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溪县粮食烘干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2-03-16卢贤斌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22年5期
关键词:蓬溪县烘干机谷物

卢贤斌

蓬溪县农业农村局,四川遂宁

1 粮食生产与烘干需求情况

蓬溪县是全国产粮大县、产油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级双孢蘑菇标准化示范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强县、全省现代林产业强县、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多次获省政府粮食“丰收杯”奖。2021年,全县农作物计划总播种面积7.85万hm2,总产量达38.09万t,其中,粮食总播钟计划面积5.90万hm2,实现总产量32.47万t;小麦播种面积为1.42万hm2,玉米播种面积1.76万hm2,稻谷播种面积为1.48万hm2。三种作物年总产量达28万t,粮食烘干需求量达23.8万t。

2 粮食烘干能力现状与缺口情况分析

2.1 烘干能力现状分析

近年来,蓬溪县粮食产地烘干能力提升较大。2018年至今,获得农机购置补贴的谷物烘干机已超过34台,其中,批处理量15 t以下的循环式谷物烘干机有6台,批处理量20~30 t的循环式谷物烘干机有28台;循环式谷物烘干机批处理量总吨位达650 t,烘干机配套设备拥有量达204台(套),配套烘干厂区(房)占地面积达6 120 m2。整体烘干设施投资资金超过680.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达51.92万元。

2.2 烘干设施缺口情况分析

通过实地调研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反馈,虽然蓬溪县每年的粮食实际烘干量达4.2万t,仍有19.6万t的粮食烘干需求量未能满足,且粮食烘干的机械化水平只有15%,与实现粮食烘干全程机械化还有巨大的差距,因此,粮食烘干机械化水平整体有待进一步提高。

3 推进粮食烘干设施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蓬溪县粮食烘干设施建设主要依靠农机专业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经过多年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初具规模,数量逐年增加,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步成为县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目前,蓬溪县有“农机作业+综合农事服务”超市4家、农机专业合作社35家(其中,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8家),其中,具备粮食烘干设施的有25家,并且还在持续增加。截至目前,全县的谷物烘干机年实际烘干量超过4万t。同时,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业服务逐步向规范化、全程化、系列化延伸,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整村托管服务,实行“六代一补一回购”,建成粮食烘干仓储、冷链物流加工中心6个。

4 推进粮食烘干设施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农业基础设施差,导致无法机械化作业

2020年,随着全国完成了脱贫攻坚这一伟大目标,蓬溪县脱贫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村集体项目产业发展,都比较完善。相对而言,周围的非脱贫村发展却相对滞后,一些村社的农机化生产道路较少,甚至没有。联合收割机无法作业、拖拉机无法行驶,导致村民生产的粮食只能靠人运送,粮食烘干也只能露天晾晒。若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未晒干的粮食无法及时入库和买卖,将直接加大粮食损耗风险和影响村民收入。

4.2 资金投入不平衡导致发展不平衡

蓬溪县各乡镇的烘干设施建设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例如三凤镇利用项目资金大力扶持了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且都拥有配套的循环式谷物烘干机,每年烘干作业量超过1万t,盈利达50万元。所辐射范围内的烘干设施发展趋势良好,经济效益也较好。与之相比,宝梵镇耕地面积达1 533.33 hm2,粮食作物包括水稻、小麦以及油菜,总产量达8 000 t,粮食烘干需求量达6 500 t,却没有农机专业合作社,粮食作物只能使用货车运往其他乡镇进行烘干作业,极大地增加了烘干作业成本。辖区内的家庭农场受限于自身资金不足,无力购买循环式谷物烘干机,急需利用各级财政项目资金在当地发展粮食烘干设施。

4.3 劳动技术人员欠缺,导致经营效益偏低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农村人口减少16 436万人,从侧面透露出农村人口流失严重。目前,无论是全国还是蓬溪县,农村主要劳动力基本都进入城镇务工,留在家中的多是无劳动力或弱劳动力的年迈老人、妇女或小孩。“60后”“70后”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接受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也较低。即使建成和安装了烘干设施设备也缺乏相关专业劳动技术人员来操作和运行,导致经营烘干服务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无法保证经济效益,因此,对粮食烘干设施设备的建设及运行造成了一定阻碍。

5 推进粮食烘干设施建设的思路目标、资金需求

目前是蓬溪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的重要时刻,粮食产地烘干设施的建设是蓬溪县粮食供给安全的重要保障。结合蓬溪实际情况,目前推进粮食烘干设施建设的思路,主要以“五良”融合为引领,以“抓关键、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提水平”为主线,大力推广粮食产地烘干设施中所需的农机装备,推动粮食烘干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乡村振兴提供装备支撑。

通过对全县21个乡(镇)的粮食烘干设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除部分产业发展优秀的乡(镇)粮食烘干设施比较完善之外,其余乡(镇)则相对缺乏。初步估计,全县至少须购置循环式谷物烘干机100台,配套设备620台(套),需要15 000 m2烘干厂区(房)。然而,补齐全县谷物烘干机缺口至少需要投入5 250万元(含烘干机、热源、提升输送、电气控制、烘前烘后仓、清选设备、除尘设备等相关配套设施设备),其中,烘干机投入2 500万元,配套设备投入1 875万元,配套烘干厂区(房)建设投入875万元;自筹资金4 200万元,财政补贴资金1 050万元(来自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资金)。

6 提升粮食烘干能力的建议

6.1 利用废弃闲置资产作为烘干设施用地

蓬溪县辖区内各村社的学校校舍很多都处于废弃闲置状态,各乡(镇)政府也鼓励各村社利用废弃闲置房屋资产来进行项目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例如,2016年,蓬南镇钟山小学被合并,其校舍变成了闲置资产。2021年,蓬南镇钟山小学所在村为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召开村民大会共同商讨成立蓬溪县登临农机专业合作社,将闲置的钟山小学建设成为蓬南镇粮食烘干基地。

6.2 大力集聚烘干产业急需紧缺人才

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遂潼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大力引进县域重点行业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人才,持续推进人才强县战略。例如,天福镇安家沟村的大学生郭佐,本科毕业于西华大学,通过蓬溪县人才引进返乡创业,于2013年6月牵头成立蓬溪县岩石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总资产161.6万元,作业覆盖遂宁市各个区(县),服务土地面积超过533.33 hm2,大米加工厂房1 226 m2,拥有农机具60台(套)。2020年,在农机购机补贴中央财政资金扶持下,修建粮食烘干设施基地,此外,还获得遂宁市级农机购置累加补贴资金,总投资20万元,烘干房占地面积200 m2,年烘干量1 000 t,每年盈利8万元。

6.3 鼓励成立家庭农场发展烘干产业

鼓励蓬溪县经营规模达到相关行业标准的农户,成立注册家庭农场,可享受免税收、低利息贷款以及财政资金补贴等政策。同时,支持家庭农场自建或联合建设集中育秧、仓储、烘干、晾晒、保鲜库、冷链运输、农机棚库、畜禽养殖等农业设施。例如,鸣凤镇天门村村民王武明,于2020年7月成立注册了蓬溪县武明家庭农场,办公综合场所3 600 m2,拥有农机具56台(套),流转土地88.00 hm2,同时建设“四川神龙种业”杂交玉米制种基地33.33 hm2。2022年,利用闲置村社学校作为烘干房设施用地,总投资16万元,建设鸣凤镇烘干设施基地,计划2022年底完工。

猜你喜欢

蓬溪县烘干机谷物
四川省农村音乐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探究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乌克兰谷物和油料作物库存远低于2020年同期
击打式谷物加工农具
新时期气象为农服务的体系构建
自动足部烘干机的设计
太阳能藏毯烘干机的研制
如何选购粮食烘干机
明阳:瞄准中国烘干机高端市场
常用谷物饲料原料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