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荷香”不能用“不绝如缕”来比喻吗?

2022-03-16夏松平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用书荷香细线

夏松平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荷香”有什么特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教师教学用书》做了回答:“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对此,胡礼湘老师认为:“‘荷香’非局势,非声音,非技艺,非思绪,自然不能用‘不绝如缕’来形容。”(《语文报》高中教研版,2021 年第10期)

笔者认为,胡老师的看法有待商榷。

何谓“不绝如缕”?《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78 年版)是这样解释的:“【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原作‘不绝若线’。《公羊传·僖公四年》:‘中国不绝若线。’原来比喻形势危急得就像即将断绝的一根细线那样。后来也比喻技艺或其他方面的继承人稀少,还比喻声音细微。唐·柳宗元《河东先生集·寄许京兆孟容书》:‘以是嗣续之重,不绝如缕。’宋·苏轼《前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由此看来,“局势”“技艺”“声音”确实能用“不绝如缕”来形容。

那么,“思绪”为何能用“不绝如缕”来比喻(形容)呢?诚然,冰心《四版自序》有云:“年来笔下消沉多了,然而我觉得那抒写的情绪,总是不绝如缕,乙乙欲抽。”但是,笔者认为,这不是“思绪”能用“不绝如缕”来比喻(形容)的理由。不然,冰心能突破词典用“不绝如缕”来比喻“思绪”,《教师教学用书》为何不能突破词典用“不绝如缕”来比喻“荷香”?

其实,冰心突破词典用“不绝如缕”来比喻“思绪”,并非“名人效应”,而是她抓住了比喻的两个最大特点:

第一点,构成比喻的基础是本体和喻体的相似点。没有相似点,就构不成比喻。

关于《炉中煤》,郭沫若曾这样追述:“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很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炉中煤》便是我对于她的恋歌。”“炉中煤”的形象特征是火红、炽热、旺盛、熊熊燃烧,这与诗人对祖国感情的热烈、深切是一致的;“炉中煤”还具有为人奉献火与热而将自己燃烧成灰、殒身不恤的献身精神,这又可以形象地表现诗人为了祖国甘愿奉献一切的精神。

第二点,对比喻来说,同一个事物,可以取其不同的方面来打比方,这叫“各择所宜,恰到好处”。比如“老虎”,有的取其凶猛的一面:如狼似虎、骑虎难下、放虎归山;有的取其威武强壮的一面: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龙盘虎踞。郭沫若在《炉中煤》中把祖国比作“年青的女郎”,而不是我们通常所做的把祖国比作“母亲”,从抒情的角度讲,也是为了更易于抒发炽烈、奔放的情感。

明乎此,冰心突破词典用“不绝如缕”来比喻“思绪”,有相似点,也恰到好处。试想,连绵不断的“思绪”不就像一根细线吗?细线不绝,思绪不断。明乎此,《教师教学用书》突破词典用“不绝如缕”来比喻“荷香”,有相似点,也恰到好处。试想,“渺茫歌声”的“荷香”不就像一根细线吗?细线不绝,荷香不断。

冰心突破词典用“不绝如缕”来比喻“思绪”,还只是单纯的比喻,即用具体的“缕”来比喻抽象的“思绪”;《教师教学用书》突破词典用“不绝如缕”来比喻“荷香”,不只是单纯的比喻,即用具体的“缕”来比喻抽象的“荷香”,还是巧妙的通感,即用视觉的“缕”来写嗅觉的“香”。可谓一箭双雕。这样的用例,屡见不鲜。例如:

(1)这些不绝如缕的香气,就是它们的语言,质朴而深情,美丽而动听。(《呼和浩特日报》2020年6月29日)

(2)这个关于爱的故事,如同狗牙花香一样,似温煦的春风一般,不绝如缕地飘过来,把人们包裹住,为心灵注入前行的勇气。(《中国文化报》2019年6月10日)

(3)爱茉莉、兰芝香气,不绝如缕(标题,《中国化妆品》2000年第5期)

总之,词义是不断扩大的,比喻是不断更新的。运用词语,我们要依据词典,但不要拘泥词典。

猜你喜欢

用书荷香细线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荷香
流淌在心中的荷香
两阕《芰荷香》,无尽清雅意
细线转圈
吃书与用书
吃书与用书
厚膜导电细线印制的研究
以禅宗为灵感:细线生成的天然晶体座椅
用书装饰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