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师人群健康现状调查和干预策略研究
2022-03-16季明何小菁杨雨辰杨钧郭玲
季明 何小菁 杨雨辰 杨钧 郭玲
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群体,承载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教育事业发展和国家科技兴国战略实施的骨干力量。然而,他们传承知识和科学创新的脚步却受到不容乐观的健康状况侵扰。为了更好的对教师健康状况监测,早期发现异常疾患,予以针对性地开展健康管理,因此将2018至2020我院健康体检的34所幼儿园、14所小学、11所中学及8所高校的教师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为2018至2020年我科实际参检人数11 544人,年龄20~95岁,平均年龄(42.05±14.43)岁,其中男3 776人,年龄21~95岁,平均年龄(48.21±15.32)岁;其中青年组(≤40岁)1 437人,中年组(41~59岁)1 389人,老年组(>60岁)950人。女7 768人(67.31%),年龄20~94岁,平均年龄(38.91±12.81)岁;其中青年组4 916人,中年组2 263人,老年组589人。幼师(幼教组)2 814人,占总教师人群24.38%;小学教师(小教组)2 924人,占总教师人群25.32%;中学教师(中教组)1 079人,占总教师人群9.35%;高校教师(高教组)4 727人,占总教师人群40.95%。见表1、2。
表1 不同教师组别人群年龄与性别分布
表2 2组性别年龄特征比较
1.2 体检项目 血生化(肝功能、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肾功能、血尿酸等)、血常规、尿液分析、乳腺、甲状腺、腹部和子宫附件彩超、妇科检查、心电图、胸部CT、14C尿素呼气试验、测血压、身高、体重等内容。
1.3 诊断标准 所列疾病按照全国疾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实验室检查要求体检前一晚正常饮食后空腹>8 h,晨起空腹检查。空腹抽血检测血液指标包括:(1)肝功能[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空腹血糖(GLU)。(3)血脂[2]: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4)尿酸[3]。(5)高血压诊断标准:收缩压(SBP)≥140 mm 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 Hg[4],或已确诊为高血压治疗者。(6)心电图以窦性心律为正常,其他以《心电图诊断学》为标准[1]。(7)荷兰飞利浦256双星iC行胸部低剂量平扫提示肺结节。(8)14C尿素呼气试验:采用YH04D14C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检测仪进行检测,测试结束自动显示并打印出计数/分值和H.pylori阳性判定结果,从而判断患者是否是H.pylori感染[5]。(9)彩超:脂肪肝:按照中华肝脏病学会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学组制定的彩超诊断标准[6]。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和/或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参照 2015年美国甲状腺学(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ATA)会发布的诊断指南[7],乳腺疾病根据其超声影像分为5型:小叶增生型、导管增生型、纤维腺病型、纤维化结节型和囊肿增生型[8]。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标准[9],IMT<1.0为正常颈动脉,1.0 mm≤IMT<1.2 mm为颈动脉内膜弥漫性增厚;颈总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IMT≥1.2 mm或颈总动脉>1.10 mm,或IMT厚度相当于邻近部位的1.5倍。(10)肥胖、超重诊断为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10]。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异常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11 544名教师体检分为男女不同性别组比较,显示男性组检出超重、高脂血症、高血压、肺结节、高尿酸血症、脂肪肝、颈动脉斑块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甲状腺疾病(H.pylori)的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异常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例(%)
2.2 不同年龄组异常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不同年龄组比较结果为乳腺疾病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的检出率为中年组最多。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组异常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例(%)
2.3 不同教师组异常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幼师组各种异常情况检出率较其他各组低,总体健康状况较好,小教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最高,中教组肺结节、H.pylori感染检出率最高,而高教组超重、肥胖和高尿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不同教师组异常疾病检出情况比较 例(%)
2.4 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像因素的赋值情况,经过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已婚、老年教师组、小学教师组均是体检异常的危险因素。其中男性(OR=3.35;95% CI:2.310~4.858),年龄因素中,<40岁(OR=0.111,95% CI:0.062~0.202)和41~59岁(OR=0.408,95% CI:0.219~0.759)这2组体检异常检出的优势约是60~96年龄组教师的0.11倍,为保护因素;各教师组因素中:幼教组、小教组和中教组均与体检异常检出正相关关系,幼教组(OR=1.824,95% CI:1.310~2.539),小教组(OR=1.469,95% CI:1.045~2.064),中教组(OR=1.853,95% CI:1.154~2.974);婚姻状况因素中,未婚(OR=0.624,95% CI:0.478~0.816),即未婚教师出现体检异常检出的优势约是已婚教师的0.62倍,为保护因素。见表6、7。
表6 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表
3 讨论
3.1 教师人群健康现状 本研究发现乳腺疾病是青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人群中检出率均为最高。根据2018年欧洲最新调查发现乳腺癌已是女性癌症的首位[11],做好乳腺疾病的早期筛查迫在眉睫。不同教师组人群中H.pylori感染率均超过20%,H.pylori感染是引发慢性胃炎的主要因素[12],现有研究表明H.pylori感染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较高,它通过促使脂质代谢紊乱和体内炎性反应致靶器官损害加重[13]。此外本研究发现甲状腺疾患的检出率在各组中均为多发,女性甲状腺疾患组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增高趋势。而全世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正在大幅度增加,几乎完全是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引起的[14],尤其小学教师组“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症)、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考虑与小学教师教学任务包括德育、体育、美育的复杂性、创造性有关,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中学教师组中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考虑与中学教师组工作繁忙,休息时间较少,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经常久坐或久站,平均运动时间较少有关。高校教师组超重、肥胖和高尿酸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考虑与高校教师长期久坐、熬夜写科研论文有关。
表7 体检异常检出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2 干预策略 健康促进是全科医学的特征之一,指促进和鼓励个人及社区将真正的健康视为理想状态,并采取健康行为来维持这种状态。分为诊断和需求估测阶段(PRECEDE)和执行阶段(PROCEED)。前者强调的是对健康问题的识别和针对性;后者是强调干预策略的研究。作为“健康守门人”的全科医生我们将从以下方面进行干预策略探讨。
3.2.1 社会公众层面
3.2.1.1 建立教师群体健康教育机制,提升教师群体健康素养: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与传递者,作为知识分子的特殊群体,自身的健康素养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应该受到社会的重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建立全社会关注教师群体的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机制。在教师群体中,广泛普及健康知识,加强健康信息发布,建立健全健康教师群体素养监测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引入各类院校文化建设之中,突出健康元素,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强化职业危害教育,普及职业防护知识,鼓励各院校将教师健康素质纳入评价考核体系。医疗卫生机构充分发挥健康管理中心作用,向教师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时,要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推动教师群体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3.2.1.2 完善教师福利待遇:加强教师基本权益保护制度建设,完善高薪金福利制度,适时提高教师的薪金水平,改善教师群体健康。
3.2.1.3 加强教师职业健康监管:通过整合医院、学校的专家资源,组建健身指导智库,对于健康体检数据分析进行慢性病风险评估,建立教师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全方位健康计划、对不同教师人群分类进行健康干预,如:对于体检中发现肺结节者,进行全程管理[15];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慢病高危人群,予以生活方式指导,提问互动,趣味运动等多途径进行干预,进一步提高职业病的发现率、治疗率,以此加强职业健康监护。
3.2.2 学校管理层面
3.2.2.1 加大健康教育力度:通过年度教师健康体检数据分析,发现教师群体中多发病、慢性病,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传播健康知识,注重发挥工会、共青团、教务科的工作,采取多种形式,有的放矢进行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推进健康饮食文化、示范健康食堂、开展健康讲座、强化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和心理干预等专题教育活动,并和老师互动,大力普及各种慢性病、心理性疾病、职业病等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知识,增强教师对亚健康的重视程度。
3.2.2.2 营造良好工作环境:坚持公平民主的管理原则,以营造团结协作、互帮互助、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既要完善办公设施,创造舒适、方便的办公条件,也要不断完善包括体育锻炼设施、心理问题宣泄设施和娱乐文化设施等在内的生活相关设施,丰富教师的课余生活,提高教师发的放松效果。
3.2.2.3 将健康管理量化后进行考核:对于体检后查出的异常结果,分组如慢病组、职业病组、常见病组等,且每项异常指标量化后分级进行管理,建立符合教师健康特征的健康档案和健康预警系统,予以完善的动态监测、评估和干预和随访,在教师人群中不断提高健康管理概念在促进身心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
3.2.3 教师个人层面
3.2.3.1 进行合理规划:包括教师的职业规划、身体健康规划,应根据不同教师类别自身特点;明确自身在教师队伍中所处的位置,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避免由于定位误差而造成较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困扰。坚持这一规划,以保持较为平和的工作心态,避免出现盲目攀比而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
3.2.3.2 强化健康意识:教师的群体素质高,对于获取健康知识具有主动性,应树立自己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体育锻炼规律,借助信息化手段:微信、QQ、视频、电话、家庭随访等多种方式全面实施健康管理,增强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管理的理念。教师应树立自己是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制定每年一度的健康体检计划,采用1+X的健康体检项目,1为常规体检项目,X为个体化需要体检项目,并进行每年度个人纵向分析研究,发现问题,促进教师对健康的重视
3.2.3.3 做好心理调节:教师在工作中需要长期面临来自学校、社会、学生及家长等不同层面的压力这一现状,且在较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教师要掌握通过倾诉、运动宣泄等方式调节心情、释放压力的基本技能,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不同教师人群中异常指标均有差异,建立适合不同教师人群的个体化、全方位健康管理模式,减少常见病、慢性病、职业病的危险因素,以此提高教师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