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探究与运用探讨
2022-03-16葛喜良
葛喜良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第一中学 233500)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蕴含着许多揭示物理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知识点,物理问题的解决和思维方法的正确运用是提升学生综合物理素养的关键和基础.在解决物理问题和训练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和掌握合适的思维方式、寻找问题解决的思考路径、相关的物理公式及概念等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物理模型,明确物理题型的归属类型,将物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保证学生解题过程中清晰的思路,提高学生们物理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强化物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与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物理素养的培养.
1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和探究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教学作用
现阶段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限制和影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综合物理素养、物理解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导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受到严重影响.随着创新教学理念的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当前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向也逐渐向着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方向发展,教师在这一教学条件下应强化学生物理学习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积极的探索和掌握更多的物理理论知识,强化学生们物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只有很好的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才能促使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合理的运用物理解题思维技巧熟练的应用自己掌握的物理学科知识、技能简化物理问题中的内容,寻找物理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及隐藏条件,帮助学生更好的明确物理问题解答中的解题步骤和环节,进一步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高中物理课堂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思维能力,在平时的高中物理课堂学习和训练中,教师应采用多元化、创新的教学方法强化自己的物理解题思维能力,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与学习水平,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高中物理课本中的知识体系.
2 高中物理解题思维方法的探究与运用措施
2.1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探究和应用物理解题思维中的创新思维
在高中物理问题解答的教学中为了最大程度上提高题目的难度,教师应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多设置一些陷阱,以此增加阅读难度、提高物理题目的难度.很多的高中物理题目中会设计一些有用无用的干扰信息和数据,使得题目具体的求解方式也呈现一定的变化,创新思维主要是帮助学生选择更高效和创新的方法解决相应的问题,强化学生的物理思维,提高学生物理问题的解答有效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和层面思考和解答这一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已有思维和解答思路的基础上发散性的思考问题,要求学生从另外的角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培养和锻炼学生们物理解题思维能力中的创新思维能力.
2.2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探究和应用物理解题思维中的整体和隔离思维
在高中物理解题过程中整体和隔离思维属于思考、解答物理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整体思维主要是指不重视题目的“细枝末节”,将物理题目中互相联系的几个物体或相关物理过程当成一个整体进行思考和解答.而隔离思维就是将一个物理过程或整体分解成各个细节的部分进行分析和解答,对物理题目中内部的物理关系进行综合分析.多数物理习题一般需要采用先整体后隔离的途径先对整体和外界的物理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掌握物理问题中隐藏着的条件,最终得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再通过隔离其中的细节性物体得出最终的结论,更好的解答物理问题.如在进行“摩擦力”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将绳AB的一端系在质量为M的物体上,绳子的另一端系在套有粗糙水平横杆XY的圆环上,现在用水平力F拉绳上一点,让物体缓慢的上升至一定的位置上,但圆环仍然保持原有不动的位置上.在解答这一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拉力F、环和横杆之间的静摩擦力f及环对杆的压力N的变化情况.对于N和f的变化情况进行整体上的分析,可以得出整体在竖直方向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N,重力保持不变,而N不变.静摩擦力f等于拉力F,对于拉力F的改变可以隔离物体M,由于细绳的张力竖直分力等于M重力,水平分力等于F.由于角在变大,所以F也变大,f也变大.
2.3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探究和应用物理解题思维中的归类与转化思维
在高中物理解题教学过程中,构建起学习物理的模型是用来解决物理学习中问题的方式.在分析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应结合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物理事物进行建模处理,将不同、相同的事物分类处理,理清物理事物的属性,寻找到一种能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式与技巧.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物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科学合理的应用这种关系,抓住解决问题的点,充分的体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所以教师不能用传统的讲课方法限制学生物理思维,这样不仅难以展现物理学科思维性、抽象性以及探究性特点,也会抑制学生发展性思维.所以为了更好推进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应摒弃落后讲解习题的方式,而是鼓励学生能够在更加宽广的视角中,学会从物理问题的本质出发,在归类与转化思想的帮助下,能够更好掌握其中的解题关键节点,才能在思维的灵活调动中,快速提升学习能力.所以教师需要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而不是一味的按照课本内容讲解知识,这样不仅会使学生长期在以教师为教育中心的课堂学习活动下,容易变得比较被动,也容易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始终按照教师的解题思维参与学习活动,而不会根据自身实际学习情况,探索更适合自己的解题方式.只有教师能够根据高中生的实际特点,通过解题思维的积极锻炼,帮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能够更好强化自我探究能力,才能使其通过转化思想和归类方法的积极应用,更好保证解题能力的积极提升.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好把握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点,并能够通过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进行知识框架的更好完善.因此,教师需要针对高中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在设计物理问题时尽可能保证知识的连贯性,使学生能够在所学知识的有效应用中,既保证整合能力的快速提升,又可以在灵活使用的同时,最大效率提升自身解题思维.
2.4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探究和应用物理解题思维中的正向和逆向思维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物理解题思维中的正向思维主要是将物理过程分析作为基础对不同物理现象、规律的发展过程进行相应的分析和思考;而逆向思维则是站在反方向进行逆向的分析和探究.教师需要着重挖掘高中生的学习潜能,通过物理学科特点的展现,帮助学生能够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既能使高质量的物理课堂,更好帮助学生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也能在正向和逆向思维的应用中,达到快速增强解题能力的目的.例如,教师需要根据班级学生当前的问题解决能力与学科素养,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学生在探究中进行对问题的解决.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例题,要求学生在小组成员的帮助下,能够用不同解法尝试寻找解决物理习题最简单的办法,并且在相互间思维的有效碰撞中,更好通过逆向和正向思维的应用,寻找最简单的解题策略.而教师则需要着重注意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解题思维,给予其更正确的引导,避免学生陷入单一的思维误区,无法找到最简单的解题方式.同时,教师也需要对不同小组在解题过程中的学习状态、物理思维以及解题方法等具体内容进行相应点评,使学生可以快速了解当前在学习活动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为更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又能通过物理思维的引导,使学生更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这样不仅可以使比较活跃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合作中产生相应的学习自信心,又能使原本复杂的物理知识,在学生齐心合力的解决中变得更加简单,从而增强学生解题自信,并通过解题思维的应用,寻找更好学习方向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物理课堂,更好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学科素养与解题能力的优秀学生.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探究和应用物理解题思维中的教师应重视创新思维、整体和隔离思维、归类与转化思维及正向和逆向思维等多元化思维的培养教学,促进学生物理综合素养的培养,从整体上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