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综合评价与居民一般信任感的关系研究
——基于CGSS2015 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2-03-16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曾位吴小勇
贵州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 曾位,吴小勇
在政府的新型治理模式下,公民个体与他人积极构建信任关系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际信任不仅是经济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整个公民社会良性运转、构建美好精神家园的重要保障。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新维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新一阶段的战略目标。公民对社会治理综合评价对我国社会未来的治理方式、政策制定与施行都具有较强的借鉴性。本文拟运用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社会治理综合评价与居民一般信任感的关系。
一、研究假设
社会治理综合评价(包含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三个变量,作为社会治理综合评价的反映指标)能正向预测居民的一般信任感。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将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调查结果作为研究数据,并且运用SPSS 21.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是集全国性和综合性于一体的学术调查项目,其调查结果系统全面地收集了个人、家庭、社区、社会多个层次数据,具有样本覆盖的完整性。其中,对于居民信任程度的统计结果较为清晰,在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方面也具备能政府效能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的问题及答案,便于分析社会治理综合评价与居民信任的相关性。
(二)指标选取
1.基本人口学指标
本研究基本人口学变量包括受访者的年龄(赋值为1=29岁及以下;2=30-59岁;3=60岁及以上)、性别(赋值为1=男性;2=女性)、样本类型(1=城市;2=农村)、受教育程度(赋值为0=其他;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4=专科;5=本科及以上)
2.居民一般信任感指标
在CGSS2015问卷中,选取作为信任感量表的13个问题(b1001-b1013),通过SPSS21.0分析结果 Cronbach’s Alpha=0.744,表示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为保证后续操作的简洁性,将答案进行均值范围转码,取受访者对13个问题回答的答案变量做均值计算作为新变量的值。
3.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指标
在CGSS2015 问卷中,对于社会治理综合评价指标,本研究选取了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三个变量作为社会治理综合评价的反映指标。政府工作满意度有9个题项(b151-b159),通过SPSS21.0统计分析,Cronbach’s Alpha=0.855,可知量表信度很好。政府工作满意度变量设置与一般信任感转码设置原理相同。
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有4个题(b161-b164), 通过SPSS21.0统计分析,Cronbach’s Alpha=0.862,变量设置转码与上述设置原理相同。
社会治理水平有6个题项(f131-f136), 通过SPSS21.0分析,Cronbach’s Alpha=0.893,变量设置转码与上述设置原理相同。
(三)统计学分析方法
本研究利用SPSS21.0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基本人口学特征分析结果
从表1可知,本次调查的人群中以城市人口居多,占比59%;从男女性别来看,相对比较均衡,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占比为36.2%,由此可知,整体文化水平在中等偏上,从年龄来看以30—59岁的人数较多,占比为53.2%。
表1 基本人口学特征分析结果
(二)T检验分析结果
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居民一般信任感变量的性别和样本类型差异,结果如下:
表2的结果显示,居民的一般信任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居民的一般信任感没有显著的样本类型差异。
表2 居民一般信任感的性别、样本类型差异表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以居民一般信任感作为因变量,受教育程度和年龄分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结果如表3。
表3 居民一般信任感与受教育程度、年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
由表3可知,居民一般信任感在受教育程度和年龄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并由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与其余文化层次相比都存在差异,且均值最高;各年龄段之间的居民一般信任感均存在显著差异,且随着年龄段越高,居民信任感反而越低。
(四)相关分析结果
对一般信任感、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四个变量进行了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居民一般信任感、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间的相关性
由表4可知,居民的信任感与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的评价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说明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和社会治理水平的评价越高,居民的一般信任感也就越强;社会治理水平与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社会治理水平越好,居民对于政府的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就越高;政府工作满意度与社会治理水平呈正相关,但政府工作满意度与公共服务满意度之间相关性不显著。
(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最后,我们以一般信任感为因变量,以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对居民一般信任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由表5可知,居民的一般信任感、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之间的回归方程可表示为:居民的一般信任感=0.256+0.254*政府工作满意度+0.009*公共服务总体满意度+0.160*社会治理水平。并且由表可知,标准化β分别为0.151、0.098和0.182,该数字蕴含的意义是政府工作满意度评价、公共服务满意度评价、社会治理水平评价每增加一等级,居民信任感便会提升对应系数的程度,综合模型与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对居民信任度都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四、讨论
(一)个人特征(年龄、居住地类型、受教育程度、性别)与居民一般信任感
从上述结果来看,居民的一般信任感的评价为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女性心思细腻,对事物追求完美,要求更高有关,所以要更多地关注女性的需要。居民地类型对居民的一般信任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居民一般信任感在受教育程度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居民信任感也会逐渐增强,这可能是因为当人获得的知识越多的时候,理解力就更好,更能理解自己和别人行为的结果,并且学校教育对个体社会交往具有积极影响,有研究表明,高等教育能使人们建立一种信任的良好氛围,本研究得出的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的居民一般信任感越高结论与之一致。因此,国家还要更加重视高等教育的积极作用,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文化水平。此外,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阶段的居民一般信任感反而低,这可能与他们思想比较保守以及接受教育层次有关,故可以通过丰富老年人生活、多举办老年活动等方式增加老年团体的社会参与感,从而促进其社会信任感的提高。
(二)社会治理综合评价(包含政府工作满意度、公共服务满意度、社会治理水平)与居民一般信任感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前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目标,在社会领域中,人际信任对于发展个体积极的世界观、培育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宽容度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从结果中可以看到,我国居民一般信任感与社会治理综合评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社会治理综合评价越高,民众一般信任感就会越高,进而更加相信政府作为。故政府应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不断提高政府工作满意度,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从有效公共服务的供给来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以此来增强民众间的信任感,进而促进群众间人际关系的和谐,实现治理的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