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重庆以绿色城轨发展行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义

2022-03-16静丨北京中城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城市轨道交通 2022年9期
关键词:城轨轨道重庆

文:章 静丨北京中城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王振华、袁慧洁丨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主要围绕《中国城市城轨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浅析城轨交通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工作,主要用于解决以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发展格局及理念,最终形成城轨交通为主体的绿色可持续性发展。

推进“双碳”,是我国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城轨交通是绿色低碳交通的重要举措之一,推动城轨交通网络化运营对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8月18日,中国城市城轨交通协会发布《中国城市城轨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以指导城轨交通行业绿色转型工作。本文在学习《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的基础上,浅析以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发展格局,从而分析以建轨道就是就是建城市为主体的生态城市建设对碳达峰碳中和的意义。

一、碳中和对轨道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

城轨交通作为绿色低碳出行的建设核心,其建设使用年限长达100年,早期规划时缺乏统筹规划,使得其主要用途为单一交通工具,缺乏与周边地块产城融合。其次,城轨交通作为绿色低碳出行工具,未统筹考虑碳排放管理措施,其在建设、经营及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碳排放难以形成相应规范。再次,重庆正积极倡导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的理念,需进一步考虑以绿色低碳为指引,结合“轨道+物业”开展的城市生态规划,以此响应重庆市政府建轨道就是城市的发展理念,最终形成城轨交通为主体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

二、建立以城轨交通为主的生态城市对碳中和的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积极引导低碳出行。这一意见指明了绿色低碳、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城市城轨交通的定位,为城轨交通在建设交通强国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城轨交通的规划周期长、运维成本高,城轨交通对有效降低全社会碳排放量具有一定的助力作用,城轨交通应用得越多越能减少地面汽车的使用,个体人群在城市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越少。此外,城轨交通在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等阶段,可逐步响应绿色建造的措施,为全社会降低碳排放作出贡献。

绿色建造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绿色施工要求,生产绿色建筑产品的工程活动。城轨交通工程建设特有的暗挖等工艺、机械化作业、新型材料的应用、BIM技术辅助设计及施工、地下车辆段的应用,以及机电、设备方面的节能应用都属于城市城轨交通工程绿色建造的应用内容。

三、城轨交通带来碳排放对城市的影响

(一)城轨交通建设的碳排放

能源是现代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驱动,也带来了高碳排放。当前,中国已运营城轨交通里程9206公里,在实施建设规划线路总长6988.3公里(数据来源:城市城轨交通2021年度统计和分析报告),城轨交通已然成为城市交通枢纽中的重要工具,而其在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建材生产、物料运输、建造拆除、树木砍伐等都将为城市带来大量的碳排放。

在车站及区间的土建施工阶段,在采用明挖、暗挖、盾构、盖挖等多种工法的施工过程中,自卸汽车、挖掘机、装载机等燃油机械在整个施工机械设备台班数中占比较大,电动机械应用占比不高,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直接碳排放量较大。因此,施工机械亟待实现电动化、清洁能源化。

研究表明,城轨交通系统可使交通业能耗下降5%~20%以及碳排放下降8%~49%,但城轨交通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碳排放。

(二)城轨交通运营的碳排放

城轨交通在建成运营后所必须的照明、暖通、生产、办公、燃油、运营维护等,都拥有不同程度碳排放基。在运营阶段,以重庆为例,2021年初运营线网规模373公里,年总耗电8.9亿千瓦·小时,其中列车牵引能耗4.9亿千瓦·小时,占总能耗的55%,动力照明能耗3.9亿千瓦·小时,占总能耗的44%。车站通风空调系统、照明设备及自动扶梯等设备的能耗占车站总能耗的80%以上。在牵引能耗和设备能耗方面仍有进一步节能降耗空间。

(三)城轨交通经营的碳排放

当前,中国正围绕城轨交通开展以TOD为核心的综合一体化开发,而TOD建设主要以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城市策划、城市更新为核心。围绕这一系列的产城融合关系发展会为城市带来新的碳排放基础,随着TOD所产生的住宅、商业、酒店、办公,以及人口所需的食品、家电、手机、汽车、商超都对碳排放管理带来了必要管理措施,也将积极影响人类对自然需求所带来的新生存挑战。

四、重庆应如何降低城轨交通的碳排放

城轨交通建设周期长、规划早,绿色低碳理念应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阶段提前介入。重庆已发布《主城都市区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专项规划》,通过城轨交通在规划时与周边建筑融合,以此开展绿色建筑、智慧车站、智慧生活,重庆正探索将城轨交通建设成以轨道主体的轨道生活圈层,从而以点带面的方式,完善以城轨交通为核心的居住、商业、办公、生活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彻实响应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发展理念。此外,重庆轨道正开展绿色建筑、智慧车站建设,大力倡导轨道低碳设计原则。例如,出入口与周边地块、商业、住房紧密相连相结合,将站厅层与商业设计为零距离的相关研究,在增加出入口的增大客流量输出的同时,有效降低车站主体建设投资成本。同时,重庆轨道正考虑在车站设计过程中以智能照明、智能温控、智能安防、智慧安检、智慧安防、智慧车站体系。力争在设计过程中不断选用新产品、节能产品,降低车站及人群的对各种物资的自然损耗。

探索城轨交通运营中的碳排放管理系统。当前,轨道安防体系主要建立在以CCTV的基础之上,主要用于安全场景监控,重庆轨道正积极探索以公安逃犯管理系统及车站人员密度分析系统研究。并结合AFC信息数据、运营系统综合大数据(包括车站密度、手机、日常客流数据、周边商业信息数据等),主动识别并判断车站阶段性预测客流数据,使得客流数据能有效形成城轨交通运营管理系统的核心中枢,以此推进轨道列车自动调度系统的先进性及科学性原则。结合重庆轨道正推进的CBTC互联互通,重庆正大幅度降低车辆运营过程中的碳排放。

城轨交通作为新兴的交通工具,其主要能源消耗来源于以建筑的直接排放(建筑建材)和间接排放(水电气等)。中共中央及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意见要求,重庆轨道正探索以人为本的减碳策略,通过树立行业标杆、节能建筑、减碳建筑、碳达标典范等进一步控制建筑过程中的碳排放。同时,我们在进一步思考以老建筑为主体的碳排放改造,加强以碳中和为目标的创新性研究,将更多绿色低碳的设施设备纳入到重庆城轨交通行业中。

五、双碳目标下重庆市城轨交通发展的思考

近年来,重庆市始终坚持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先后入选全国首批“低碳省市”试点城市、碳交易试点城市,率先启动全国和全球发展中国家碳市场。重庆市在经济高质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减碳工作卓有成效。为了进一步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面向城轨交通终端碳排放领域,需进一步明确实施路径,推动减碳降污工作更加精准有效开展。

(一)趋势与挑战

重庆市作为新兴的直辖市,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总体要求,城市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应积极围绕上述目标开展碳达峰及碳中和管理。然而2022年的8月,重庆一直处于42度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从而引发了重庆多处山脉的山火爆发,期中以缙云山山火为最。

随着重庆市人民政府及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关于《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的出台,成渝经济圈将进一步缩短城市发展进程,城轨交通行业将带来新增长速度,交通结构将进一步增强,与此所带来的碳排放将遇到新的发展瓶颈。

目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已经达到80万年的最高值,遏制温室效应将是全社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人类对能源(煤炭、天然气、石油、电量)、公共交通、建筑、汽车的不断索取,预计2030-2052年,全球气温将累计普遍增加1.5℃(如果维持目前的趋势)。随着重庆城市进程发展的加剧,城轨交通在规划时应加速以碳排放对周边的城市影响作为规划依据,积极主动梳理轨道规划进程中与城市产城融合的方向及开发原则,以便于减少人类生存环境中对各种能源的消耗管理。城轨交通应以人为本的出行需求,重新审视规划、建设、运营三个阶段碳排放需求。

(二)思考和建议

1.积极响应重庆市政府建轨道就是建城市的理念

积极倡导建设以TOD为核心的轨道都市,并逐步拓展建立轨道圈层文化,在有效推进城市城轨交通第五轮规划建设时,应分层确立城市更新目标,并将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进行综合统筹,在此基础上完善城市创新发展建设,加速区内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应用,通过收集区内范围的土地、房屋、人口、经济、产业、文化遗产、公建配套、市政设施及城市绿地等现状基础数据,布局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建立国土空间可视化数字管理平台,推动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康养等数大数据建设,建立以人为本的单体排放体系,逐步完善人对自然界碳排放的需求控制。

2.建立轨道碳排放管理体系

依托于《重庆市轨道交通TOD专项规划》《主城都市去城市轨道交通TOD综合开发规划设计导则》,提升以轨道场站为基础的600-800米的TOD圈层,通过慢行系统、交通系统、城市绿化、街区关系、公共空间的使用。使得商业、居住、餐饮、公共服务体系能深入挖掘碳排放来源,并以此分类建立重庆市碳排放管理秩序。

3.探索轨道创新经济发展体系

TOD建设是以轨道场段及站点开发,其主旨思想是利用交通规划、产业规划、城市策划、城市更新为核心,以轨道场站为圆心开展以人为本的的城市经营服务。城轨交通可持续性发展可考虑结合重庆市政府关于“一卡一码”服务基础,建立交通大数据信息服务平台,延展以居民为终端用户的衣食住行数据分析,在完善“轨道+物业”“轨道+制造业”“轨道+商业”“轨道+广告”“轨道+智慧服务”“轨道+大数据分析”城市轨道开发策略上,充分论证城市空间形态、功能定位、土地规划等策略上,建立“商服型、枢纽型、公服型、产业型、居住型”五类站点TOD生态圈层文化,结合上述类型站点,形成以建筑建设、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行政干预措施。

4.倡导绿色城轨为行动方案的生态城市建设

人民对美好的物质生活需求建立以收入、心理预期、市场因素、消费政策、市场秩序、生活环境等综合需求。当前,围绕城市综合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来源均与人类需求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包括食物、建筑、空气、生活及生产条件等多重因素,但随着生产条件所带来的碳排放挤占了人类大量的生活空间。我们在规划建设城规交通时,需在建立以轨道创新生活、创新能源管理、创新城市生态管理、创新城市节能排放管理等下苦功夫,不断提倡以公共交通体系为主旨的综合开发,从而最终降低人类对能源领域(风、光、核电、水电)、交通领域(轨道、小汽车、公共交通、飞机、轮船等)、建筑领域(地热、制冷、节能降噪、绿色建筑、绿色办公、办公耗材等)、工业领域(钢筋、水泥、河沙等建材)、农业领域(柴、秸秆)的索取,将重庆市建设成为首个达标碳达峰的可持续性发展生态城市。

猜你喜欢

城轨轨道重庆
重庆客APP
城轨CBTC系统改进方案的分析探讨
基于单纯形法的TLE轨道确定
CryoSat提升轨道高度与ICESat-2同步运行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朝美重回“相互羞辱轨道”?
漫谈城轨
城轨屏蔽门控制传输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视觉重庆
在这里看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