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类招生背景下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2022-03-16陈玉
陈 玉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是当前高等院校根据我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教学改革。高校将相同或相近的学科门类按一个大类进行融合招生,这一举措不仅使高校的招生方式发生变化,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变革。目前很多高校都将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近学科进行融合招生,学生入校后经过1~2年的基础培养,再根据兴趣和双向选择进行专业分流。我校建筑类学生的培养方式是在一年级阶段学习学校通识课程与专业通识课程,进入二年级开始分专业授课,建筑模型制作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的通识课程中。在大类招生背景下,建筑模型课程也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1 模型制作课程的地位
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都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设计师需要将与设计相关的诸多因素转化体现在设计成果的物质形态中,如功能特点、地形特征、城市文脉、文化习俗等。三维形体和空间关系是设计处理的重点,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可避免的要使用各种工具帮助三维视觉判断,二维图纸和三维模型在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成果方面各有优势,这些设计工具在不同的设计阶段、根据不同的表现意图相互补充使用[1]。
模型根据设计的阶段与需要可以用来做研究或表现,模型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象的,可以是专门研究设计某一方面的,如空间或结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建筑模型可以分为工作模型、展示模型、工程构造模型。工作模型是设计构思的一种手段,不要求特别精致,模型可根据创意需要随意改变,以便进一步推敲、修改、完善设计方案。展示模型用于表现成熟的设计作品,展示某一建筑、景观、空间实体以及周边的环境氛围,帮助展示项目的设计思路,让观者对设计综合效果有一个比较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工程构造模型,又称为结构模型或实验模型,在结构比较复杂的设计方案中,往往有一些受荷方案需要实验研究来辅助设计,或是一些细小的部位采用较复杂的构造,利用实体模型来展示所设计的方案细部的结构特点,便于施工单位更好地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模型的制作可以帮助我们直观地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判断和修改,在设计中更多的融入设计者的灵感,训练设计者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手的直接接触、眼的随时多角度观察以及大脑对于三维形态与空间关系的比较与揣摩,将直觉与感受最大限度调动起来,不断地优化设计方案[2]。
建筑模型制作是专业必修课,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形体表达能力,掌握空间形态构成、空间单元组成、场地环境应对功能需求等基本的方案构思能力,掌握设计表达需要的各种表现手段,具备表达设计意图和设计方案的能力。同时培养组建有效团队能力,具备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善于技术分工和协作,共同完成目标的能力。
2 以往教学模式的不足
如今很多高校的模型课程都重视模型制作技能的培养,课程内容从工具介绍、制作方法到材料及表现,结合所在学期设计类课程题目或者经典作品,将成果转化为展示型模型。以往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先讲述理论知识,再由学生分组制作完成模型作品。目前高校建筑模型课程大多强调手工制作模型,立体展示制作的成果,成果的评价往往在于最后模型成果的精致程度,这种教学方式失去了引导学生利用模型来启发思考和深入设计认知的作用,导致课程深度不够,内容单一且表面化,达不到开设课程的目的。
很多高校深受“鲍扎”教学体系的影响,即选取经典形态,对制作成果要求十分精细,追求功能和细节的完善。这一模式延续多年并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设计师,固然有其优势,但缺点也较为明显。这一教学模式下模型制作的题目缺乏针对性,模型多样性不足,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大师的思想,模仿大师的手法,从而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
纵观现阶段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体系,设计课程贯穿整个本科学习阶段,不同阶段的设计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这一体系中同时穿插着其它一些设计类课程,比如场地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绿色建筑设计等,这些课程都可能会运用到模型来进行设计方案的推敲和表现,这就导致建筑模型制作课程定位不清晰,学生也感觉模型制作任务和其他课程设计任务有所重叠,导致在模型完成的过程中缺乏深入的构思和学习。
此外,大类招生制度也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模型制作课程均是由各专业的教师教授,在大类招生的形势下,教师不仅需要熟练掌握模型制作技能,还要了解不同专业的相关知识和不同专业背景下模型制作的要求,以便对学生进行制作方向的引导与激励[3]。
3 教学改革思考
区别于以往以单一学科为背景的教学模式,专业背景的模糊化与不确定性势必会导致模型课程方向的不确定性,拟定单一的建筑、规划或风景园林的相关题目已经不适合,课程的内容设置必须要多方位考虑学生的兴趣点和专业性,激励和倡导多样化的模型制作课题。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从以往简单的再现经典作品到深层次分析体会其设计思想和手法运用,启发学生设计思维,引导学生对模型制作的全面认知。从内容上来说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来引导学生。从宏观上让学生把握建筑群体组合手法及场地设计原理;从中观层面让学生学习造型的方法,节奏韵律凹凸的各种形体处理手法;从微观层面上把握结构梁柱的搭接等。通过分析优秀作品的优势和内涵提高空间设计与鉴赏能力,并将规划、设计、结构的知识融会贯通。
将设计课或者竞赛题目的设计作品用模型表现出来,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设计的深度,从而培养学生构思、制作、观察、再构思的设计思维,提升学生模型制作过程中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由模型制作到模型创作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学会用模型构思、用模型推敲、用模型研究、用模型表现。最后成绩的评定也应由以往的成果评价转化为全过程评价,单一的成果评价扩展为分析评价、制作评价、创意评价、答辩评价等,通过评价机制的改革让学生重视分析、记录和报告的工作,更深入贯彻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模式。
4 结束语
建筑模型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中要不断地拓展学生的创造力,将构想通过材料与制作转换成现实。课程的教学除了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了解模型制作流程,掌握模型制作技巧,积累模型制作经验,还应该让学生通过模型制作,深入了解设计方法和原理。在专业背景模糊的背景下更应该注重模型的多样性,激发创新设计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