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越语文教育与“非遗保护”下的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2-03-16荣四华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非遗保护民间文学学科

荣四华

近百年来,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在国家学科体制中的归属和地位不断变化,这既反映了这门学科的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地位,也体现了其与国家教育、文化和政治密切关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的实施,使民间文学成为“非遗保护”的重要对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发布,开启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语文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给高校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提供了大好的发展机遇,也指出了改革的方向和着力点。因此,在“卓教”与“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野下,探索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民间文学学科及课程教学的现状

20世纪初,民间文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传入中国,但是并未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民间文学才开始受到重视,正式进入大学学科体制,获得了独立学科地位。1978年夏,教育部在武汉召开高校文科教材会议,决定中文系要恢复民间文学课程。1979 至1997年,中国的民间文学呈现出全面复兴之势,成为“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和国家重点支持的学科。1997 至2003年间,“民间文学”成为三级分支学科,分别被包含在“民俗学”二级学科,以及“中国文学”一级学科下的“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理论”三个二级学科之中。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与其学科归属紧密相关。加之2003年至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下简称“非遗保护”)运动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对民间文学的冲击很大,民间文学学科的发展受到挑战。虽然自20世纪50年代就已有少数高校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民间文学课程,但是至今这一课程也通常只是选修课。可以说,作为基础文化学科的民间文学在本科教育中严重缺席。相较而言,民族院校开设的少数民族文学课程更为成熟。

近年,随着我国教育者、研究者视野的日渐开阔,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的水平不断提高,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广泛,出现了用文、图、声、像并茂,文本与语境结合的动态教学方法。整体而言,民间文学课程还有待形成更为完整、更加适应学科特征的教材及教学方法。从课程定位而言,民间文学既可以是基础文化课程、实践课程、生活课程,也可以是研究性拓展课程。这一课程自身的丰富性带来了课程定位的复杂性,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庞杂而缺乏整体性,甚至老旧脱节。从内容的结构组成而言,现有的教材往往缺乏对丰富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重视,同时也缺乏对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文学作品(如互联网上流传的新故事、新歌谣等)的关注。相应地,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也相对单一,多是在“概论式”教学理念的主导下,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讲授、讨论,评价体系也多为卷面考试。这些既是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也为探索如何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编写、实施过程、评价体系与其自身特点进一步契合指出了方向。

在探索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有两项大事尤其值得关注。其一是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实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新的文化话语权和政策主导下,民间文学成了重要的保护对象。民间文学岌岌可危的学科现状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重新引发了对民间文学课程的思考,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也显得更为急迫。其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发布,开启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计划旨在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着重强调了大学教育在探索基础教育中的角色和功能。显见,师范院校在此间应该起到先锋和引领作用。具体而言,将师范院校的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置于“非遗”和“卓教”的双重视野下,或许能为高校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提供新的发展前景与改革的着力点。

二、“卓教”与“非遗保护”下的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

目前,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依然以“概论式”为主导,理论教授依然是教学内容的主体。理论教授在建立相关领域的知识体系和主体格局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且并不与对基础语文教学的关注相悖。相反,知识体系与主体格局也是基础教育实施者的必备素养之一。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是,如何在以高校为主体的民间文学课程建设中,总体性地嵌入基础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求,确保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从而,既能摆脱过于宽泛的理论纠葛,又能加大与中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和实践的训练。

“卓教”和“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野或能为高校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打开新局面。首先,对师范生的民间文学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能为其将来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奠定坚实业务基础。民间文学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甄别和吸收民间文学中的精华,应该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业务素质之一。其次,“卓教”和“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野直接导向了传统教学范式的革新,使得探讨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成为可能,最终指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极大实现。再次,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既为民间文学研究和教学提供充分的素材,又可以进一步唤醒公众的非遗保护意识。只有在学习中,才能了解并深层次地理解民间文学,从而热爱民间文学。浸淫于厚重的历史感中,公众的非遗保护意识才能与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与传播形成更为良性的互动。最后,革新的教学系统有利于继续推进与民间文学学科交叉的民俗学、语言学、传播学等诸多课程的教学改革。此外,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培养复合性人才可以促进学科建设的整体发展。

进一步而言,要解决以下三个关键问题。第一,如何培养师范生的育人和人文情怀。在以高校为主体的课程建设中,总体性地嵌入基础语文课程改革与发展需求,以推动高等师范院校民间文学课程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接轨,进而实现高等师范院校民间文学课程与基础阶段卓越语文教育有机衔接。第二,如何在民间文学教学中,渗透性地融入丰富的民间文学资源与“非遗”保护。通过“非遗”社团家乡调查的常态化,建立“学生自主选题+协调调查方案+统一资料规范+合作撰写调查报告+集体总结调查经验”的田野操作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进而实现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与“非遗保护”的双向促进。第三,如何在“卓教”和“非遗保护”的视野下,立足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把握课程主题的丰富性,有效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实现从平面教学向立体教学范式的转化,进而推进民间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新范式的构建。

三“卓教”与“非遗保护”下的民间文学课程教学的预期目标与实践

在中国民间文学学科发展的大背景下,注重“卓教”和“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野,力图实现“一个定位、两个突出、三个体现、四个转化”,推进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与建构。

“一个定位”是指明确课程体系定位。从课程建设的基本建设要素、主体建设要素、过程建设要素、教学评价要素、标志性成果与特色这五个方面,建立适合民间文学学科特色的课程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实践教学环节的加强以及教学范式的改革。

“两个突出”是指突出师范性和实用性。充分利用学校教育优势和社会传承环境优势,加强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通过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基地和“非遗”社团,实现课堂教学平台与社会调查基地有机链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参加能力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卓教”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个体现”是指体现地域性、传承性和当下性。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周边地区进行民间文学的田野调查。在当下丰富的社会生活中,深化学生对民间文学和文化的理解,以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研究和田野调查能力,实现民间文学课程教学和“非遗保护”的双向促进。

“四个转化”包括,第一,“知识输入”向“输入+传播”转化。在知识输入的同时,积极开展民间文学课外教学活动,鼓励参加各类“非遗保护”组织和活动,通过知识传播促进知识吸收,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开阔视野和启迪人文情怀。第二,课堂教学向“课堂+课外”转化。注重课堂教学,同时要把握民间文学的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等基本特性,让学生在丰富真实的民间文学场域理解和体悟民间文学。第三,选修课程向“特色课程+优质课程”转化。筹备专门的教育网站,努力建设院级精品课程,争取三至五年内建设为校级、省级精品课程。第四,平面教学向立体式教学范式转化。立足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把握课程主题的丰富性,有效结合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推进“卓教”和“非遗保护”下的民间文学学科教学范式的改革和构建。

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点入手。第一,着眼民间文学课程教学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衔接,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立足民间文学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把握课程形式的多样性,构建适合高师专业的课程体系。第二,树立“大文学观”导向的“卓教”教学理念,注重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对话。现行的教学体系过多地强调作家文学而忽视了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民族精神情感、道德传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蕴含了各民族价值观、信仰、理想,凝聚了各民族感情和行动的文化核心点。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场所,高校理应秉持“大文学观”的“卓教”教学理念,担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培养出更多民间文学的继承、传播、研究和教学的卓越人才。第三,强化“非遗保护”意识,建立民间文学田野调查基地和“非遗”社团。各省市“非遗保护”名录中有大量的民间文学入选。常态化展开“非遗”社团的家乡调查,挖掘和研究民间文学和文化现象,摸索、改进与完善“学生自主选题+协调调查方案+统一资料规范+合作撰写调查报告+集体总结调查经验”的田野操作。第四,有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进民间文学学科的教学体系。针对不同的研究主题,譬如“民间文学的田野工作”“民间文学与影视”“民间文学与口头传统”等,相应地运用适宜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此外,将慕课、微信群等当下流行的网络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也能有效提高民间文学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活力。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崭新阶段,将其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卓教”和“非遗保护”的双重视野下,以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为先行实验基地,力图实现“一个定位、两个突出、三个体现、四个转化”,推进民间文学课程教学范式的改革与建构,既发挥了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作用,也是对“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这一大背景的呼应。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从来都息息相关、互为滋养,以民间文学课程的改革和探索为着力点之一,或能为两者开辟又一片双赢的局面。

猜你喜欢

非遗保护民间文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民间文学研究”栏目征稿启事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神话与民间文学
——李福清汉学论集》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超学科”来啦
江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审计现状及障碍分析
致力于世界“非遗保护”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浅谈北京玉雕工艺的发展现状及其保护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