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路径探析
2022-03-16夏玮辉
夏玮辉
(甘肃省灵台县第一中学,甘肃 灵台 744400)
“史料实证素养”是高考必考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历史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历史这门学科特色的“核心素养”。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史料实证素养”,已经成为教育者们关注的重点。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们的“史料实证素养”,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和渴求,培养学生独特的思维品质,养成学生们了解历史、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们积极努力的学习精神。
一、“史料实证素养”的主要内容
“史料实证素养”是指学生们对掌握的历史资料加以辨析,通过可以利用的、客观可信的资料,力求再现历史真相的态度与方式,是中国高中历史课程的五大核心素质之一。“史料实证素养”重视资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关键作用,要求学生们必须深入地搜集、梳理与分析相关的历史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后通过对于史料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史料中蕴含的客观规律。所以,“史料实证素养”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了解历史,还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独特的品质和善于思考和分析的思维模式。“史料实证素养”的养成对高中历史教学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首先,有助于再现历史情景,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历史课程的历史性特征决定了历史课程是需要通过情景还原和反映的,而这又要求历史实证知识成为创设情景的重要基础。其次,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能够更好地完成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师还可以正确地引导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和了解,正确地掌握各项历史相关的结论来源,使学生在学科教学过程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最后,“史料实证素养”的提升与养成不仅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一定的提升,还可以加强他们的历史素养。教师在历史教学课程中,利用史料开展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使其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平台,进而在沟通交流中潜移默化地、从浅到深地提高学生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和自身的思维品质。
二、在“史料实证素养”培养方面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为主导致学生丧失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中生的认知能力也随之提升,其性格开始变得独立,对于循规蹈矩的生活开始产生抗拒,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开始以自己的角度和眼光分析问题,开始讲究独立和个性。而现如今的高中历史在进行史料教学的时候通常是教师进行课堂讲解,学生在自己的书上划重点,教师再通过提问等方式为学生加深记忆点,然后学生再回答这样的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历史资料的来源、人物的性格及其历史背景等灌输给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无法通过历史结论进行思考,无法有效评判历史史料,因此自身的历史思维无法形成,也没有办法独自应用史料发现问题并解决,学习历史的目的就变成了应付学校的检查和考试,使历史史料的学习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
(二)教学手段与内容都不够丰富
就历史课程本身来说,其内容形象有趣,学生学习起来不需要拥有太多抽象的思维就能学习。然而由于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大量“灌输式”等方法,使学生只能紧紧跟随教师的节奏与设计的课件走,而对于历史课本当中人类多年的优秀文化完全无法体会,更不用说陶冶情操了,对于其中蕴含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都无法很好地理解,更多的是“走马观花”地学习。并且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只是单纯地将课本当中的内容进行讲述,毫无课外延伸,甚至于只是单纯地将考试要考的知识点划下来,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对于历史内容也毫无理解。教师仅仅通过语言的表达无法描绘出历史的恢宏壮丽。因此,多媒体教学变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一些史料演示得更加生动、直观,使学生以此为依据理解历史、认识历史,对于学生历史意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很深远的意义。
三、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方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历史情境,丰富课堂内容
高中历史教师是历史课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所以,教师对于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师只有不断完善教育理念,建立历史情境,丰富课堂内容,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指导学生们用自己掌握的史料解决一些历史中的问题,还可以加强提升学生史料的掌握分析应用水平。
首先,高中教师应该重视构建历史情境,从而让课堂变得丰富并具有历史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更加喜欢历史这门学科。由于历史课本的乏味无趣等因素,导致学生们根本无法感受历史这门学科的乐趣。所以,教师要对历史的重要人物、事件等做些合理补充,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学生们的参与性,只有让历史课变得有趣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热情和兴趣,让学生们在历史的课堂上可以感受到历史感,与此同时,还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史料知识论证历史问题,从而更好地增强自身的“史料实证素养”。
其次,高中历史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选择合适的史料,使课堂变得丰富有趣起来,从而更好地通过历史课堂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由于历史是真实地还原事情发生的,是严谨而又公正的。所以,导致历史课堂缺乏趣味性,缺乏趣味性的历史课堂便无法吸引学生们的兴趣和目光。大部分的学生喜爱听故事,在听故事时会全神贯注,而历史史料便是讲述历史故事,所以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在课堂上重点突出史料中的故事,通过讲历史故事提高其对历史的关注度,让历史课堂鲜活起来。突出史料中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述史料时,教师一定要选择真实典型的历史故事,这样可以更好地将史论相结合,积极地培养学生们的“史料实证素养”。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史料做成小短剧展示出来,让学生们更好地参与其中。史料一直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剧本,高中历史教师可以对史料进行简单的修改,从而成为一个可供高中生表演的剧本。由于高中时期是学生们压力最大的一个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历史短剧的形式,让学生们既可以很好地理解和感受史料的魅力、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还可以减少学生们的课业压力。教师在利用历史史料,创造历史短剧时,要围绕着学生的实际需求与能力,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更好地学习史料。通过这种历史短剧表演方式,既可以让学生们适应高中历史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还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合理使用历史短剧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重要性的理解。在短剧演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悄无声息地提升了学生的历史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史料实证素养”。
(二)运用全新的史料,引导学生们对史料的分析意识
由于现在的高中生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这个特点,运用各种各样全新的历史材料吸引学生们,从而引发高中生们对于史料的分析意识。教师通过从学生的兴趣、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出发,采用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法开展教学,将学生语言运用、情感表现等基本能力加以全面训练,让学生们可以通过积极思索、大胆实践,感受语言当中蕴涵的艺术气息和史料,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历史课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导,构建全新的教学方法,并变革从前的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当中训练学习者的语言综合能力,使教师由课堂的主导人变成了课堂的引路人、启迪者,并引导学习者一起参加课堂教学当中的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到最大程度,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都被充分调动了起来,使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知识、能力使用更加自如。教师在授课前,可以结合教材大纲还有自己的教学经验,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将语言技能训练变得丰富多彩富有内涵,同时,注重交际过程,使学生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且和谐,这样一来,学生的思想也会随之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分析、从“我应该学”变成“我想要学”,学习效果自然就变得事半功倍起来。
了解历史不能单纯停留在表面,应该先经过对资料的分析,指出资料的优缺点,然后再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的描述尽可能地还原出当时的历史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可以采用各种循序渐进的问题方法诱导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可以更加主动地展开思维,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文章的相关内容,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因为受篇幅的局限,传统历史教材无法过多再现大量多彩的历史画面,为此,教师需要使用丰富的资料和生动的语言,丰富课堂内容,引领学生想象探究,为完整地还原历史事件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在课堂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播放图片、文字、视频、实物等方式将知识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们可以更好地养成历史思维和“史料实证素养”。
(三)开展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们有效解读史料
提问是吸引学生们注意力的好办法,课堂提问环节还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一般都是停留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沟通交流比较少,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改革更新,高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所以,历史教师应该设计出具有多元化、高效学习、充满趣味性的课堂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变得更加集中,学生通过问题对课堂教学充满好奇,从而引发学生们的充分思考,进而让课堂变成双向有效课堂,不再是以前的那种单向课堂。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该着重注意“如何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如何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如何立足于学生们的探索热情”。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要有“梯度性”,要注意从浅到深地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们的“史料实证素养”。
例如,在讲解《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结合自身平时掌握的相关历史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创设出适合学生们学习目标的问题链,从而更好地开发学生们的探索思维。如,“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有哪些,他们这么的目的是什么,采取了什么措施,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哪些影响”“鸦片战争时期,中国改革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是什么,其根本原因是什么”。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的提问,帮助学生们进行多方面思考,从而让学生们可以科学、有效地了解掌握相关的史料知识,从而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学生们的“史料实证素养”。
(四)收集相关历史知识,提升史料收集能力
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史料实证素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还可以解决各种历史问题,所以提升学生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新课程的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史料,鼓励学生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能够自己解决发现的相关问题,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史料收集能力。在学生们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相关历史知识对收集的史料进行辨别和考证,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分享经验、探讨结论。教师在注重能力培养时也应该教授他们如何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这样的渗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所以引导学生们自行收集史料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充分锻炼学生们的历史思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们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四、总结
在新课程教育理念中融合“史料实证素养”,能够更好地完善和深化高中历史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与课堂应用。教师还应不断地完善和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史料实证意识,通过最新的史料知识,引导学生们学会自己思考,并且能够自行地搜索并解决相关的历史资料。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们对史料搜索能力和解读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从而真正地做到培养学生们的“史料实证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