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非遗传承创新路径研究
——以浙中高校为例

2022-03-16周俊辉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技艺遗传文化遗产

周俊辉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浙江东阳 322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并见证了民族的发展,是世代相承的活态文化遗产,更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时期,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加强非遗保护始于2005 年,从《非遗法》的颁布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实施,再到2021 年《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旨在对本地非遗进行系统性的保护,从而加强对民族传统工艺的传承保护。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党和政府更是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把“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为“文化强国”的一项内容列入《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旨在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对非遗传承人给予重视、寄予厚望。同时,在技术层面与实践层面,构建非遗特色数据库,运用数字化技术保存、记录、展示非遗的理论研究,并持续推进实践探索。

但是,由于非遗具有活态性、流动性的特征,且其生存与发展所需的特定环境尤其是土壤环境仍是匮乏,因此导致非遗传承创新的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为此,研究地方高校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有效地发掘、保护、传承、传播、创新非遗,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弘扬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地方高校非遗传承的现实困境

地方高校作为人才、技术和文化聚集的高地,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由此肩负着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创新路径的使命。高校可通过深化非遗保护的理论研究,探索构建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空间,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传习地的功能。目前,地方高校在开展非遗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普遍面临师资队伍、人才培养和载体建设这三方面困境。

(一)师资队伍困境——“双师”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师资是地方高校开展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核心力量,直接关系到非遗在横向上的传播与创新,以及纵向上的习得与传承。目前,多数地方高校的在编师资主要用于讲述非遗项目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理论,对非遗项目的历史演进、文化内涵和技术技艺等方面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而从校外聘请的企业导师、技术技能大师、工艺美术大师等虽精于技术、技艺,但在课堂教学、系统授课和理论引领等方面有所欠缺,因此组建一支同时具备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师资是非常有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受理念差异、待遇以及融合机制等因素影响,在编师资与校外特聘师资之间往往难以实现有效互补,导致“双师型”师资队伍的组建受阻。另外,相较于普通事物着重“形”的继承,非遗传承与创新则更注重“神”的传承,这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师资能够满足有效覆盖“深入研究+创新设计+匠心制造+迭代引领”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全链条的需要。

(二)人才培养困境——培育质量不高、评价机制不科学

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与技艺在传承过程中已形成相对稳定的传承模式,如师徒口传心授、家族传承、作坊学徒制等。但是,这类传承模式往往存在覆盖范围小,缺乏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无法与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相适应等问题。从高校层面看,目前依托高校开设专业、开展人才培训仍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困难。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批量化、模板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学生个性化程度和创新能力提升不足。同时,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形式单调、实际教学与学生入学水平不匹配等问题都导致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

二是培训有效性不高。首先非遗行业的从业人员普遍对参与职业培训和学历提升的积极性不高;其次培训项目普遍存在有效性低、流于形式等问题,尤其缺乏“菜单式”的个性化培训项目,导致从业人员的培训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是评价机制不科学。部分高校虽开设了非遗传承与创新相关专业,但尚未围绕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的目标构建涉及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评价机制,在学习成果、实践实训作品、创新能力和技艺水平的有效认定过程中未实现评价的多元化、立体化、科学化。

另外,从社会层面看,迫切需要提高社会对非遗传承“匠人”的尊重推崇和待遇保障,以激发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三)平台打造困境——传承载体有效性低、覆盖范围窄

在传承与创新的载体打造过程中,地方高校仍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一是地方政府、地方高校、社会行业组织和企业未形成广泛参与的协同机制,造成非遗文化与校园文化、理论学习与技能实践、传统工艺与产业技术、文化创意与社会需求等高校内外资源融合不足的困难局面[1]。

二是平台组织目标的异化导致地方高校已有学术研究、创新创业、实验实训、文化传播、劳动教育、图书馆等载体未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上完全形成合力,造成高校内外的功能融合度不足。

三是高校过分注重学科建设的高度,传统学术研究的理论化和实验化比较明显,平台对接市场、理论研究并融入社会生产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的能力不足,平台缺乏市场化能力与造血功能。

以上原因导致非遗传承与创新平台的有效性低、层次不高、覆盖面有限,无法高质量地引领非遗传承和创新的发展。因此,地方高校亟需探索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业、行业协会等多主体的协同合作,形成多方共赢的非遗传承与创新平台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二、浙中高校非遗传承的路径创新与实践探索

浙中地区城市发展历史悠久,传统技艺内涵深厚,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先民们在长期的生活与实践中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截至2021 年6月,金华市已拥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33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 项、省级项目116 项;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40 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 人。另外,36 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又分为传统戏剧3 个、传统技艺11 个、曲艺4 个、民间文学1 个、民俗6个、传统舞蹈4 个、传统美术4 个、传统医药2 个、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个。

然而,这些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仍面临传承创新人才匮乏、市场化水平低、载体建设与推广宣传滞后、现代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等困境。为此,近年来,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等浙中高校纷纷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五化”非遗传承创新路径,为各地区依托地方高校开展非遗传承创新提供了积极的示范和借鉴。

(一)学术化——加强理论研究

地方高校要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智库与智囊,必然要加强非遗理论研究,通过对非遗进行持续地、系统地挖掘、整理、提炼、深化,以形成、固化一系列非遗成果,实现以理论研究引领非遗传承与创新的目的。

第一,地方高校可以联合社会组织成立非遗科研团队,设立相关研究机构,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的课题研究,营造高水平理论研究的氛围。例如,2012 年3 月,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成立了江浙木雕文化艺术研究所,旨在将理论研究成果与木雕产品开发相结合,不仅完成了对巧匠们改进木雕工具、雕刻工艺等木雕技艺和开展应用研究的指导,填补了东阳木雕理论及文化研究领域的不足,而且实现了教科研互促互进、提高非遗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第二,高校可以借助本校的学报平台开辟与非遗相关的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刊发与非遗保护、传承相关的学术论文,促成对非遗层次化、系统化、持续化的研究。

第三,高校可以有针对性地召开非遗讲坛,开展以非遗为主题的各类学术交流,同时对接社会层面的非遗协会,携手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相关专家学者,共建具有区域性的非遗学术团体。

第四,地方高校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挖掘、整理、保存有关地方文化、民俗学等非遗方面的资料,包含纸质、电子、音频、视频等各类内容丰富又鲜活的资源,最终制成非遗数据库,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奠定坚实的文献基础。

(二)专业化——构建育人平台

当前,人才是制约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为此,地方高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市场用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设与非遗相关的专业,并在专业教学中融入非遗知识、技能,使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与现代教育体系相融合,培养出适应现代化社会需求和行业需求的非遗专业人才[2]。

首先,以学科专业为主要依托,地方高校可将非遗传承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这不仅能实现批量化培养,壮大人才队伍,更能保证人才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创新能力。

其次,非遗文化产业往往是各区域的特色产业,通过建设高水平学科专业,能够直接、有效地扩大非遗在社会上的影响和覆盖面,这有利于地方高校吸引更多来自政府和产业的外部资源,为高校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再次,地方高校应该主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模块与现有的建筑、音乐、艺术等学科专业之间的联系,依据“人无我有、人优我特”的建设思路,构建具有非遗特色的学科交叉专业体系,这也是避免区位劣势,实现弯道超车的有效途径。例如,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开设了全国首家独具地方特色的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积极实施传统学徒教育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为木雕、红木家具、古建筑等行业企业培养了一批批木雕非遗传承创新人才,该校的毕业生更是突破传统雕刻技法,创意作品迭出,被木雕界誉为“学院派”,同时该专业的教学实践成果连续两届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课程化——引领非遗走进课堂

课程是教学体系构成的核心,课堂是学生开展学习、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地方高校可以依据学科的特点,开设与非遗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专业培训以及专题讲座,将传统的师徒一对一传授模式转变为一对多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加强校内教学与传统地方文化、民间艺术的充分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传承非遗。同时,将非遗引入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意识和创造能力,不失为实现美育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3]。在具体实践中,将非遗传承课程化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在第一课堂建设方面要突出融合性,注重将非遗文化的特色与专业教学的内容科学融合,有目的性地构建系列化课程体系,在提高学生保护非遗文化的自觉性的同时使专业教学更加生动和活跃。例如,浙中蓝印花布、浦江剪纸等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其中丰富的图案元素可以作为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的学习素材,用于激发、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是在第二课堂建设方面突出实践性。地方高校可成立校内非遗项目传承基地,如鲁班工坊等;地方高校可以与政府、企业开展合作,开设非遗项目研习班、非遗工作室等,面向不同层次的社会群体或者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与非遗传承创新相关的实践课,达到普及非遗文化的目的,通过向有学习兴趣的大学生传授非遗知识与技能,实现非遗文化的动态传承。例如,浙江师范大学从2015年起就依托基地承办了浙江石雕、陶瓷烧制技艺、木雕技艺等非遗传承人研习班。

三是在第三课堂建设方面突出多样性。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专题讲座、文化宣传、对外交流和研学活动等多种课堂形式,将高校打造成为面向区域各类人群,用于传播与推广非遗项目的互动平台。

(四)项目化——构建活态传承

在非遗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可以根据“非遗+项目”内容实施“双师双向”“师匠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双师指科班出身的校内专任教师、有着精湛技艺的校外非遗传承人或技能大师。其中,校外非遗传承人或技能大师领衔顶层设计,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方案、相关标准等。在开展具体教学中,校内专任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传输、实践方案的指导等,而校外导师负责实践课程的指导、传统非遗技法的演示、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4]。

双师协同旨在围绕非遗传承与创新,共建各类实践基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新型非遗人才。以浙中高校为例,不少高校纷纷引入非遗工坊,且这些领办人多为国家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或具有代表性的技能大师,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与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何福礼共建了“国家级大师工作室”。这些非遗工坊不失为弘扬非遗文化、展示精湛工艺、教授传统技术的舞台。对学生而言,将传统的“师带徒”模式与现代教育的系统性教学方式相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意研发能力和实践能力;对非遗传承人而言,双师协同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非遗技艺的社会影响力,而且借助师生的创新能力,能为古老的文化、技艺注入新鲜活力,真正做到非遗活态传承。

同时,双向发展又包含双重含义。在纵向上,实现校内与校外非遗基地的传承,借助校内校外优势资源,实现需求与工艺、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相结合,利用地方优势积极与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产业园区等外部载体开展合作,有计划地推进实地调研、传承体验、社区宣传等实践活动[5]。在横向上,开展有意识的弘扬与传播,在传承基础上不断创新与发展。根据市场需要,以非遗产品拍卖、技艺展演、文化展会等形式,使非遗向相近产业延伸,如传统美术类项目向文化数字产业的延伸等,使非遗传承向行业、产业规模化发展。

(五)市场化——打造产学研平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传统工艺、非遗门类往往因为与当下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而失传甚至消亡。究其原因,大部分非遗项目从农耕社会形成而来并留存至今,已成为技艺和经验的传承,如果这种技艺和经验的传承不能与时俱进,那么很容易与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相脱节。项兆伦认为:“只有人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实践,才有非遗的生命力,才有人类文化不断增长的多样性。要支持非遗回归社区,回归生活,让非遗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成为当下的生活方式。”[6]故而地方高校应加大非遗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将理论研究成果及时推向市场,不断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与文化服务项目,真正让非遗走近人们的生活、走进群众的内心。

一方面,地方高校应积极开展产教融合,与区域艺术家、设计师、手艺人等开展协同合作。通过提炼非遗文化符号、选择适当载体,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使得产品和项目贴近现代审美情趣,实现非遗产品市场化的目标。以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为例,该高校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秉承“用一生做好器、做好器用一生”的信念,不断深化课程设计,紧密对接锡艺非遗传承人,与横店影视城共同开发旅游纪念品,实现锡艺非遗产品的市场化。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开设校内创新创业平台,鼓励、支持学生利用专业所学,将非遗技艺转化为创新创业的软实力;引导学生将非遗项目及研究成果适时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洗礼与检验。其中,职业院校的学生由于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毕业后往往会选择在技术技能型岗位上工作,成为非遗文化突破传统桎梏、实现创新发展、融入创业实践的传承主体。

三、结语

总之,新时代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是讲科学、成体系、全方位、高质量的保护”[7]。地方高校要注重非遗理论研究的高度、深度与广度,有针对性地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程,培养具有创意性、艺术性的非遗传承人才,真正将非遗融入校园文化建设,适时走上双创之路。同时,要做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还应不作应景文章、不玩快闪,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守正出新,注意避免同质化发展,找准需求定位,做到各展所长、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我国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技艺遗传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非遗传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