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2022-03-16刘平
刘 平
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
刘平
(四川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四川乐山614000)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素养,而且还应通过课堂提问手段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其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现状,并结合实际问题与障碍提出了具体解决对策,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课堂提问;师生交流;小学语文;解决对策
课堂提问水平的高低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和编排的提问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能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思维、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在愉悦的课堂氛围当中学习知识。因此,教师应突破传统授课模式的限制,增加课堂提问的比重,通过层层递进、由易到难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逐步突破重点、难点知识,在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培养其形成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和编排问题,既可以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又可以在思维过程中锻炼学生组织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不同教师在提问的方式、时机与目的在设计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教师不注重课堂提问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体系尚未发育完整,对于片面性或者铺垫不完整的问题很难迅速找到解题思路,降低了课堂提问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同时,部分教师对课堂提问教学手段的重视程度较低,过于侧重自身的教学经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心智发育层次设置合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维往往停留在教师引导的范畴内,达不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其次,有些教师在实施课堂提问环节时往往受传统教学手段的限制,以“一问一答”的形式为主,没有结合实际学情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形式化的提问缺乏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情和探索欲望。
(二)忽略学生的实际需求
当前,部分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虽然增加了课堂提问活动比重,但是内容设置与时间把握缺乏科学性,不仅没有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而且还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进度,阻碍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比如,就是在设计和编排提问内容时,多以封闭性问题为主,教师用已经预设好的标准答案检验学生的领悟程度,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置符合其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与形成。其次,课堂提问的设置和编排缺乏启发性和阶梯性,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涉及较少,封闭性问题的设置既不利于优等生实力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困生的求知难度,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对新知的接受程度。因此,部分教师在设计和编排问题时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难度过高的问题使低层次的学生产生了厌恶、抵触的情绪,不利于知识的内化,阻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课堂提问缺乏针对性
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烦琐,通过教师的铺垫,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理解新知识能力,又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的提问大多覆盖优等生群体,很少顾及全体同学,编排和设置缺乏针对性。比如教师在提问时习惯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而且大多数问题难度对于基础较差的中等生或理解能力较差的学困生极容易产生阻碍。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水平、层次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要做到针对全体、目标明确,在增加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延伸课堂知识的宽度、广度,为学生营造更宽广的思考空间,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影响因素
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传授技能与知识,还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教师科学设计编排提问,不仅可以指明方向,承上启下,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建立良好的语文素养。
(一)课堂提问时机
良好的课堂提问方式既要激发调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激情与欲望,又要迅速引导学生从松弛、平静的状态转入紧张的课堂氛围中来。因此教师不仅要科学编排和设计提问的内容,还要特别注重提问的时机。首先,在课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其尚不完全明确理解新知的时候抛出问题,引导其自主探索疑惑不解的地方。其次,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已经完成了新知的讲述,学生的思维大多处于暂停的状态,此时应有效利用时间提出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思考、总结,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提高知识的宽度和广度,既实现了新知回顾、二次思考,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课堂提问角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科学的提问设置既可以给其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又可以结合现有的认知水平,帮助其更好地学习掌握重点内容,发挥提问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的角度,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体验成功学习成果的同时获得学习上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注意课堂提问的频率,切勿不间断提问,“满堂问”的教学不仅营造了过于活跃的课堂氛围,而且长此以往容易偏离教学主线和目标,低层次的“哈哈大笑”容易使教学陷入一团乱的误区,让学生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课堂提问的难度
课堂提问的难度把握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标,语文教师在问题的编排和设置时,应当考虑班级整体水平,既要激发优等生的潜力,又要照顾到基础薄弱的学生,尽可能从基础出发,在学习语文技能的同时增强其学习自信心,最终完成教学目标。比如教师不能一味地针对优等生设置难度较高的问题,使得中等生和学困生思维重心发生偏移,不仅注意力涣散,而且较长的等待时间和思考时间极容易破坏课堂气氛,挫伤师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语文知识的传输。因此教师应科学设置提问难度,既设置了简单的问题照顾到了基础薄弱的同学,又通过难度较高的问题检验了优等生对知识的把握,以做到带动班级气氛延伸课堂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
课堂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既要保证提问环节内容符合教材需求,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以激发起全体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索欲望,提高课堂质量。针对现存问题本文笔者制定如下几点对策:
(一)创设问题情境,增强问题引导的形象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提问方式大多采用“一问一答”为主,问题与答案的编排和设计大多围绕教师教学经验,长此以往不仅忽略了问题设置的最终目的,而且对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直接影响,阻碍了课堂的发挥和全体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结合教材内容设置开放性和创新性问题,为学生营造更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感受语文知识的同时强化思维。此外,教师在课前准备中应当仔细阅读课题,针对教学重点内容、难点内容科学设置问题,以更加容易接受的形式进行提问,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又引导学生对重点知识进行了强化性学习和记忆,进一步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比如教师可以突破落后的教学观念,以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提问。如《丑小鸭》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将文字内容转化成相关的视频、音频播放出来,已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又通过直观感受丑小鸭变白天鹅的过程引发“美”与“丑”之间的矛盾和联系,从而自主思考教师抛出的问题,激发其自主学习积极性,在解开“障碍”的同时获得逻辑思维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再比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短片,引导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思考“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会被冻死?”“他如何和奶奶相见了?”直观的影像和视频不仅刺激了学生的视觉和欲望,而且更加容易体会课文主旨,探索出问题的答案。
(二)转变教学理念,增强有效提问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设置问题,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刺激学生思维,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成长状态、学习规律等因素设置符合其水平、能力的有效衔接问题,既引导学生正确把握语言知识的运用方法,又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循序渐进提高其语文素养。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注重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和引导性。传统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大多采用单向灌输式,学生缺乏充足的思考时间,长此以往不仅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还丧失了对语文知识的兴趣。而科学编排和设计课堂提问可以为学生创造机会,在主动思考的同时,将自己对问题的意见和看法表达出来,既摆脱了对教师和教材的依赖,长此以往又可以形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下一步的成长和发展。
比如《雪地里的小画家》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特点与教学内容提出层次递进的问题,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小动物在雪地上的脚印展开讨论:“你知道这是谁的脚印吗?”学生会对图片内容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你觉得这些脚印像什么呢?”“我们的好朋友青蛙怎么没有参加?”通过连续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并在细微观察的过程中形成艺术创作的意识,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强化了学习效果。
(三)联系生活实际,增强问题引导的针对性
与其他科目不同,语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与技能,还应在强化学习印象的同时加强新知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充满趣味性的提问,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与效果,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此外,教师在设置和编排问题时,应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实际表达能力出发,不宜设置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问题,应结合不同层次个体的心理、文化特征设置一些容易理解的问题,指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意见展示出来,达到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比如《狐狸与乌鸦》内容教学时,低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复杂的问题不仅起不到实际作用,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厌恶的情绪。在学习本篇课文时,如果直接让学生总结文章思想,学生很难得到准确答案,因此教师应设置合理的问题铺垫“乌鸦最终为什么没有保护好自己的肉?”在逐步思考下让学生自主动脑分析“面对诱惑应该时刻保持清醒,不要轻易相信别人”,通过阶梯性问题的设计既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又层层递进、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体会到文章中心思想、感悟文章中心内容,达到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四)创设评价机制,鼓舞学生参与课堂提问
课堂评价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直接手段,不仅可以及时了解到每个学生对知识的巨大潜能,而且还可以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其想要表达和表现自己的欲望,从而达到活跃课堂提高有效性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当设置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引导和铺垫,激发其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获得自我效能感,既纠正了错误的思维,又为学生表现自我营造出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在制定课堂提问教学评价时,应当结合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和参与性给出及时的表扬,对于学生的意见与想法切勿过于侧重教师的经验与标准答案,可以通过小组互评、班级互评等形式进行评价,如“你认为他回答得怎么样?”“它的优点在哪里?”“你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如果是你会怎么办?”通过互评既完善了标准答案,又鼓励了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学会了如何在竞争中求发展,既培养了个体的创新实践技能,又培养了其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对于小学语言而言,教学重点并不仅仅是教学技能与知识,更应通过设计合理的提问活动,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在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同时,激发其对语文知识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发展成符合21世纪要求的接班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设置编排课堂提问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兴趣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提高课堂提问的比重,通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帮助其更好地接受和理解语文知识,并恰当把握时机,照顾到每位同学的感受,达到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目的。
[1] 景锋新.对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20(98):33-34.
[2] 周瑞芳.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探析[J].天津教育,2020(32):86-87.
[3] 陈巧玲.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86):17-18.
[4] 犹霞.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10):4.
[5] 祁勤业.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策略[J].学周刊,2020(19):75-76.
[6] 李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求学,2020(12):69-70.
G622
A
1002-7661(2022)01-016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