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场:阅读让“我”一直都在
2022-03-16李爱珍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李爱珍(山东省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
通过研究发现,在儿童的世界里,事情分为两种:好玩的和不好玩的。好玩是儿童喜欢做事的一切原动力。于是,笔者就想办法让阅读变得有吸引力,当阅读变成变得好玩时,学生们便会乐在其中……笔者便带着所教班级学生开发了好玩的阅读课程——“侃书吧”儿童阅读课程。“侃书吧”既是一个显性的阅读交流平台,也是一种隐形的带磁性的能量场,吸引着学生们参与、追逐,在此过程中,与书本相遇相融,让阅读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生命。
一、我在文本中——浸润式在场
阅读,就是一场文字浸润。我读过李希贵校长的文章《为什么阅读比上语文课更管用》,他对学校里的两个班进行了对照:一个班没有老师,放在图书室里自主学习;一个班有老师正常上课。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照发现:自主阅读的班级比老师正常教学的班级成绩更好。这充分说明对语文学习来说,阅读比讲解更重要!而兴趣是一切阅读的开始。记得奥维尔·普瑞斯科特说过:“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的奇妙世界。”所以,“侃书”就是引领学生爱上读书的最好办法,每日阅读,每天一“侃”,不但成功地把学生领进了阅读的大门,而且一直保持着阅读的热度,形成了话语“圈子”,形成了阅读“场”,也养成了阅读文化。
在“侃书吧”里,学生完全是开放式的,没有限制和评判,但是有奖励——发言就有侃书币,还有“乐读书券”“爱读联盟”“委托阅读制”,这些激励手段都有效地带动学生自主阅读,乐于分享,各自开启自己的阅读历程。
学生“一直在文本中”,实现了浸润式的阅读在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他们有兴趣有热情,阅读有温度有情感,是一种全然的生命体验。
二、我在对话中——审辩式在场
“侃书吧”最大的优势在于为阅读提供了对话的平台。每天的侃书过程就是在与书本对话、与师生对话、与自己对话。话题从哪里来?每天阅读完商定的内容之外,或由老师或由学生提出问题,作为第二天讨论的话题。这已经成为“侃书吧”的日常范式。
如何在对话中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这里要谈阅读话题设计的两次跃迁。
第一次跃迁:从简单问题到复杂问题的跃迁
最初设计问题很简单,只要读就能轻易找到答案,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后来大家不满足这样的问题,于是在每次问题后面都会加一个思辨性问题,如阅读《西游记》时这样设计问题:“你认为孙悟空戴上紧箍咒的意义是什么?对于死后还阳这一情节,你怎么看?”这类问题是开放式的,没有固定答案。从有了这一类的问题之后,侃书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升级了,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来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课堂上辩论声此起彼伏,效果让人惊喜。
第二次跃迁:从问答题到阅读表现性任务的跃迁
所谓“阅读表现性任务”,就不再是简单的问答,而是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中设计出综合性的任务,要求学生能通过对知识的加工和辨析,说出理解,摆明证据,表明观点,得出结论。如阅读《三国演义》时,设计了阅读任务:
“躬身入局,做历史棋局的影响者——《三国演义》故事精彩,英雄人物众多,他们随着三国时代的轰轰烈烈而大放光彩,又随着三国历史的匆匆结束而多以英雄末路而终,让人心生遗憾。回看历史,会发现历史发展就如一局大棋,每个人都是棋子,每个棋子对整个棋局的影响各不相同。 结合前面你对人物和事件的分析,思考哪些人物和事件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走向。假如你是这盘历史大棋局的影响者,你有一种超级权限,可以改动历史。现在,请你找到这样的关键点,通过改变这些事件中关键点,从而达到让历史朝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而发展。请说明你将改动哪几点?历史的发展会有哪些改变?理由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
如果说开放式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有了求异思维,那阅读表现性任务就是在帮助学生建立全局性理解和概念性思维,发展理解力。这都是利用审辩式思维解决问题。就如以上任务,学生在论证中能发现历史规律:历史既有必然的走向,也有偶然事件的影响,最终离不开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发展大趋势。这样,就由一本书的阅读达到了概念性理解,之后再阅读相关内容的书籍或是面对实际问题,学生就能有效地进行迁移运用,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标。
学生在阅读中既有浅层次的知识交流,也有开放式的观点交流,更有综合型的深度思辨,每天都在阅读对话之中,实现了审辩式阅读在场,从而形成了阅读思维场。
三、我在思考中——研学式在场
这一点发现是来自一个偶然。一年级阅读《洋葱头历险记》,引发了小朋友对洋葱的好奇,从而动手去研究洋葱。小朋友们表现出的热情和专注让老师受到启发,于是就开辟了阅读固定板块——跟着书本去研究。每一本书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作为小项目一边学习研究一边分享讨论,先后研究过“回声”“化石”“女巫文化”“历史”“地理”等多个专题,还开设了固定的个人研究分享专栏——“小赖时间”“悦分享”“欣视界”,都是以学生个人命名,每周定期进行各自的研究分享,让学生对不同的领域有了深刻的了解。
从这个过程中发现一个事实,自主思考的意义远远大于被动思考。这种研学式的阅读是让学生一直在思考中。
四、我在实践中——力行式在场
回顾发现,阅读过程本身也是一场人格修行、行为塑造的过程。师生一起与哲人对话,与思想对话。一起谈礼,讲信,说慎独思想,不知不觉,学生的价值观建立起来了,知礼,懂让,明是非。就如六年的早读与自习,都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每天都是有序有质,让老师很赞叹,这是自律。再如同学间难免有磕磕绊绊,每一次事件发生之后,最可贵的是学生们都能手指向内,心平气和地承担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责任,这是担当。班里的任何一项活动都是师生一起行动,一起讨论。再大的活动,也是同学们一起策划,设计接待路线,规划活动流程,思考设计论题,讨论研究每一个环节,这叫能力。学生身上所有的改变也许发生在某一刻,也许只是潜移默化地自然养成,这都是阅读在生活中的践行,所有的习得都是一种身体力行。让阅读变成了生活场,在生活中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