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民法典:述往知来与管窥锥指

2022-03-16王世进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法典人格权民法

王世进,李 先

(大连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8)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同年6月,《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题为《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重要文章,号召全面部署民法典的普法工作,强调“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①习近平.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J].求是,2020(12):1-3.。

一、民法典之述往知来

1.世界近代各国民法法治文明潮流

众所周知,西方社会的法律体系因为历史传统、法律渊源、法的分类、法典编撰、诉讼程序等方面的不同,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国家承袭古典罗马法的传统,在古典自然法学的理性主义的推动下,法律规范的制定一般采用法典形式,因此大陆法系国家又被称为成文法国家,主要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英美法系国家则主张自由裁量主义,认为经验比逻辑推理更可靠,法官在遵循先例的基础上兼采衡平法的价值理念,结合案件的具体事实,进行裁定和判决。英美法系国家虽然也制定单行法律、法规,但并不倾向采用法典形式,因此英美法系国家又被称为不成文法国家或判例法国家,主要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在以成文法为主要形式的大陆法系国家中,其法典化的过程基本都是从民事法律规范的法典化开始的。

1815年,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沦为了囚徒,他对自己戎马倥偬的一生感慨道:“我的光荣不在于打胜了四十个战役,滑铁卢会摧毁这么多的胜利……但不会被任何东西摧毁的,会永远存在的,是我的民法典。”②拿破仑法典(法国民法典)[M].李浩培,吴传颐,孙鸣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译者序iii.原来,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后意识到,法国当下的一切混乱都是由于没有法律所造成的,而刚刚取得革命胜利的新兴资产阶级也急需要一部法律将其革命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所以,拿破仑执政仅仅4个月后就制定了民法典草案,又经过了4年的仔细审查,于1804年正式付诸实施。《法国民法典》完全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在体例上完全照搬罗马法学家盖尤斯的《法学阶梯》的体例①陈上海,何春.坚毅与果敢:《法国民法典》的编纂历程[J].政法学刊.2017(5):5-12.。随后,拿破仑以武力征服过许多国家并把民法典带到当地,对这些国家后来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卢森堡、比利时和一些法国的前殖民地仍将《法国民法典》作为自己的法典来使用。还有很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民法典时以这部法典为蓝本或参考,例如1838年的《丹麦民法典》、1855年的《智利民法典》、1867年葡萄牙的《塞亚布拉法典》、1869年的《阿根廷民法典》、1889年的《西班牙民法典》。

实际上,近代第一位提出民法典理念的人不是拿破仑,而是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由于受到近代力学伟大成就的激励,莱布尼茨相信理性既可以认识物理世界也可以认识人类社会,凭借理性人们有望创造一部法典为人类社会关系找到矛盾的解决方案。后来,德国民法学家继承和发扬德国哲学的思辨力和严谨性,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民法概念,诸如法律行为、法人、物权、债权、人格权、时效等②陈华彬.19、20世纪的德国民法学[J].法治研究,2011(6):28-36.。1896年《德国民法典》正式颁布,在随后的整个20世纪逐渐取代了《法国民法典》对世界民事立法的影响。

日本是亚洲第一个制定民法典的国家。1853年美国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以炮舰威逼日本打开国门,这些事件迫使日本结束闭关锁国政策,产生脱亚入欧和全盘西化思潮,主动向西方尤其是欧洲文明学习。1896年在参考借鉴《德国民法典》基础上,日本制定了自己的民法典。

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每一个人就是整个国家。”③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580.民法中蕴育着平等、公平和包容的理念和原则,事无巨细地关注着每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每一项权利。从近代历史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来看,民法典的编纂和颁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繁荣强盛的象征和标志。

2.中国民事立法变迁

中国古代第一次公布成文法,是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的“铸刑书”,而第一部系统的成文法典是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的《法经》,之后又有《魏律》《齐律》《唐律》《宋刑》《明律》《大清律例》等成文法典。可以看出,每个封建王朝都重视自己的成文法典的编纂。虽然这些法典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在内容上,更突出地表现为对刑法和刑罚的重视,但绝非像某些西方学者断言的“只有刑法,没有民法”。中华法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礼法合治,礼的许多内容被用来调整社会交往中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并形成相应礼制。我国历代制订的律、令、例等形式多样的成文法中也包含为数不少的民事法律规范,涉及婚姻、家庭、继承、土地、契约等许多事项④谢鸿飞.民法典具有深厚文化底蕴[N].人民日报,2022-06-27.。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侵略者用大炮轰开了中国大门。欧美的政治法律知识和商品一起输入,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产生影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法律开始解体⑤张晋藩.中华法系特点探源[J].法学研究,1980(4):48-54.。清末变法以来,清政府借鉴近代德国民法的法典化经验,并在日本法学家松冈义正的协助下,于1911年起草了《大清民律草案》。随着清政府被辛亥革命所推翻,变法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规范都变成一堆废纸。

1926年北洋政府起草民法典草案。1929年国民政府制定实施《中华民国民法典》,完成了近代意义上民法典的编纂。这部法典在体例结构上直接吸收《德国民法典》五编制的民法体系,分为总则、债权、物权、亲属、继承五编。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施行近20年的中华民国民法随后被完全废弃①张新宝,张红.中国民法百年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1(11):67-78.。今天台湾地区仍在一直沿用民国时期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典》,据考证有将近70%的内容几乎是直接照搬的《德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4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编撰工作,但都因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而中途搁置。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当时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形成,社会关系尚处于急剧转型期,立法机关决定按照“成熟一个通过一个”的工作思路,先制定民事单行法律。《继承法》(1985年)、《民法通则》(1986年)、《担保法》(1995年)、《合同法》(1999年)、《收养法》(1999年)先后被制定出来的,此后又陆续出台了《物权法》(2007年)、《侵权责任法》(2009年)。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高度重视民法典编纂工作,将编纂民法典列入党中央重要工作议程,并对编纂民法典工作任务作出总体部署。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的目标。2015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启动民法典第五次编纂工作,至此民法典编纂驶入“快车道”。

第五次编纂民法典采取“两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制定民法总则,作为民法典的总则编。以1986年制定的民法通则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有关民事法律的实践经验,提炼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规则,制定民法总则。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民法总则,成为民法典总则编的基础。至此,民法典编纂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第二步,在原来单行民事法律规范的基础上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民法总则通过后,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抓紧开展各分编编纂工作。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首次审议了民法典各分编的草案,之后又进行过多次拆分审议。2019年12月,各分编草案与民法总则合并,形成一部完整的民法典草案。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同时向社会公开发布,并于2021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

回顾新中国民法典的编撰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最终得以颁布实施,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撰民法典算起是6年磨一剑,从1954年第一次编纂民法典算起是66年磨一剑,可谓“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二、民法典之管窥锥指

1.何谓法典

为了便于查阅、适用法律和消除法律规范存在的某些缺陷,需要对现行法进行整理、使之系统化,这个过程被称为法的系统化。法的系统化的方法有两种:法典编纂和法律汇编。法典编纂,就是重新审定某一法律部门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废除已经陈旧的部分,修改相互抵触的部分,弥补其缺陷或空白,使之成为基于某些共同原则、内容协调一致、有机联系的统一法律,所形成的法律文件就称为法典。换而言之,法典是指就某一部门法现行的法律文件进行编纂而形成的比较系统的立法文件。

纵观历史上的立法可以看出,能够被命名为“法典”的法律,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一是该立法的法律地位十分重要。民法典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地位十分重要,这是因为民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社会成员的全部,调整的内容包括社会成员衣食住行等社会活动的全部,是社会成员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原则和规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②习近平.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重大意义,依法更好保障人民合法权益[J].求是,2020(12):1-3.可以说,民法典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仅次于宪法,称得上是“国家重典”。

二是该立法的体系庞大。民法典所涉及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体系十分庞大,立法体量远远高于其他法律文件。此次编纂完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其法律条文包括7编、84章、1,260条,字数超过10万,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条文最多、体量最大、编章结构最复杂的一部法律。

三是该立法的科学系统化水平高。民法典将多个单行的民事法律规范性文件中大量的民法规范和民事制度按照一定制度体系、价值体系,科学地编纂为一个有机整体,消除多个单行法律之间的矛盾、漏洞和重复,使得民事法律规范内在逻辑结构更加严谨,法律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因此相较其他法律文件,民法典的科学系统化水平非常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完全符合这三个重要方面特征,以“典”冠名,实至名归。

2.亮点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体例上,逻辑严谨、结构合理,以民事权利为主线构建整个民法典体系,采取了一种从权利到责任再到救济的结构安排。同时在内容上,不仅维护了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平正义等的基本私法价值理念,还强化了人文关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亮点颇多,特色鲜明,在体系创新和具体法条的一些新规定方面尤其突出。

(1)体系创新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增设人格权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人格权编是新法,其他各编都有原来的单行法作为编纂基础。立法体例上增设人格权编,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人格权单独成编,强化了对人格尊严的维护;其次,回应了高科技时代互联网、大数据等对法律造成的新挑战,解决人格权保护的时代难题;再次,在体系构建上克服传统民法典“重物轻人”的体系缺陷,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提出的“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的要求。②合同编发挥债法总则的功能,设立“准合同”分编,对不当得利、无因管理加以规定。③侵权责任独立成编。构建完整的侵权责任体系,是对大陆法系民法典的重大贡献。它适应了风险社会的需要,丰富了特殊侵权的类型和规则,使侵权责任的免责事由体系更加完整。

(2)具体规定体现了时代特色,回应了社会关切,以下分编具体列举说明。

总则编:增加了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内容。第127条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该条款体现了《民法典》与时俱进的立法理念,增加了对数据和网络虚拟财产等新型权益的保护,符合当前互联网时代新型财产类型的保护需求。

物权编:①土地经营权入市。第334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照法律规定,有权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转让。”对土地经营权的内容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同时删除耕地使用权不得抵押的规定,以适应“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权入市的改革需要。②将业主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单独规定,设立专章,强化对业主权利的保护。

合同编:①确立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规则”,兜住了民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愿望。第35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②把物业服务合同单独作为一种典型合同加以专门规定,并设立专章。

人格权编:①构建开放的人格权体系。第990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除前款规定的人格权外,自然人享有基于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产生的其他人格权益。”这一规定构建了一个开放的人格权体系,为今后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有可能出现的新的人格权益(比如声音、信用等)提供了法律保障。②禁止人体器官买卖。第1007条规定:“禁止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违反本款规定的买卖行为无效。”③首次规范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的医学和科研活动。第1009条规定:“从事与人体基因、人体胚胎等有关的医学和科研活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危害人体健康,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④规定了性骚扰的民事责任和单位的反性骚扰义务。第1010条规定:“违背他人意愿,以言语、文字、图像、肢体行为等方式对他人实施性骚扰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机关、企业、学校等单位应当采取合理的预防、受理投诉、调查处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职权、从属关系等实施性骚扰。”⑤完善隐私权的概念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首次给隐私下了定义。第1032条规定:“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第1034条中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内涵:“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婚姻家庭编:①设立婚姻冷静期。第1077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由于2003年颁布的《婚姻登记条例》取消了离婚审批期的规定,中国变成了世界上离婚手续最简便、离婚最快捷的国家之一,一时冲动的草率离婚越来越多。设定30天婚姻冷静期,可以减少“闪离”现象的发生,有助于维护家庭稳定,促进社会和谐。②明确夫妇共同债务,解决“被负债”问题,共同债务要求共债共签。第1064条规定:“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继承编:遗嘱形式上,在原《继承法》规定基础上增加了打印遗嘱和录音录像遗嘱。在遗嘱效力上,公证遗嘱效力不再优先,第1142条规定:“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这些新规定既尊重了当事人意愿,也顺应了时代发展。

侵权责任编:①守护头顶上的安全,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民法典完善了高楼抛物致人损害的责任,强化对高空抛物受害人的全面保护和救济。第1254条“高空抛物坠物责任”,一方面强调了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另一方面对物业管理的规范及管理责任予以明确,并规定了高空抛物坠物致害责任,解决了实践中难以确定行为人、受害人难以得到赔偿的问题。②回应了强化环境资源保护的现实需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人民的福祉。本编“第七章”专门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侵权责任,增加对生态破坏的修复责任,特别强调对恶意损害生态环境的,要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这个新规则在民法历史上是罕见的。

综观本部民法典,既对21世纪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大数据、人体基因研究等高科技发展做出了时代回应,又对社会热点和百姓关切的诸如业主权利有效保护、隐私权保护、性骚扰、被负债和生态环境损害等问题进行了直接回应,在许多方面都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确认并保障人民权益,彰显了浓厚的人文关怀精神。

三、民法典之重大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多年前,新中国第一代民法人、中国政法大学老校长江平曾说:“中国的法制建设最后一个堡垒还没有拿下来,就是我们的民法典。”①江平.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310.如今,几代民法人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除此之外,民法典的颁布实施,还将为我国法典化法制建设开创新的局面,为环境法典、教育法典、行政基本法典、刑法典等其他领域立法法典化提供很好的范例。

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各国民法典的具体内容不难看出,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覆盖了每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人的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答案,所有民事主体的法律行为也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遵循②王利明.打造当代中国的民事权利宣言书[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03-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民事权利的确认与维护,将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实现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全面依法治国为重要内容,强调以法律的手段来管理国家、管理社会,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法治。法治可以概括为“规范公权、保障私权”8个字。规范公权,主要由宪法、行政法等公法来解决;保障私权,主要由民法典来完成和实现,这是因为民法典本质上是一部权利法,彰显了保障公民私权的理念。

1804年《法国民法典》颁布的时候,人类社会正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换的阶段;1896年《德国民法典》颁布的时候,人类社会正处在工业文明相对走向成熟的阶段;今天在我们编纂和颁布民法典的时候,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换的阶段,像AI、大数据、无人机、基因编辑这些信息时代的科技文明成果,是法国、德国和日本起草民法典时不可能遇到和难以想象的。我国制定民法典时必然要对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科技发展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作出回答,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不断改革深化所面临的新挑战有所回应①李晓健,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应体现时代特征[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5-01-01(003).。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制定于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转换阶段的民法典,应当成为21世纪民法典的代表之作和立法楷模。同时,由于其具有的中国风格,所体现出的中国特色,也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猜你喜欢

法典人格权民法
用法律维护人格权
论作为判例法典的《春秋》*——以复仇为例
《民法总则》第171条第3款评释
论习惯作为民法法源——对《民法总则》第10条的反思
民法总则立法的若干问题
论被遗忘权的法律保护——兼谈被遗忘权在人格权谱系中的地位
新闻自由与人格权的冲突解读
西夏法典的演变及缘由综论
胎儿权益的民法保护
浅析未成年人的人格权保护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