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研究

2022-03-16曾菊萍

读写算(上)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思维数学

曾菊萍

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研究

曾菊萍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辋川中心小学,福建泉州362000)

21世纪是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新的目标与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关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还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在教师兴趣引领、规范引导下能帮助学生思维走向清晰,数理得到明确,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奠定学生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开端。

问题驱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

随着现阶段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学生课堂的学习主体地位愈加突出,激活数学课堂活力,点燃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点思考研究的问题。在以往的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较少。刻板僵化的课堂学习让教师成为课堂上的绝对权威者,学生认为教师讲的内容全部都是正确的,潜移默化地限制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现阶段实施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模仿学习且不知根源的学习现状。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填鸭式”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深度学习

素质教育的前身“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及教学模式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应试教育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应试技巧,这使得课堂教学舍本逐末,忽视学生在学习中最应该发展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因其具备抽象性、逻辑性的学科特点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学科素质,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认为学生依靠“机械记忆”多练、多写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在“填鸭式”的数学学习模式下仅仅学会模仿学习,而不能真正领会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难以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在错误教育理念的束缚下,教师的教学更多关注升学率、高成绩,“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想象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二)低效教学模式丧失数学本有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受智力水平及认知方式的影响在此阶段更愿意接受形象具体的知识,对于抽象性、逻辑性的数学学科知识吸收理解的较缓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为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往往会采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以被动听讲和解题训练为主学习数学知识。过大的学习压力和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惧的心理,一味追求学习的结果而忽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导致学习活动丧失本应该有的活力与生机。在沉闷、单调、乏味的课堂学习氛围下学生没能感受到数学知识本身的趣味性,降低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重视结果忽略过程的低效教学模式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仅仅停留在表层,难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潜能,长远看对学生数学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价值意义

(一)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点燃课堂教学活力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分工明确,即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主要来源于教师讲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学生对教师讲的内容深信不疑,不会对教师讲的数学知识加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久而久之,限制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对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提升,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清晰,数理更加明确,帮助学生自主构建数学知识框架体系。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障学生深度学习

说理课堂是在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下提出的新型教学模式。现阶段的教育强调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用,更好地构建课堂教学的双主关系,改变以往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教学弊端,由“教师说”转变为“学生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示范下自主摸索,大胆表达,深入探究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及内涵,发现数学规律,感悟数学魅力。启发性、针对性、拓展性的数学问题能够培养学生说理兴趣,调动学生说理热情,让学生由以往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给学生更多“发声”的机会。

(三)营造和谐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给师生、生生之间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有效搭建各方沟通的桥梁,在教师问题驱动教学指引下学生调动自身思维,探究问题本质,在自主摸索、合作交流的课堂学习氛围中学生学习热情被有效点燃,打破以往数学课堂沉闷、枯燥、乏味之感,以有问有答的自主合作学习氛围构建灵动课堂,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数学学习时,以发展思维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落脚点,让学生在概括、归纳、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思考解题能力,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改善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真正发挥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的价值与作用,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基于问题驱动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设置趣味问题,激发说理兴趣

培养学生的说理情感,激发学生的说理兴趣是打造数学说理课堂的重中之重。基于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设置趣味性、启发性、探究性的数学问题能够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化被动为主动。学生不是为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而强行说理,是根据自己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自主摸索,大胆探究,寻找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方法,此种说理才是真正有效果的。

例如,在学生学习《平均数》这部分数学内容时,教师采用解决简单生活问题的教学策略引入“平均数”这一数学概念,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探究解决过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在课件中给学生出示一个书橱,书橱一共分为两层,上层一共摆放6本书,下层一共摆放10本书,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如何重新整理书橱,让书橱上下两层摆放的书一样多。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下思考,想象书本移动的过程,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学生求得正确的摆放书目是上下分别摆放八本书。教师给学生解释“8”这个数目就是“6+10”的平均数。为让学生更好地探究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师给学生展示一例探究问题。图片中分别出示小红、小兰、小亮、小明四位同学利用课后时间搜集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小红收集14个矿泉水瓶,小兰收集12个矿泉水瓶小亮,小亮收集11个矿泉水瓶,小明收集15个矿泉水瓶,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自主提出问题并解答。在问题探究中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认识到通过移多补少的计算求出的13个矿泉水瓶是一个虚拟的数量。教师让学生说理“在平均水深1.3m的水池中,身高1.5m的小华可以进去游泳吗?”通过本节课平均数的学习学生知道平均数是多个数字相加平均分得出的虚拟数量,虽然水池的平均水深是1.3m,但很有可能部分地方的水深深于1.3m,所以身高1.5m的小花不可以进去游泳。

(二)理清数学本质,梳理说理主线

教师在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认知,首先需要紧抓驱动问题的核心要素,在给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切忌给学生提出过多、过杂的问题,而是应该理清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并且,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下梳理说理主线,自主构建数学知识体系,以“大问题”提升学生的思维层次,培养学生整体性的说理观念,真正发挥学生说理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在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的问题驱动下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核心元素。

例如,在学生学习《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是圆的半径、直径及其关系的数学知识。在课前导入环节中,教师给学生出示以往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图形,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这些图形的特征、周长及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圆这类图形与以上出示的几种图形存在哪些不同?学生在观察后回答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平面直线图形,圆形不是平面直线图形。”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学生发现圆的图形特征是由曲线围成的。教师给学生准备圆形纸,让学生将圆形纸多次对折,将折痕用铅笔画下来,让学生观察现象,找出规律。学生观察到圆形纸经过反复重叠线条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用尺子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发现结果都是相等的。在探索过程中学生了解到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形中心点被称作圆心,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距离是相等的,被称为半径。之后,教师让学生说理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而不是正方形、三角形?经过本节课圆的图形知识的学习,学生认为圆是一种曲线图形,圆的半径相等,圆形图形可以平缓地运动且圆心始终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教师在教学中抓紧课堂的核心要素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本质,让学生更好地梳理说理的主线,深化学生对圆这部分知识的认知与理解。

(三)设计分层问题,完善梳理思维

学生在小学阶段受智力水平和认知方式的限制对抽象性、逻辑性的数学知识接收的过程较缓慢。为提高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的成效性,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准确把握问题设置的难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设计分层问题。面对全体学生设计基础性的说理问题,让全体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说理的实践中,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让学生正视说理学习。同时可以设计拓展性的说理问题,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说理问题下激发自身的挑战欲和好胜心,推动学生思维迈向更高层次。

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设计说理问题时需要给学生营造较宽松自由的说理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可以采取引领鼓励的教学策略,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回答出在自身学习能力水平内的说理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说出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和原理带给自身的收获感和满足感,让学生敢于说理、乐于说理,给全体学生自由表述、大胆表达的机会。对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小组长积分制的合法策略,课堂上积极发言的学生可以获得积分,在学期末教师会对积分高的学生颁发奖品,同时,针对消极对待说理课堂的学生,教师会相应地对其提出批评。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设计一些具有拓展延伸性的说理题目,让学生在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题目中活跃思维,大胆想象。如此在分层的说理课堂中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取得更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巧设问题陷阱,提高数理能力

绝大多数学生心理认为教师的权威性不容撼动,这导致教师在课堂上说的内容被学生奉为绝对正确的,即使当教师出现明显的错误时,学生也会对自己的判断产生怀疑,认为是自己理解上的错误。在构建小学数学说理课堂中,为让学生更好地清晰思维、明确数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巧设问题陷阱的方法,引领学生展开深度辨析,改变学生传统的认知方式,让学生根据事实说理,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

例如,在学生学习《混合运算》这部分数学内容中,教师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举例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情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答混合运算所列综合算式的依据和原理。教师给学生们出示问题:小丽去文具商店购买文具,她买了三本笔记本和一个铅笔盒,笔记本的价格为5元,铅笔盒的价格为10元,教师让学生思考求出小丽去文具商店购买文具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学生用分式计算求出笔记本和铅笔盒各花费的价钱为15元和10元,最后将两个价格相加求出共花费25元。教师让学生尝试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应该如何运算?5×3+10学生回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之后教师给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小明去商店买了三只铅笔,一支铅笔的价格为2元,小明给出10元,应找回多少元?让学生列出混合算式。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0-2×3的混合算式,教师先用10-2求出8,再用8×3求出24,让学生判断此种算法是否正确?学生认为24>10,小明买东西不可能找回比10元更多的钱,应该先算乘除再算加减,乘除代表的是数量乘单价的总价,不能分开运算。在教师设计的数学陷阱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理解进行说理,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

总之,基于问题驱动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推翻传统“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清晰其思维,明确其数理是小学数学说理课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听”的时间长,“说”的机会少,课程改革强调教育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作用。为更好地构建课堂教学的双主关系,真正实现学生的六大解放,教师在教学中身份转换刻不容缓,由课堂教学中的“主讲者”变为引领学生自主探索、大胆表达的“引领者”,让学生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维迈向更高层次,真正懂得数学知识原理,掌握数学解题方法,唤醒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吴秋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问题驱动下的"说理"课堂[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7).102.

[2] 吴丽云.初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9(41):50-51

[3] 林万里任务驱动,启发学生自学-任务驱动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9(76):85-85.

[4] 韩艳艳.基于导学案的学生分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以《演绎推理》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9(0S1):258-259.

[5] 沈征宇,高中数学“问题解决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0):4-6.

[6] 万维鹏.充分利用直观启发学生说理-"两、三位数乘--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教学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9(0z3).

[7] 王雅雯浅论说理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20(15):188.

[8] 张锦秀.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0(98):87-88.

G622

A

1002-7661(2022)04-0141-03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