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金融安全协同教育机制研究

2022-03-1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金融家庭大学生

杨 明

(东营职业学院 山东·东营 257091)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首发基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社会是谋生发展的广阔天地。三者贯穿构成每个人从小到大、全面发展的生命链条。2021年银保监会等五部委共同印制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重点提到各高校应承担起学生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以高校为主体,政府、机构、家庭积极联动的金融安全协同教育机制的关键点就在“协同”上,“协”是沟通协商、平等尊重、各司其职;“同”则是目标一致、共同行动、任务统一。因此,学校、政府、机构、家庭等各方面都要摒弃旧有惯性思维,协同合作,大力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不断提高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1 大学生金融安全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1.1 建设平安和谐社会的需要

作为大学教育的主体,如果发生大学生安全相关事件,必然会牵动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群体的神经,影响大学的安全稳定。高校在开放办学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特别是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消费主体,其所能拥有的资金基本源于形式单一的家庭的供给,在资金的使用上并未实现完全独立,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众多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金融产品及服务,这些新金融生态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在满足了大学生多种金融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特别是部分不法企业进行违法、违规操作,诱导学生进行畸形消费、非理性借贷、甚或暴力催收及诈骗,不仅造成经济损失、引发荒废学业及个人信息泄露等,还可能造成学生违反道德和法律底线,出现偷盗、抢劫等行为,甚至出现危及生命安全的恶性后果。因此,对于校园潜在金融安全风险与学生薄弱的金融知识及金融安全意识的矛盾,有必要研究建立培养和提高大学生金融素养的多方协同教育机制。

1.2 树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大学是学生心理形成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时期,大学要抓住大学生人生目标设立的宝贵窗口期,通过金融安全教育的课堂学习、宣传引导、社会实践等渠道,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理性消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大力倡导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的生活习惯;通过合理地心理干预和思想辅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道德水准和法律边界,明确人际关系的价值准则和交友底线;建立学生金融消费行为的日常监测机制,制定稳健的个人财务规划及消费计划,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措施,维护个人的财务安全。

2 建立大学生金融安全协同教育机制的措施

2.1 发挥政府、金融机构、家庭金融安全教育功能,提高三方的教育意识

在政府层面上,首先,需要强化金融监管思维,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条例,规范金融行为,对大学生涉足特定金融领域加以准入限制,营造适应大学生金融需求的良好环境;其次,政府各部门包括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要切实履行责任,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的恶性金融服务,做到对不良企业行为的威慑和警示,实现对大学生金融消费者的保护目的;最后,政府应对大学生的正常金融消费做出有效引导,建立大学生征信体系,加大对学生教育贷款、创业贷款等合理金融需求的有力支持,减少学生的教育和创业成本。

在金融机构层面上,首先,金融机构作为最了解金融消费者特性和需求的金融交易当事人,理应履行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金融消费者的教育义务并对金融机构实施教育的流程、标准、内容及约束激励机制进行明确规定;其次,金融机构应内设一个面向金融消费者的教育部门,特别是针对学生群体,要主动和各类学校对接,积极开展多形式的金融教育宣传工作;最后,“一行两会”应通过诸如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等专设机构,建设金融消费者教育基地,针对家长、学生定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发放线上线下金融知识普及性资源等方式维护金融安全与稳定。

在家庭层面上,首先,家长要打破单一经济支援学生的固有角色,改变被动接收学生信息的态度,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的消费情况及时关注和教育,加强家庭金融安全教育的参与度;其次,家长作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更应积极主动的与教师保持良好沟通,及时提供真实的家庭消费及可能的变故状况,并为学校的教育管理建言献策;最后,家长应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制止不合理消费诉求。

2.2 构建外联内治金融安全协同管理机制,突出高校的主体责任

高校作为金融安全教育的主体,首先应在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内设金融安全专项组,全面协调政府、家庭及金融机构金融安全教育工作,建立定期议事协商制度,指导、监督和检查学校金融安全稳定工作,同时应在院系及班级层面建立对应小组,形成院、系、班三级校园安全教育监控系统,并成立金融安全教育教研室,对金融安全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以及师资队伍等进行构建、研究和实施;其次,在学校和家庭的联动上,探索构建家长委员会,形成家校育人的共识,利用QQ等通讯手段,建立良性沟通平台,动态记录、周期性传递家庭和学生的思想、学习、消费及资金状况,创新家校育人活动形式,通过普遍性的家长会和重点性的学业预警及定点家访等,全面掌握及实地了解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家庭经济情况、心理发展状况等,阻断部分家庭对学生的不良影响,加大对家庭金融安全的反教育效果;再次,在学校和金融机构的联动上,应共同打造线上线下教育平台,合作开发共享课程、宣传短片等金融安全教育资源,联合共建金融安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参观、考察金融机构工作场所,积极引进优质金融产品和服务进校园等,从教学实践、研讨讲座、课题研究及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最后在学校和政府的联动上,应认真贯彻和落实政府对学校安全工作的安排和检查,积极和学校周边社区沟通联系,合作开展金融社会服务角等各类型的金融科普活动,逐步形成包括各类学校在内的大社区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2.3 采取课堂教学与主题班会双线并重的教育模式,协调搭配多种教学形式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开展金融安全教学的重要阵地,采用课堂教学能够充分体现金融安全教育的系统性、专业性及严肃性,高校应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条主线,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教学效果的呈现,可采用诸如启发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辅导员或班主任是学生管理的第一直接责任人,在班级召开主题班会是其主要的教育形式,主题班会形式多样、思想明确,能够对实时、突发及重要的金融安全事件做出跟进和教育。采取课堂教学与主题班会双线并重的教育模式能够充分发挥高校金融安全教育的主体性。学校组织金融安全教育,应具有互联网思维,充分理解互联网满足大学生新鲜、快速、个性化的需求,利用翻转课堂增加金融安全教育的有效性。学校组织金融安全教育,也应打好组合拳,通过邀请金融从业人员开展案例讲座,组织金融社团互动,模拟金融竞赛,定期参观相关金融机构或博物馆,开展社区金融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等方式,大幅提高金融安全知识普及过程中的体验感和趣味性,提高普及效率。

2.4 建构系统科学的课程体系,优化金融安全师资队伍

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作为国家安全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构建分层分阶段的金融安全教育结构体系,将金融安全教育纳入公共必修课范围并贯穿于大学的各个学期,确保每周1-2节课,促使学生充分重视金融安全教育课程,意识到金融安全教育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同时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有关财金、法律及心理等的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形成金融安全教育的全覆盖;其次,构建引导价值观的金融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形成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和针对性的大学生金融知识、金融技能及金融意识三层次的教育内容,潜移默化、递进式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最后,应构建持久有效的金融安全教育执行及评价体系,优化以思政教师及专业教师为主,行业兼职教师及非专业教师为辅的金融安全师资队伍,定时定期开展大学生金融安全教育反馈调查会,金融知识学期测评及金融安全咨询问答等活动,确保金融安全教育持久效果。

猜你喜欢

金融家庭大学生
家庭“煮”夫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大学生之歌
P2P金融解读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