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教学中的“激趣”法

2022-03-16靳春凤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18期
关键词:激趣生物知识点

靳春凤

(江苏省徐州开发区侯集实验中学 221000)

在高中生物学课程教学中,利用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与人类自身关系密切,更易激起大家兴趣的特点,主要在“激趣”上下功夫,通过有目的地立疑设问,诱导启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感知、探索、领悟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从而能够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拓展思维,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以“减数分裂”这一节为例,简述一下激趣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激发“学进去”的兴趣

首先,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有关受精卵分裂、发育的录像,展示了同卵、异卵双胞胎等有趣的图片和视频,创设了愉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产生要深入了解的兴趣,将学生开始就置于情绪高、兴趣浓的情境之中.其次,给学生列出书目,让他们去查阅资料,熟悉书中介绍的知识点,观察和分析细胞每一阶段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并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组学生分别收集受精卵细胞形成等相关视频.此时注意引导学生要能够运用书上的知识,去解决已发现的问题,根据设想,进行推理,求得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初步了解本节相应知识点后在课堂上提出一系列问题:人类的染色体有多少条?精细胞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又各有多少呢?如果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各46条,那精卵融合后受精卵中有多少条呢?人类会不会有92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到底有多少条呢?自然地引入本章的核心知识点“减数分裂”.最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细胞分裂方案绘制细胞分裂图,并检查所达到的数量是否符合预期,去验证理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从而保持兴趣的长效性.

2 激起“讲出来”的兴趣

上课时,让一组学生播放了他们收集的精子细胞形成过程的视频,大家看了精子密集的阵型以后感觉很奇妙、很震撼,接着这组的学生立刻提出了几个问题:大家知道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精子和卵细胞又是怎么形成的呢?受精卵是怎么形成的呢?几个问题之后,有些学生脸上呈现出了迷茫的神情,接着大家就开始讨论,大家的好奇心被激发起来,迫切想得到答案,大家争先恐后地要求回答.然后通过组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擂台赛,先组内进行问题讨论,然后把答案讲给对方听,有分歧的地方可以辩论,把时间交给学生,笔者只是适时进行点拨,之后的教学过程也因为学生的积极讨论而变得轻松起来.同时课堂内的兴趣会引发学生课堂外更大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以最高的效率接受了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把最初的兴趣变成了一个个疑问,认真地去查阅资料、去讨论、辩论并讲出来,解决问题、释疑解惑先后成了他们最大的兴趣,通过激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他们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愉快地投入学习,在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又获得了成功的愉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 更全面.

“讲出来”与当下“学讲教学”理念不谋而合,皆从学本位思想出发,真正体现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此,教师可以借鉴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小先生制”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担任生物课堂上的“小先生”,让他们扮演教师的角色,给同桌、小组成员、全班同学讲讲课,“小先生制”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舞台,也为激趣课堂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

3 激活“做出来”的兴趣

高中生的时间相对紧缺,在高考巨大的压力下,很多生物教师总是省略了生物学科中的实验教学,或是借助多媒体进行实验的展示或是教师自己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如此学生很难去真实感受到生物实验的乐趣.还有的教师即便突破巨大的束缚给予学生做生物实验的机会,但是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教师总是给学生准备好实验的器材,规定好实验的步骤,在这样的生物实验过程中,学生就是一个个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按照教师的规定“不敢迈雷池一步”,他们的实验创新性和生物探究积极性都荡然无存,实验的结果虽然没有错,实验课程的效果却大打折扣,实验教学毫无意义.为此,生物教师应该有效地创设激趣情境,引导学生自主且积极地“做”出生物知识,领悟生物内涵.

比如,在讲“茎的维管”内容时,教师首先可以带领学生实地去观察草本植物,让学生分辨出维管束在植物内的系统分布情况.显然,学生通过肉眼很难见分辨.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利用显微镜切片去观察植物的维管束分布.在这样的观察实验中学生很难对一株草本植物进行完整的观察和了解.此时教师可以故作愁闷进行提问:“我们可能没办法对植物的维管束进行观察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教师的愁闷的情绪下学生的实验兴趣得到了激活,他们跃跃欲试,摩拳擦掌,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究如何进行实验才能完整且清晰地观察到维管束在植物体内的系统分布情况.在这种方法下,实验不是一个机械化地做工过程,学生的实验积极性得到了激发,对他们学习植物体结构,以及水分、无机盐、有机物的疏导等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4 激趣教学可以补差提优

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欲望,即使是学困生他们也渴望被肯定.但平时教学中,这些学生不爱参与,挫折感较强,在激趣教学中,他们被激起参与欲望的同时,要多创设成功机会,并利用小组的集体力量,鼓起他们的上进心.如组织他们讲授相对简单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的去讨论、去讲解,激发他们的进取心,通过发扬优点,鼓励前进,达到转化的目的,形成兴趣教学与育人的良性循环.

对于优秀的学生,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比较全面,理解更深刻,把自己掌握的知识讲解给同学,对于学生,这是自我价值的体现.比如在减数分裂的过程学习后,需要总结一下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在不同分裂时期的变化规律,很多学生感觉有难度,但班里的“学霸”到黑板前,几下就画出了三者的变化曲线,同时把每部分变化的原因明了地讲给了同学们,同学们都很佩服,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能讲的,笔者都放手给学生,把不同知识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讲解,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自己的价值.

5 激趣教学可以整合学科

比如,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生物与语文学科间的整合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在学习“蛛形纲”时,教师可以用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过的《第八次》来导入,用学生熟知的语文小故事来激活学生对“蛛形纲”的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蜘蛛的坚韧,不惧失败的特性,为学生语文作文提供素材.语文很多诗词中也蕴藏着诸多生物知识,比如,通过“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讲授生长素具有的促进生长等作用;通过“双娥来翩翩,慕次堂上烛,附炎尽何功,自取焚如酷”的引入,可以激活学生对飞蛾生活习性和趋光性的探究兴趣.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科融合教学都是自然生成的,考虑到初高中教学关联、学科之间知识点安排的时间线存在着一定的交叉和滞后,笔者认为各学科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本学科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如高中生物学科中涉及到的有关“氨基酸”、“糖”和“脂质”等化学知识学习时,鉴于此部分知识点与高中化学科学中的有机物知识点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化学学科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相对滞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科相似知识点之间教学的时间线,通过与其它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和互动,为学科关联知识点选择一个适宜的教学时间点,让学生可以在“氨基酸”、“糖”和“脂质”学习过程中提前对化学学科中有机物学习有一个系统的了解,由此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强化学生对知识点联系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学科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更为重要的是,学科整合为激趣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当学生看到生物教师在讲解化学知识和语文知识,想必学生的心情也是十分轻松和愉悦的,激趣教学也自然悄然生成.

6 激趣教学可以融入生活元素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深入落实,有关教学回归生活的呼声也愈加的强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对于激趣教学的生成也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教材中涉及到的诸多知识点也与学生日常生活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以往的激趣课堂构建中,部分教师在脱离生活背景之下所开展的激趣课堂缺乏实质的现实意义,学生不知学为何用,只是单纯的在课堂上笑一笑,乐一乐,转眼便将其抛之脑后,笔者认为这样的激趣课堂是失败的.教师不仅要追求激趣课堂的生成,更要注重高效激趣课堂的构建,在生活元素融入中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现实生活中生物知识的趣味化体现.

如在教学“显微镜的使用”时,为了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教师一般会按照教材内容提示,挑选教材中安排的观察对象,这对于学生来说缺乏了一定的兴趣支持.教师在有关教学中,可以适当拓展观察对象的范畴,并鼓励学生从生活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观察对象,这样诸如校园里的树叶、厨房里的瓜果蔬菜等皆被学生带来课堂上来,有的学生想要观察自己最喜欢吃的苹果的细胞,有的学生想要观察菠菜和青菜细胞的区别,在兴趣心理趋势下,学生参与实践的主动意愿变得更加强烈,这种基于生活元素的激趣教学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快乐的学习体验,更是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了生物学科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总而言之,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力,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如果能在兴趣活动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在传授知识时激趣、在兴趣中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那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一定会学得趣味盎然.

猜你喜欢

激趣生物知识点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第12话 完美生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