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nyder 希望理论联合微信支持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希望水平及康复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2-03-16于淑媛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根治术康复训练效能

于淑媛 孙 颖

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江苏淮安 223300

胃癌是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手术联合放化疗是目前综合治疗胃癌的基本方法,术后康复训练效能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复发、提高生存率的关键[1]。但胃癌术后患者希望水平普遍低下,也直接影响着术后康复训练效果[2]。Snyder 希望理论以目标为核心,通过设计可操作的执行路径,辅以多种形式的动力希望干预,以保证目标愿景的实现[3]。微信作为一种即时交流通信工具,在护理干预中应用广泛[4]。临床研究已证实,Snyder 希望理论联合微信支持可在给予肝癌患者明确路径指引的同时,保证希望干预效果的最大化[5],但目前鲜有应用于胃癌手术患者的报道。本研究以100 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对照,旨在探讨Snyder 希望理论联合微信支持在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4 月至2019 年10 月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胃癌根治术后患者100 例。纳入标准:①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②预计生存时间>6 个月;③能正常阅读和沟通。排除标准:①认知障碍;②脏器严重功能异常。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给予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包括胃癌及手术知识宣教(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根治术)、心理干预(负性情绪管理)、用药管理(化疗及用药)、饮食管理、康复训练、并发症预防、随访管理(门诊或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Snyder 希望理论及微信支持。

组建康复训练干预小组:包括手术医师1 名、护士长1 名、专科护士5 名,组织学习胃癌根治术、Snyder希望理论等相关知识,编制《胃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手册》及视频,包括情绪管理(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症状管理(遵医用药、化疗、定期复查等)、日常生活管理(疼痛、饮食、睡眠等)、康复信息获取与应用(手册、网站、微信、电话等)、手术前后康复训练与技能培养、应对治疗副作用等。

Snyder 希望理论干预:基于Snyder 希望理论模型,结合《胃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手册》,从目标、路径思维、动力思维三要素设计为期6 个月的胃癌根治术患者康复训练方案。目标包括阶段性目标、总体目标,强化目标过程管理。路径思维强调护士(同伴教育者、家属)在患者康复训练过程的引领、监督、管理作用。动力思维使用“承诺策略”“快乐因子法”“阳性强化法”给予患者康复训练持续动力支持。

微信支持:协助患者申请加入科室微信群。指定1 名护士将《康复训练健康教育手册》《康复训练管理方案》《康复训练电子记录单》传至群中。每天定期发放1~2 条康复训练相关知识,每周确定1~2 个康复训练主题组织讨论,每月公布1 次康复训练排行榜。见表2。

表2 基于Snyder 希望理论联合微信支持的胃癌根治术后康复训练管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①希望水平:干预前、干预6 个月,采用中文版Herth 希望量表[6]测评,包括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4 个条目)、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4 个条目)、采取积极行动(4 个条目),每条目评分1~4 分,分值越高希望水平越高。量表Cronbach’s α=0.905。②康复自我效能:干预前、干预6 个月,参照文献[7-8]编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康复自我效能调查问卷》,包括情绪管理、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康复信息获取与应用、康复训练与技能培养、应对治疗副作用6 个维度,每条目评分1~5 分,分值越高康复自我效能感越强。量表Cronbach’s α=0.864。③生活质量:干预前、干预6 个月,采用中文版癌症患者治疗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9],包括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累计4 个维度27 个条目,每条目评分0~4 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量表Cronbach’s α=0.868。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最终纳入患者

观察组脱落1 例,对照组脱落3 例,最终观察组纳入49 例、对照组47 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6 个月,两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用积极行动评分及希望水平总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希望水平评分比较(分,±s)

注 t1,P1 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 为两组干预6 个月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康复自我效能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康复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6 个月,两组情绪管理、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康复信息获取与应用、康复训练与技能培养评分及康复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康复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干预前后康复自我效能评分比较(分,±s)

注 t1,P1 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 为两组干预6 个月比较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6 个月,两组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5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注 t1,P1 为两组干预前比较;t2,P2 为两组干预6 个月比较

3 讨论

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率仅次于肺癌[10-11]。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各种因素导致胃癌患者希望水平低下,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康复自我效能[12-13]。如何寻找有效的干预方法,增强患者希望水平,对改善预后尤为重要。

希望是一个精神动力,可在缓解压力、调节身心方面发挥治疗性作用。Snyder 希望理论包括目标、路径思维、动力思维三大要求,目标是希望理论的基石,路径思维在目标与现实之间搭建可行性桥梁,动力思维通过外源性动力支持系统帮助个体实现目标[14-15]。Snyder 希望理论模型以目标为导向,制订可操作性实现路径,借助外源性动力系统,给予个体持续支持,鼓励其为完成目标而努力[16]。微信交互和即时功能能构建无障碍的交流网络[17]。将微信支持应用于患者管理中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大趋势[18]。尤佳等[19]报道,Snyder 希望理论联合微信平台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希望水平,提高康复依从性。本研究将Snyder 希望理论联合微信支持应用于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结果表明,干预组对现实和未来的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用积极行动、希望水平总分高于对照组,结论也支持上述文献观点。

自我管理能力低下是诱发胃癌的主要原因,术后康复自我效能的养成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20-21]。Snyder 希望理论模型可为激活自我效能提供路径与动力支持[22]。微信的即时传播及历史查阅功能,能满足患者阅读习惯,给予其更多的行为指导[23]。家属支持可于亲密体验中让患者产生依恋感,同伴支持可借助榜样效应增强患者自我管理信心[24-26]。本研究中,围绕康复自我效能设计总体目标,实施康复训练方案的宣教、康复训练排行榜等管理路径,综合运用同伴支持、微信支持等手段,结果显示,干预组情绪管理、症状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康复信息获取与应用、康复训练与技能培养、康复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与黄晓林[27]报道相似,提示干预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Snyder 希望理论联合微信支持应用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中,能够提高患者希望水平及康复自我效能感,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根治术康复训练效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