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肝脓肿的疾病诊治和防控要点分析
2022-03-16李爱云陈培娟陈丽红
李爱云 陈培娟 陈丽红
(1.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王孟动物防疫中心站,河南漯河 462600;2.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漯河 462600;3.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皇帝庙动物防疫中心站,河南漯河 462600)
牛肝脓肿疾病不仅影响牛群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给养殖场带来不同程度的经济负担和经营压力。本文分析了牛肝脓肿的主要临床症状和合理的诊断方式,结合病理分析进一步明确疾病类型,此外养殖人员应该增强日常观察意识,科学饲喂,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控,避免此病出现甚至恶化及蔓延,降低牛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1 引发牛肝脓肿的主要病原
牛肝脓肿的主要病原为坏死厌氧丝杆菌,此病菌属于梭形杆菌属,是专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坏死梭杆菌有2 个亚型,生物型A,此种坏死厌氧丝杆菌具有较强的毒性,通常可以通过多数肝脓肿病例中进行培养分离得到;生物型B,此种坏死厌氧丝杆菌一般可从患病牛的瘤胃壁微脓肿处分离得到,但是很难从肝脓肿病例中得到,但可在与肝脓肿病例生物型A细菌混合培养过程中得到[1]。
2 牛肝脓肿疾病的发病机制分析
导致牛感染肝脓肿疾病的主要原因为长期食用高水平碳水化合物日粮,与此同时,饲喂方式和饲料的质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牛群在进食饲料后,瘤胃中的碳水化合物饲料会经过发酵产生大量的乳酸,增加瘤胃液的酸度,从而引发瘤胃炎。牛感染坏死厌氧丝杆菌或者发生混合感染,会因为酸性瘤胃内容物侵蚀瘤胃表面而出现区域性坏死,在白细胞毒素的作用下,会使得吞噬现象更加明显。病变部位的细菌,侵袭到肝门静脉系统中,在血液循环的作用下,到达患病牛的肝脏部位,进而出现传染性病灶,久而久之引发肝脓肿。除了以上引发肝脓肿的因素外,还包括从网胃穿过的异物,同时对于新生犊牛而言,脐静脉炎的扩散可以引发肝脓肿[2]。
3 牛肝脓肿疾病的临床症状
3.1 患病牛的主要症状
通常情况下,感染肝脓肿疾病的患病牛不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通过仔细观察患病牛,可以看到其表现出食欲减退和周期性发热的情况,且按压其身体右侧后方肋骨,会有十分明显的疼痛表现。在患病牛躺下的过程中,会出现其他的疼痛表现形式。通过对相关调查研究的分析,部分患病牛会在产奶的过程中出现突然倒地的情况,一旦犊牛因脐静脉炎扩散引发肝脓肿疾病,在患病初期会有明显的脐静脉炎症状。对患病初期的牛进行各项身体指标的检查,发现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如果患病牛处于濒临死亡的状态,其血清唾液酸浓度会超出正常范围[3]。患病牛身体中出现一个较大的脓肿或者多个脓肿时,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血清球蛋白浓度升高。
3.2 育肥牛出现肝脓肿的表现
如果是养殖场中的育肥牛感染肝脓肿疾病,通过日常观察会发现,虽然患病牛的进食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每天的增重量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一般在5%~15%。多数肝脓肿病例都能够恢复到隐性病变状态,同时存在很多后遗症,很难彻底痊愈。首先,部分病例体内的脓肿发生破裂,导致浓汁流入腹腔中,引发腹膜炎疾病,如果脓肿发生破裂后的浓汁流入肝脏静脉中,会引发血栓栓塞性疾病,经过进一步发展出现慢性化脓性肺炎等疾病;其次,如果以上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引发患病牛罹患肺动脉瘤,当动脉瘤发生破裂后,浓汁会流入呼吸道,导致患病牛出现鼻出血及咳血的症状,最终发生死亡;最后,如果患病牛出现尾腔静脉血栓,会对静脉形成压迫,引发肝大及腹泻综合征,增加治疗难度及死亡风险[4]。
4 牛肝脓肿的诊断方法
4.1 病理分析
患病牛出现瘤胃损伤的情况,会有明显的炎症反应,部分组织出现坏死,在较深层的瘤胃壁中也会发现脓肿。患病牛的肝坏死杆菌病病变小于6d,病变部位以淡黄色、不规则球形为主要特征,且患病牛的坏死部位周围有严重的炎症反应和不同程度的充血。在病变时间较长时,肝脏部位的脓肿数量通常有3~10个,严重的情况会出现100 个以上的脓肿,多数脓肿的直径为4~6cm。
4.2 诊断方法
通过分析主要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能够对患病牛进行初步诊断。针对牛肝脓肿疾病的诊断而言,通常不会采用细菌培养的方式,如果是由坏死厌氧丝杆菌引发的肝脓肿,需要与创伤性网胃腹膜炎进行区分和诊断,保证鉴别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一般情况下,发生在患病牛肝脏左侧的脓肿位置隐蔽性很强,难以通过正常的检查发现。利用超声波对患病牛进行检查,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5 治疗方法
发现病牛出现临床症状时,多数处于急性炎症阶段,以消炎、止痛和促进炎性产物尽快吸收为治疗原则。待急性炎症消退后,改用局部温热疗法和涂擦刺激,帮助病牛消散积脓,促进积脓自溃或手术引脓,帮助病牛尽快恢复健康[5]。
利用泰乐菌素磷酸盐治疗牛肝脓肿疾病,与饲料进行充分混合,合理的配比为10g/t,能够有效降低牛群中肝脓肿的发病率,帮助牛群维持正常采食及体重增长,在此基础上,可以减少对瘤胃产生的伤害。在牛群的育肥时期,可以利用维吉尼霉素和金霉素进行治疗,科学的用量分别为16g/t 及70mg/t,将以上药物添加到牛群的饲料中,可以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针对奶牛而言,可以利用普鲁卡因青霉素G 进行治疗,具体用量为22000U/kg,同时采用经皮穿刺引流术进行配合治疗,可以收获显著的治疗效果。
急性炎症治疗后,病牛多数能够恢复体能,饮食趋于正常。为防止疾病复发,控制反弹,建议使用消黄散:知母18g,黄药子15g,白药子15g,栀子20g,大黄20g,甘草12g,贝母15g,连翘20g,郁金15g,芒硝6g。研末,加蜂蜜120g,鸡蛋清4 个,共同调匀灌服。每日一剂,连用3~5d。重症可加服二日或给予淘汰处置。
6 牛肝脓肿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方法
6.1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为了提高牛群的疾病抵抗能力,养殖人员应该提高对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视。通常情况下,最佳的疫苗接种时期为幼牛时期,养殖人员需及时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在牛群第一次接种牛肝脓肿疫苗后的两个月进行二次接种,主要起到强化免疫的作用,充分发挥疫苗的效果,降低牛群感染此种疾病的概率。
6.2 提高对饮食管理的重视
养殖人员应该增强育肥阶段牛群饮食管理意识,由于在此时期的牛群需要摄入更多的营养,不能仅增加饲料的投喂量,为了避免因过度饮食引发瘤胃炎,应该提高对饲料科学配比的重视。养殖人员应该结合实际需求和不同牛只的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饲喂计划,保证饲料投喂量的合理性和标准化,确保饲料容易被消化,且不影响营养吸收。加强对牛群饲料的日常管理,避免因潮湿等环境因素引发霉变,严格控制饲料质量,以免因不合理饲养引发牛群感染肝脓肿疾病。
6.3 采取科学的物理防控措施
针对物理防控措施而言,具体指采用放牧的形式饲养牛群,在此种环境条件下,牛群可以通过日常采食增加运动量,为胃部提供消化动力,避免因食物及饲料的大量堆积引发瘤胃炎。如果没有草原等自然条件,对于厂区养殖方式来说,养殖人员应该认真观察和检查牛群的动态,同时在牛群采食完毕后,采用驱赶等方式,增加实际运动量,帮助其更好地消化食物。除此之外,养殖人员应该定期对牛舍进行清理和消毒,并保证有完善的通风设施,避免滋生细菌和病原菌,切断疾病传播的途径。
7 小结
牛肝脓肿在牛群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可发生在任何地点饲养的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牛,致病因素较多,特别是在饲养场中因定量供应日粮而诱发瘤胃炎的奶牛中最为常见,而且多以隐性感染,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只有急性发作期才被养殖人员发现,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和控制,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养殖场的稳定有序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以上问题,养殖人员应该了解牛肝脓肿的临床症状,认真学习此种疾病的诊断方式,结合牛群的实际情况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牛群的疾病抵抗能力,同时加强牛群的饮食管理,保证饲料的质量,提高饲料配比的合理性,通过自然放牧或者驱赶增加牛群运动量,以免因消化不良提高感染疾病风险,为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