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承之道”盘活公路人力资源管理“新潜能”
2022-03-16张丽萍
张丽萍
(烟台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0)
一、公路行业“师带徒”优良传统
(一)烟台公路“师带徒”模式的历史演变
早年的公路管理机构(地区公路段)主要负责沙土路的工程建设养护等工作。在养护工作最前线的道班,普遍以师徒制的人员构成模式为主。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逐步引入西方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手段或模式,但近年来西方管理模式逐渐显现出不足和短板,公路行业也在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师带徒”模式重回管理决策者的视野。山东烟台公路发展历史上丰富的“师带徒”工作实践为当今重拾传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二)烟台公路传统师徒关系是一种“亲缘”或“拟亲缘”的亲密关系
公路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早期的施工员、养路工等都是野外作业,偏远道班甚至有“父子道班”“兄弟站所”,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亲缘式”师徒关系。另外一种同事间的师徒关系,也因为长期奋战在同一路线路段,形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拟亲缘式”师徒关系。随着时代变迁,在当今启动“师带徒”模式,这种亲密关系必定会赋予新内容,比如,徒弟依附度降低,会更加具有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等,师徒关系不是父子式关系,更像朋友式关系。
(三)传统“师带徒”模式为烟台公路积累了重要的人力资本资源
传统“师带徒”模式的实施,形成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辐射效应,培养了一批批实用型职工。这些职工有3个特征:一是多面手,二是能吃苦,三是助力积淀并形成公路精神。在师徒文化的带动下,广大职工好学上进、争先创优,形成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公路精神和传统。正是这些职工,为以后公路大发展提供人力资本的基本盘。
二、“师承之道”活动组织形式
为扎实推进“师承之道”活动,烟台公路成立“师承之道”活动领导小组,通过“干中学”的“师带徒”实践,有效提升职工岗位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取得良好成效。
(一)起点分析
实行“师带徒”,首先要了解职工队伍现状。一方面有大量的老职工富有经验并愿意传授,另一方面有大量的新进职工需要在磨练中成长并愿意学习。从职工学历层次看,高学历型人力资本存量丰富。从职称层级上看,中级以上职称职工数量不断攀升,副高职称职工数量增长幅度较大,教授级职称职工则从无到有,工人技术等级也在不断提升。高学历、年轻化、高职称的人力资本,为“师承之道”活动开展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化、技能化师资队伍。
(二)方案先行
为形成系统完善、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方案,领导小组深入调研、征求意见,以“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的方式经过了三轮:第一轮,确立“骨干人才当师傅、做表率、传帮带,岗位新兵当徒弟、学技能、提水平”的总体思路;第二轮,按照切实可行、细化量化原则,确定活动目标任务、参与条件、结对方式、实施步骤、考核评价等各环节,形成活动初步方案;第三轮,围绕师徒关系设定、培训方式、考评内容、双向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实施细节确立实施方案,分准备动员、排查摸底、师徒结对、拜师学艺、期中考察测试、期满考核评价和奖励7个阶段实施,为活动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动员鼓劲
师徒关系不同于学校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其优点是约束力较强,培训效率更高。为强化这种约束力,领导小组决定借鉴传统拜师仪式,举行“师承之道”活动启动仪式暨拜师仪式,以此统一思想,上下达成共识,为师徒关系的建立和“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顺利推行开好头,起好步。启动仪式设置承接责任书、签订“师承之道”协议、师傅佩戴绶带、徒弟鞠躬敬礼、师徒代表表态发言、师徒合影留念等环节,环环紧扣。一方面,做足形式感、仪式感,气氛严肃、认真、庄重;另一方面,注重内容性、实质性,强调履约职责。师与徒各自找准定位、自我加压、自我激励,成为师徒关系和“师承之道”活动推进的良好开端。
(四)精细执行
执行力是活动成效的关键,完备的方案需要精细的执行才能发挥作用。为此,领导小组以“三个到位”狠抓方案精细执行。
组织领导到位。设立专门办事机构负责活动组织协调。在活动运行上建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责任科室具体抓的机制。
评价考核到位。活动办公室负责考核,及时分析考核结果,出现效果不佳的情况启动延长期限等补漏修正措施,发现师徒教学中好的做法时注重总结定型,交流推广,优化创新。
信息反馈到位。畅通上下级之间、师徒之间的信息流,师傅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进展、难点和成效,徒弟及时向师傅及领导小组汇报所得、所悟。“三个到位”有力保障了方案落地、执行得力和培训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五)载体力促
在“师承之道”活动中,有些师徒已感觉到自身能力的提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些师徒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下责任感和紧迫感明显增强,有些师徒真切地感受到活动开展以来整个单位工作节奏的明显改变。此时,如何增加交流、促进活动开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领导小组抓住有利时机,将道德讲堂引入活动,专题开展以“师承之道”为主题的道德讲堂,让职工真正将“师承之道”理念入脑入心、学有所悟,通过“师承之道”活动增进感情、启迪智慧,进一步强化了“师承之道”的活动效果。
(六)总结定型
“师承之道”活动呈现出老带新、传帮带、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浓厚学习氛围和良好工作作风。经过总结,形成了阶段性、相对固定的工作方法和基本模式:得力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是组织保证,完善的实施方案是行动指南,“三个到位”是执行关键,“六步工作法”是贯穿始终的方法论,为建立“师承之道”活动长效机制积累了经验,为广泛推行奠定了基础。
三、“师承之道”活动成效
“师承之道”活动模式为公路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明显收益,实现了多赢局面,具体可总结为“三受益”。
(一)徒弟受益
随着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徒弟在师傅的精神带动和作风引领下,逐渐端正学习态度,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渐入佳境,通过干中学、学中干,认真完成师傅布置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日积月累,不断进步,在品德、技能、学历、职称等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和成绩。
(二)师傅受益
一方面,“要给徒弟一碗水,师傅必须有一桶水”。责任的驱动,使师傅在教授徒弟的同时,业务技能和个人修养也得到不断优化和提升。另一方面,“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徒弟往往也具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在师徒教学过程中,徒弟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也能够给师傅带来启发灵感。师徒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互动,充分发挥了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作用,也进一步推动了“师带徒”活动成效的提档升级。
(三)单位受益
师徒之间的取长补短、磨砺技能,师徒与师徒之间的比学赶超、竞相发展,使公路劳模、公路工匠和各类业务人才的“传帮带”作用得到了充分释放,使勤奋学习、勤勉干事、团结协作、共谋发展在公路系统蔚然成风,在培养和造就品德优良、作风扎实、技能娴熟、业绩突出的优秀职工队伍上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