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深化进程中的“福”文化解读
2022-03-16甘婷
甘 婷
(集美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1中国共产党坚持和践行为民初心和民族复兴的使命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为具体的实践内容,而这些实践内容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领会、自觉传承和努力弘扬。以中华传统“福”文化内涵观照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的深化进程发现,党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不仅是对中华传统“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美好诠释,还在具体实践中创新性发展了传统“福”文化的理论内涵。本研究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历史演进,厘清中华传统“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并将二者结合起来相互应照、对比解读来分析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一、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历史演进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历史征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寥寥50余人发展成拥有9 1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最大党派[2]85;带领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全球7%的可耕地让占全球20%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殷实的小康生活;让中华民族从岌岌可危的覆灭边缘向文化自信、民族复兴大踏步迈进,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在这百年奋斗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随着时代与中国社会面临的具体问题的变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根据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经历了为人民谋生存、为人民谋发展、为人民谋富裕和为民族谋复兴4个不断深化的阶段。
(一)为人民谋生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生存。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至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标识是革命。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内忧外患,整个中华民族风雨飘摇、岌岌可危。于外,西方列强通过多次侵略战争在华夏大地上强取豪夺,要求中国割地、赔款、开放通商口岸、给予最惠国待遇,试图将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变成他们的附属国,而且在政治、外交上为他们所控制;于内,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日益衰败。为了应付西方列强十几亿两白银的赔款(清政府当时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8 000多万两白银)[3]2,清政府将各种苛捐杂役摊派到百姓身上,使百姓的生活困苦不堪,民不聊生。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许多仁人志士为了改变中华民族的生存困境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在孙中山先生的领导下,尽管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但也未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人民的生存危机。
正是在这样的艰难困苦中,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启发下,一群苦苦思索中国问题的先进分子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来解决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问题。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党的二大就明确了党以人民为基础,“到群众中去,组建一个大的‘群众党’”[4]86,全心全意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是实在的、具体的、有形的,不是抽象的、空洞的、教条的。毛泽东同志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467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人民“看得见的福利”就是打败入侵的帝国主义,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国人民,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不受侵害。共产党人为此以铮铮铁骨守初心,以血肉之躯担使命,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具体表现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生存。
(二)为人民谋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发展。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的显著标识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扭转命运的飞跃。
建国之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军事、经济上都亟待稳定与发展。政治上,美国延续其“扶蒋反共”的政策,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竭力阻扰其他国家与我国交往,妄图让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陷入政治孤立的局面;军事上,国内残留着国民党100多万的军队在西南、华南和沿海岛屿负隅顽抗,一些地区的惯匪和恶霸势力还严重危害社会的稳定;经济上,中国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旧中国的经济生产本来就极其落后,连年的战争更是雪上加霜。联合国的数据显示,1949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收入只有整个亚洲人均国民收入的2/3[6],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在这样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决定对外改善和发展与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对内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发展。从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程度伟大国家”[7]715的梦想到实现“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现代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8]84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社会主义革命,牢牢把握以提高社会生产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党准确把握推动工业化建设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密切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它的主体,对个体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为两翼”[4]171,这“一体”和“两翼”是解放生产力同变革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充分体现。
(三)为人民谋富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人民谋富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决策,“中心点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9]269。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到党领导人民取得的丰硕成果归根到底要体现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丰沛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最终谁能取得胜利,是由社会生产力决定的。如果生产力发展远远落后于资本主义,那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邓小平同志在多个场合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他说:“到本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所要达到的是一个小康的状态”[9]237,让人民生活富裕、达到小康的状态是党向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
基于“为人民谋富裕”的初心使命,这一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和显著标识是改革。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实行了经济、军事、政治体制一系列改革,包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创办经济特区、走“精兵之路”、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和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四)为民族谋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民族谋复兴。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持续快速发展,尽管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提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10]15-16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5个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10]16-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对“小康社会”的定义在内涵、标准和要求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强调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二是强调“全面”,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讲话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质是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基础上让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1]1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融为一体,表达了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
二、中华“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在具体的历史进程中有不同的实践内容,它的核心本质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为了明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如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需要首先厘清中华传统“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创造了绚烂多彩的文化遗产,“福”文化就是这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历史的更替,中华民族对“福”的认知与诠释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丰富饱满。概括而言,中华民族崇尚与追求的“福”从内涵到外延满足了人们生存需求、增长需求和精神需求3个方面。
(一)满足生存需求之“福”
从“福”的文字演化来看,早期“福”的内涵首先是满足生存层次的需求。“福”字最早在甲骨文中是“两只手捧着器具的形状”[11]13,寓意为向神明献祭的样子。这个器具可盛水、酒或粮食。中国古人相信神灵也具有人的基本需求,因此认为向神灵供奉食物,就会被赐予更多丰盛的食物。中国第一部考究字源的语文辞书《说文解字》记载了“福通腹”,“田”像腹部之形,“十”有腹满之意,因此“福”的本义是填满肚子,吃饱是福[12]。将“福”等同于“福食”的还有《周礼·天官·膳夫》:“诸臣自祭家庙,祭讫,致胙肉于王,谓之致福。”《抱朴子·道意》:“然虽不屠宰,每供福食,无有限剂。”[13]3当然,这里“福食”多用在祭祀的范畴,而中国民间也有将献祭过后的食物分给众人的习俗,俗称“散福”“分福”。“福”字进化到现代汉语,左边“示”字部,右边“一口田”。“示”为祈求,“一口田”从字面来看是能吃到田里收获的食物,即向神明祈求田里有收成、口中有饭吃。从构词词义来看,它依然保留着祈求吃饱饭的意思。
如果说“填饱肚子”是中华民族对“福”最初级的诠释,那么拥有绵长的生命体验则是对“福”的进一步追求。从中国的传统祝福语“福寿双全”“福寿无疆”“福寿齐天”等可看出“福”与“寿”的密切关系。儒家经典、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在《洪范》篇中提出的“五福”观念将 “寿”排在首位:“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14]164汉代桓谭在《新论》中对《尚书》进一步解读,尽管对“五福”的内涵做出局部修正,但依然将“寿”排在首位。记录中国古代群众精神生活的经典作品也不乏对福寿双全的向往,如《诗经·鸳鸯》道:“君子万年,福禄宜之。……君子万年,宜其遐福。……君子万年,福禄艾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15]363君子万年寿是福禄共享、幸福绵长的保证,更是“福”的本质内涵。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曹操有诗《龟虽寿》云:“养怡之福,可得永年”[16]11,意思是调养好身心即可得益寿延年的福报。
(二)满足增长需求之“福”
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的基本生存需求(不足需求)满足之后就进入增长需求的层面。与之相应,对“福”的理解也深化为“富”与“贵”的追寻。《说文解字》解析“富”的内涵时指出,“富”与“福”音义皆同,福,富也。《礼记·效特性》也称:“富也者,福也。”“富”指物质资料富足丰沛,不仅能填饱肚子,而且物质资料大量盈余。中华文明自古以农耕文明为主,因此,“富”在中国古代也总与农业丰产相关联。《诗经·楚茨》:“我黍与与,我黍翼翼。我仓既盈,我庾维亿。以为酒食,以享以祀。以妥以侑,以介景福。”[15]347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种的小米茁壮茂盛,我们种的高粱排列得整整齐齐;丰硕的粮食堆满谷仓;将它们变成美酒佳肴,献祭列祖列宗;他们享用之后,赐予我们无与伦比的洪福。其实,中国古代也常将“富”与“福”相通。如“富国安民”“福国利民”都可将“福”“富”互换。这也是传统的“百福图”有用“富”来替代“福”的原因。当然,“富”并不局限于物质生产,还包括了人类自身的生产,即多子多福。因为,在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人力是最大生产力,人丁兴旺是创造财富的保证,所以“子孙众多”作为生命本身的“富产”一直是“福”的基本内涵之一。
就物质层面而言,“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了表现为对财富的追求,还表现为对优越的社会地位即“贵”的向往。“贵”的基本涵义是“地位优越”,与“贱”相对,“富贵”与“贫贱”是一对反义词。汉语中表达地位高的词常常包含“贵”,如“贵妃”“达官贵人”“贵族”等等。很多传统典籍将“贵”等同于地位优越,如《论语·君子与仁》道:“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17]70苏辙的《刘昌祚加恩制》也称:“贵当益恭,老当益壮。”[18]567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普通百姓长期处于社会底层,而封建君主、贵族以及各级官僚则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由于封建阶层的较难逾越性,导致普通百姓对提升社会阶层、对“贵”的渴望。
(三)满足精神需求之“福”
中华“福”文化的内涵除了满足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方面的需求之外,还有人们对精神需求的向往,如《尚书·洪范》“五福”概念之一的“康宁”以及将“五福”观发展之后《新论》中蕴藏的“安乐”。“康宁”和“安乐”都是良好生活环境下的一种心灵安宁的精神状态。人作为最高级动物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之一是人除了生存和繁衍还有精神上的需求。如果一个人只有物质财富的丰饶、地位阶层的高贵而没有精神上的平和丰盛,那么他拥有的“福”气就大打折扣了。事实上,人们内心的平静安宁在许多情况下甚至比有形的物质财富重要得多。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老话常说“平安是福”“平静有福”“平和得福”。从精神层面论“福”,主要把握作为主体人有度的欲求。庄子在《杂篇·盗跖》中说:“平为福,有余为害者,物莫不然,而财其甚者也。”[19]523许多学者对庄子这番话中 “平”的涵义做出不同的注解,联系上下文来看,此处“平”理解为“适度导致的心安”更为妥帖。适如性分是福气,超出性分则成为祸害。世间事物皆如此,而财富尤甚。
中华民族精神之福的另一需求是“顺”。《礼记·祭统》云:“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谓之备。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20]166《礼记》中将贤者的福誉为备。所谓备,是凡事皆顺的意思。意思是言辞间向内尽顺自己的意愿,向外恭顺于道义。在中国儒家文化中,“顺”既是福的一种状态,也是福的源泉。万事顺意、事事顺利是一种福,要达到这种福就必须上顺于天,下顺于地;外顺于君王,内顺于父母;妻顺于夫,子顺于父。正如孟子所言:“顺天者存,逆天者亡。”[21]141
三、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对中华“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系统梳理传统“福”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可将中华民族对“福”的祈盼与渴求分为生存需求、增长需求与精神需求3个层次。以这3重层次的“福”文化内涵作为理论落脚点重新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其不断深化的历史进程深刻理解与诠释中华民族覆盖面最广、涉及人数最多、最切实可行的广大人民之“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对中华“福”文化的创造性解读与创新性发展。
(一)“站”起来之福
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生存”的初心使命是满足最广大的中国人民生存需求,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之福。
新民主主义革命抵御外族入侵,摆脱帝国主义的半殖民统治,推翻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终结连年混战的局面,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国人民赢得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据不完全统计,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 500多万人,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 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 000多亿美元[3]108。因此,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首先满足中国人民生存需求之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让最广大的中国人民成为领导阶级,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3]183。中华文明自古以来是农耕文明,解读“福”的字形即可明白中国人民对“有田即有福”的渴望。其实,不止“福”字,从“贵”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其最初之义也是用手掬捧土地。在中国古代社会,土地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因此拥有土地是社会地位尊贵的体现。然而,封建社会大部分土地只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广大劳动人民只能向地主和贵族租种土地。中国共产党通过社会主义改造让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占有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彻底消灭中国两千多年以来封建的、剥削性的土地制度,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梦想。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实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也拥有稳定、康宁的生存之福。
(二)“富”起来之福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发展”的初心使命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国人民“富”起来之福。
中国共产党在完成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历史使命之后,就踏上了如何使人民富起来、国家强起来的历史征程。因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必然包含享有丰盛的物质生活条件。毛泽东同志早在1953年就说:“共产党从接管国民党政权的第一天起,就把眼睛盯住生产建设,不遗余力地抓好这一中心工作。要让历史证明,我们不仅能够领导好革命战争,而且也一定能够领导好和平时期的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过上好日子。”[22]53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深刻理解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的百姓之福,而且还创造性地转化“福”的实现路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共产党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大胆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思想,比如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示范力量,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人民都能较快地富裕起来”[3]224。此外,创办经济特区、提出“一国两制”方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一系列改革都围绕着“一切为了发展”的中心任务。如果说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分享之福,那么分地区、分阶段、分步骤的实现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中国人民“富”起来之福的创新性理解。
(三)“强”起来之福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不仅蕴含让中国人民站起来、在物质生活上富起来的内涵,还饱含着带领中国人民在民族精神上强起来的期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不仅是中国人民享有平安康宁的生活环境的保障,而且是实现中国人民在文化精神上自我认知、自我肯定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推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照中国传统文化对“福”的诠释,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初心使命不仅传承“福”文化的历史内涵,还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转化与发展“福”文化的时代意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奋斗目标来看,不仅要实现人民物质生活的丰沛、国家的富强,还要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32以史为鉴,文化兴盛始终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条件。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既需要厚实的经济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作为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曾被世界许多民族景仰与学习。无论是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人的伟大思想,还是《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艺术瑰宝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只是到了近代,在闭关锁国的政策下,昧于世界大势的变化而饱尝落后挨打的苦果。因此,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初心使命,也是中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更是中国实现大国崛起应当遵循的价值标识。中国梦能让中国人民不仅享有安全稳定的生存环境,达到康宁幸福的生活状态,而且能让中华民族享有长治久安之福。
四、结 语
从中华“福”文化的内涵来审视中国共产党100年来的风雨淬炼中的初心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福报。 “我们党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葆初心,牢记使命,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22]527。归根结底,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令其披荆斩棘,领航中国,造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