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教育融合背景下如何拓展小学美术课堂的实践优势
2022-03-16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
文/ 深圳科学高中五和学校 彭 静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线上线下融合式的教学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回归创作的原点,让线下的美育课程更具有实践性、趣味性,创新性这是当前线上线下教育融合成为新常态的背景下美术线下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关注线上内容,追踪热点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已经成为新常态,它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重塑了教师的角色。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学习任务评价者等“多面手”。因此,教师要注重关注线上的热点内容,保持知识的更新,并追踪部分热点。通过访谈、问卷调查、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找出学生的兴趣点,并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例如,三星堆的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就非常适合设计成系列性的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其艺术风格的同时还可以对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
二、设计学习单,培养自学能力
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突出了学习者中心地位,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将由过去的班级授课转变为更主动、更自由的自主学习。更多背景性、常识性、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可以利用在线教育解决。教师只需在线下课堂的进行答疑和补充,这样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课前就必须准备一个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的学习单。学生通过线上的自主学习完成学习单上的内容,教师则通过学习单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思维发展情况,在线下课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操作指导,重难点答疑等,同时留出相对多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开展实践、交流分享、展示评价等学习活动。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环境中,更易激发创造的灵感、体会实践的乐趣,做出相对完整的、有创意的艺术作品,获得集体的认同感与学习的成就感。
三、开放评价标准,注重交流
教育评价改革的重点任务要求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科学全面的评价不仅帮助教师落实课堂教学的质量,更能掌握学生学习心理及情感需求情况,并及时给予启发和帮助。与线上教学的评价不同,线下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更为直接,且能第一时间获得反馈。线下教学评价应重点突出育人性和发展性,方式上采用生生评价、师生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评价语言需具有启发性、幽默性、针对性等特点。从作品中发现学生“闪光点”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思想、协同合作等多维的发展动能。注重在活动过程中评价学生,建立与学生良好沟通、思维互动的情感渠道。
四、开放课堂空间、提升氛围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线上的学习也源自线下的现实世界。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入社会、走进生活,把校园、公园、美术馆和家庭作为美术学习的课堂和教室,感受现实中的美,体会学以致用。如手工制作课,可以带领学生到操场折叠飞机并进行飞行比赛,体验折纸的奇妙;用制作的泥偶、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环境,创造温馨的氛围;创意绘画课,可以带领学生到公园做植物的观察与写生,并让学生自己策划一个校园的小型画展,组织学生制定方案、参观讨论,开展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活动规划能力。
五、关注特殊学生,常备工具材料
一名专职美术教师基本上要负责6- 10 个班级的美术教学,学生人数相对较多,课堂美术工具材料的准备往往交给学生个人。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实行,但是少量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无法完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需要在线下更多地关注这些学生。为他们多准备一些工具材料,帮助这些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与实践,跟上集体学习节奏,让他们带动学习的整体氛围,保障课堂的高效运行。
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线上教育正在重新解构传统的线下教育模式。汹涌而至的线上教育具有数据化、优质化、精准化和标准化的特点,能够通过数据解读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学生提供精准的、科学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总之线上、线下教育各有其利弊,用好线上教育,不断发展线下教育,将两者很好地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才能实现“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