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难的探析及对策研究

2022-03-16刘卫彩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10期
关键词:口蹄疫规模化猪瘟

刘卫彩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农业农村局,河南新乡 453000)

生猪养殖产业在现代化背景下稳定发展,并呈现出集约化、规模化特征,据统计局数据统计,2021 年生猪出栏6.7 亿头,同比增长27.4%,存栏4.5 亿头,行业形势稳定,而2021 年猪肉进口接近380t,由此可见,生猪规模化养殖仍具有良好发展形势[1]。为保障规模化猪场养殖效益,应做好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采取一系列手段尽可能降低常见生猪疫病的发生率。

1 规模化猪场常见疫病类型

1.1 猪瘟

猪瘟传染性强,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生猪养殖产业,故在规模化猪场养殖管理时应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急性猪瘟流行初期主要表现为皮肤发绀、痉挛、便秘下痢,现阶段我国猪瘟防控主要依靠猪瘟兔化弱毒疫苗,但部分地区检疫免疫制度尚未落实,有可能发生非典型猪瘟,同样威胁着猪场养殖效益。猪瘟流行传播呈发散状,多见于低于3 月龄的猪群,且多表现为先天性感染与持续性感染,除此之外,易出现混合感染的现象,使疫病病情更为复杂严重,给规模化猪场猪瘟防控工作带来一定挑战。

1.2 猪蓝耳病

猪蓝耳病是一种急性高致病性生猪疫病,又被称之为无名高热病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传播快、症状复杂、致死率高,一旦发生将难以控制,故需做好预防免疫措施。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高热、皮肤发红、食欲减退,部分患病猪症状严重将出现后躯无力、无法站立等症状,猪蓝耳病致死率高,在规模化猪场养殖过程中,必须重视猪蓝耳病的预防免疫工作。

1.3 猪口蹄疫

猪口蹄疫病同样具有传染性,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毒毒性较强,可通过引发水泡侵害患病猪机体,口蹄疫病毒在水泡发展期间逐渐进入血流,且可分布在患病猪全身的体液、组织内。猪口蹄疫病发病率高、传播快速,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猪口蹄疫病口蹄疫病毒侵害生猪后存在2~4d 的潜伏期,待患病猪干扰7d 左右时,将在蹄踵皮肤、蹄冠、蹄叉蹄跟处出现水疱,水疱呈现出红、热特性,且较为敏感,同时伴随着蹄壳脱落、水疱破溃等现象。患病生猪的水疱现象多见于牙龈、颚部、鼻盘、舌头部位,部分母猪的乳房皮肤、乳头处同样会出现水疱,此外,仔猪患病死亡率较高,高达60%,仔猪致死原因主要为心肌麻痹、急性胃肠炎。

2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难的原因探析

2.1 猪场选址不佳

猪场选址条件可直接影响生猪养殖情况,不合理的猪场选址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常见生猪疫病的发生率,并给疫病防控工作造成困难,不利于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但从当前猪场选址情况来看,规模化猪场选址时考虑到环保因素及成本因素,多将规模化猪场选址在城镇郊区或农村区域,甚至部分猪场由废旧仓库改建而成,选址未科学规划,导致免疫防控措施可能无法全面贯彻落实,给规模化猪场养殖工作带来困难。

2.2 饲养管理固化

生猪养殖产业在长期发展中逐渐趋于集约、规模化发展,但在规模化生猪养殖期间,部分猪场仍沿用传统饲养管理模式,导致猪场内养殖密度、养殖数量数倍扩增的情况,此时若不更新改变饲养方式,将会大幅增强疫病发生率,严重时将会造成大规模患病死亡现象。

2.3 免疫方案不足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最关键的环节为猪只免疫预防,不同类型的猪只应采取差异化免疫防控方式,而免疫方案不足或落实不当是出现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难的主要原因。规模化猪场为良好预防常见猪只疫病,通常会结合当地疫病规律进行免疫接种,但免疫方案不佳限制了接种预防效果,例如出现免疫抑制等不良现象。部分规模化猪场经验有限,可能存在随意接种、未执行免疫计划的情况,直接限制了免疫接种对常见疫病的防控效果,继而出现了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3 防控对策

3.1 猪场合理选址

猪场选址是否合理可直接影响猪只养殖情况,规模化猪场必须重视选址环节,并按照饲养管理方法进行科学布局规划,从猪场选址与内部规划两个方面营造适宜的猪只养殖环境。规模化猪场应具有稳定的水源、电能供给及交通条件,能够保障饲料运输工作,除此之外,应远离水源保护区域、主要交通道路及人群聚集地,避免规模化猪场养殖工作影响周边环境。为确保规模化猪场通风、光照、温湿度条件符合养殖饲养要求,可选择在背风向阳区域,保障光照通风的同时,避免雨季形成积水。完成猪场选址后,需对规模化猪场进行科学布局,做好内部规划,于猪场外部设置围墙,进行猪场封闭管理,避免蛇虫鼠蚁进入到猪场内。于猪场出入口处设置消毒池,进出人员及车辆均需消毒,防止来病原体随车辆与外部人员将进行猪场内。为保障规模化猪场饲养科学性,可根据猪场结构划分出生产区域、办公区域、粪污处理区域,不同区域的划分使各项工作更为规范,避免了不同区域功能之间的相互影响,降低了猪只病原体感染概率。

3.2 科学饲养管理

在现代化背景下,规模化猪场饲养工作的开展应选择科学化管理模式,对猪只生长环境进行严格控制,以“全进全出” 为养殖原则,避免混合饲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自繁自养,以此避免疫病外部进入,保障仔猪健康,同时避免仔猪引进时的运输应激反应。

3.3 完善免疫方案

3.3.1 哺乳仔猪免疫

哺乳仔猪免疫防控目标在于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强其体质,主要为防控病毒性、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仔猪保温箱内部温度应根据仔猪日龄进行调节,低于7 日龄时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4℃左右,7 日龄时可将温箱温度降至32℃,14、21 日龄分别将保温箱温度控制在30℃、28℃,同时将温度条件限制为60%,以此保障仔猪生长条件。为避免出现仔猪腹泻问题,可于1 日龄时肌注0.2mL 头孢噻呋钠制剂,于3 日龄时缓慢肌注1mL 的10%右旋糖酐铁,以此增强哺乳仔猪体质。从免疫角度来看,按照每鼻孔0.5 头份的规格为1 日龄仔猪滴鼻伪狂犬疫苗,按照1 头份2mL 的规格于7 日龄肌注圆环病毒疫苗,14 日龄时,按照1头份2mL 的规格肌注蓝耳苗,于21 日龄时,按照1头份2mL 的规格肌注支原体疫苗,通过规范化疫苗防控措施增强哺乳仔猪免疫力,降低常见疫病的感染率[2]。

3.3.2 断奶保育仔猪免疫

仔猪断奶后易出现应激反应,为避免应激反应影响仔猪健康情况,应注意防控仔猪断奶后的呼吸道疾病及断奶腹泻情况。在仔猪断奶当天肌注0.5mL 的头孢噻呋钠混悬液,用于避免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为防止断奶腹泻,需连续7d 喂服硫酸粘杆菌素、阿莫西林粉等,同时肌注多拉菌素,用于仔猪驱虫。为有效免疫防控常见疫病,于仔猪断奶当天肌注1 头份的猪瘟苗,于35 日龄时第二次肌注伪狂犬苗,于42 日龄时接种免疫口蹄疫OA 双价苗。

3.3.3 育肥猪免疫

育肥猪的免疫接种目标在于提高料肉比及机体免疫力,增强育肥猪体质的同时,尽可能缩短出栏时间。结合以往养殖经验来看。育肥猪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范围为15~22℃、60%,为保障育肥猪健康生长,应做好环境控制,此外,为防止出现药物残留情况,宰前28d 不可用药。育肥猪应于63 日龄、70 日龄时分别接种猪瘟组织苗细胞苗、口蹄疫OA 双价苗,以此保障育肥猪免疫防控效果。

3.3.4 后备母猪免疫

后备母猪的疫病防控免疫目的在于增强其体质,为发情配种奠定基础。应做好病毒性、细菌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工作,将养殖湿度条件控制在60%,而温度处于15~20℃范围过程中最为适宜。做好引种工作,引种需进行隔离,隔离第一周借助电解多维预防引种应激,第二周持续饲喂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粉,用于预防寄生虫感染问题。配种前7d 应运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增强其体质,为配种奠定基础。后备母猪应于配种前15d 接种猪瘟兔化弱毒苗,于配种前25d 接种口蹄疫OA 双价苗,于配种前30d 接种猪伪狂犬灭活苗,于配种前47d 接种胸膜肺炎弱毒苗,以此进行全方位的防护,保障后备母猪健康,并通过此方式增强仔猪体质。

3.3.5 妊娠母猪与公猪免疫

部分常见疫病能够通过胎盘、精液进行传播,为全面防控规模化猪场常见疫病,应做好公猪与妊娠母猪免疫防控工作。公猪应以半年为间隔进行驱虫防控,每月一次运用酒石酸泰万菌素等药物防控呼吸道疾病。妊娠母猪应在妊娠早期、中期、后期分别投药防控,用于预防母猪流产现象,若妊娠前期处于夏季,则需运用电解多维、阿莫西林等做好弓形体的预防工作,妊娠后期则需以两周为间隔进行驱虫,同时运用母畜宝、盐酸大观林可霉素等药物预防常见疫病的发生。妊娠母猪与公猪在免疫防控过程中,应注意补充维生素,提供充足的微生物与氨基酸,用于降低应激反应。妊娠母猪20 周龄至配种前,应以7d 为间隔依次接种蓝耳苗、圆环病毒疫苗、细小疫苗、乙脑疫苗、蓝耳苗、口蹄疫OA 双价苗、伪狂犬灭活苗、细小疫苗、乙脑疫苗、猪瘟疫苗、伪狂犬疫苗,有规划有顺序地进行接种,以此确保各类疫苗可充分发挥出其免疫作用[3]。

3.3.6 产前产后免疫

母猪产前产后同样需做好免疫控制工作,需注意增强其免疫力,提高产前生产性能,防止产后发生炎症感染现象。产前产后免疫接种工作主要用于防控仔猪腹泻、产后高热、三联症等问题,生产分娩时,应将环境温度控制调节至22℃左右,完成分娩后,逐渐在7d 内将温度调至19℃。采用药物形式进行防控时,应于哺乳期,在其饲料内添加含叶酸专用维生素,防止母猪掉膘,同时促进泌乳与采食。除此之外,可运用电解多维、多西环素、盐酸大观林可霉素粉预防母猪产前产后炎症,并于产前饲喂母畜宝、益母生化散等,保障身体机能。若存在体虚问题,容易在产前产后出现不食、乏力现象,此时可按照20mL/头的规格肌注复方布他磷注射液,用于缓解体虚问题,若生产后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炎症,可注射头孢制剂、布他磷等。母猪产前产后的免疫方案如下:①产前2~6 周按照2mL/头的规格肌注伪狂犬疫苗,每隔三周进行加强,用于防控猪伪狂犬病;此外,按照4mL/头的规格接种传染性胃肠炎疫苗,间隔3 周后接种第二次[4]。②产前4~6 周按照2mL/头的规格肌注圆环病毒疫苗,用于防控圆环病毒。③母猪产后10、21d 分别肌注细小疫苗、猪瘟疫苗,并于蚊虫出现前接种两次乙脑疫苗,两次疫苗接种应间隔1 个月。④蓝耳疫苗、口蹄疫苗每年3 次免疫即可。

3.3.7 种公猪免疫

种公猪养殖期间应做好弓形体、衣原体的防控工作,定期保健用于增强种公猪活力,清除体内毒素。疫病药物防控期间,多运用盐酸金霉素、复方磺胺氯达嗪钠进行常见疫病的预防,每年用药四次即可。接种免疫期间应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用于减少应激并促进抗体的产生。猪瘟苗、口蹄疫疫苗、蓝耳疫苗均需每年免疫接种3 次,而细小疫苗每年免疫接种2 次,以此良好防控常见疫病。

4 小结

综上所述,规模化猪场为保障养殖效益,必须做好常见疫病的防控工作,针对现阶段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难点进行优化应对,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及内部结构,做好日常饲养管理,控制好养殖环境,确保猪只能够在适宜环境内稳定成长,此外,应结合规模化猪场实际情况,制定全面且完善的疫病免疫方案,根据猪只类型展开针对性防控管理,以此降低规模化猪场疫病发生率,保障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口蹄疫规模化猪瘟
牛口蹄疫的鉴别诊断与防治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规模化猪场暴发PED后的快速稳定策略
口蹄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