形态具有基本的认同和拥护。
2.2 情感教育的缺失
艺术生是一个更为感性的群体,不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专业教育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模式对于教育效果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大多数是毕业于正规本科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对于高职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了解不多,对于艺术生的学习和生活知道的更少,很难跟学生产生互相欣赏、平等沟通的有效的情感交流。这种缺失,就意味着要达到某种程度的教育目的,要消耗更多的教育时间和成本,而对于艺术生来说,更为高效的教育手段,非情感教育莫属。
3 高职艺术类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路径方法
3.1 思政课堂形式多样化
思政课的课堂不再局限于老师讲解,通过视频观看、图片解说的形式将同学们的注意力抓进课堂上。而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室,更多的时间是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党史展览馆、纪念馆,走进名人故居,走进博物馆,走进历史遗迹等等,带学生用双眼真实的感受政治在历史和文化上为人类和中国留下的痕迹。
3.2 抓好专业第一课堂
高职美术及设计类学生在一年级,需要进行大量的素描、色彩、设计构成等课程的训练。在此类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当时我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命题作业,例如2020年的主题词“脱贫”“垃圾分类”“抗疫”等,学生在主题内可以主动探索更多的表达方式,努力创作生产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的好作品。课程作品通过校内及网络宣传的展览方式,也达到宣传和创建积极、正面、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效果。
3.3 扩展实践课堂
高职艺术学生特有的实践课堂可以更好的运用起来。此类课程时间集中,一般2-3周的全天都可以统一安排,所以在课程设计上拥有了更多的灵活度,可以组织更具规模的主题实践课程。学生可以离开校园,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来到贫困乡村,进行“心中最美乡村”的写生绘画。在乡村的生活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专业学习的同时还能产生更多的情感连接,建立信任感和认同感,在良好的互动中,潜移默化的进行政治教育。
3.4 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专业化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建立以专业为基础的艺术社团,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首先,可以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指导,针对北京远郊区县设计艺术人才缺乏的现状,打造一支以在校生为主体的美术教师志愿团队,利用专业特长在假期为京津冀偏远地区的幼儿园和小学定期输送高品质的美育课程和指导老师。其次,组建设计团队,为偏远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和企业单位,提供各类艺术设计服务项目,例如特色墙体设计和绘制、宣传项目设计、企业标识设计等等与专业相关的服务需求。
2020年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艺术专业师生共同参与的北京大地村帮扶共建项目正是一个典型案例。大地村是北京怀柔区一座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的村庄,在抗日战争中,全村村民顽强反抗伪满洲国日伪军的残暴统治压迫,积极投身抗日游击战争抵抗日本侵略,建立了该地区第一抗日队伍—滦昌怀抗日自卫队。在解放战争中,全村动员参与支持解放战争,有52名青壮年参军投身解放战争,并且在村成立了冀热察军区休养所、被服厂、洗染房和供应部。大地村的抗战历史,是北京农村人民反抗外强侵略、追求民族解放的一个缩影。把该村的历史文化记载下来,搬进村史馆一直是村党支部和全体村民的最大愿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艺术专业师生发挥在艺术设计方面的优势,助力把大地村的愿望变成现实,为其设计了村使馆所有的空间布局图和平面展示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发挥学生了专业特长、增强专业能力,同时了解社会发展和抗战历史,成功的对学生进行了意识形态的引领,还进行了专业的磨炼。学生从方案设计前期的资料收集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了解到抗战的历史和鲜活的事例,从中获得了思想上和专业上的成长和进步,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学校也获得了社会的口碑和好评,并愿意搭建更多成长成才的平台,帮助参与的学生验证知识、增长见识,从根本上起到引领学生意识形态的效果。
4 结论
针对高职艺术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和引领的方式方法的实践效果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检验,就目前的效果而言,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的意识形态方向的工作在艺术类学生的教育上成果显著,同学们对于往届学生留下来的作品和实践成果都抱有欣赏和羡慕的情感,希望能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