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倒推法控制雏鸡体重
2022-03-16李杜李林海常斌惠和平刘真王佳丽
李杜 李林海 常斌 惠和平 刘真 王佳丽
(1,北京市华都峪口禽业有限责任公司 101206;2,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平谷综合试验站 101206;3,北京市蛋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01206)
对于孵化场而言,雏鸡质量是保证养殖户满意的先决条件。养殖户对雏鸡质量的要求主要有雏鸡体重、雏鸡均匀度、马立克免疫率、保护率、雌雄鉴别率等,其中最基础的是对雏鸡体重的要求,因此,如何控制雏鸡体重成为孵化场的重要工作。
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重量不断减轻,湿度越小,失重越大[1]。种蛋失重占入孵蛋重的比例称为失重率[2]。影响种蛋失重的因素较多,有蛋中水分的蒸发、胚胎发育时对蛋中营养物质的消耗、空气中水分和二氧化碳作用于蛋壳使蛋壳外表面腐蚀脱落等,其中蛋中水分蒸发是主要因素[3]。在挑选入孵种蛋时,需要挑选蛋重适宜的种蛋,保证孵化后雏鸡出壳体重达标。在雏鸡体重控制方面,除了考虑种蛋入孵重量、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外,还需要考虑雏鸡处理、运输过程中的失水。若种蛋入孵重量小、雏鸡处理时间和运输时间长,有可能导致雏鸡到达客户时瘦小,客户满意度低。
为了解决雏鸡瘦小问题,文章提出了使用倒推法控制雏鸡体重的思路,保证雏鸡运送到客户时体重适宜。文章通过研究种蛋孵化全程失重、雏鸡处理期间失重、雏鸡运输期间失重,根据客户要求,采用倒推的方式确定种蛋入孵蛋重。通过确定合理的入孵种蛋重量,从源头上防止雏鸡瘦小,提升客户满意度。
1 种蛋孵化的失重
试验方法:孵化京红1 号、京粉1 号种蛋,并随机抽测9批次胚蛋,监测胚胎发育失重情况。每批次种蛋抽测168 枚,种蛋入孵时称量入孵蛋重,胚胎发育至19d 时称量胚蛋蛋重,计算平均每天失重率。雏鸡出壳后称量雏鸡体重,计算雏蛋比。雏蛋比计算公式为:雏蛋比=雏鸡出壳体重/入孵种蛋蛋重。
试验结果:种蛋孵化为雏鸡后,雏鸡重量约占入孵种蛋重量的65.8%~70.3%,雏蛋比平均值为68.4%,见表1。
表1 种蛋孵化失重率及雏蛋比监测结果
2 雏鸡处理的失重
试验方法:选取京红1 号1 日龄雏鸡400 只放置在存雏室,存雏室温度为26~28℃,湿度为50%~60%,每小时称重1次,记录雏鸡重量,研究不同储存时间的雏鸡失重率。
由表2 可见,雏鸡储存时间为1~10h,平均每小时失重率在0.41%~0.58%之间。
表2 雏鸡储存过程中的失重率
3 雏鸡运输的失重
试验方法:选取京红1 号1 日龄雏鸡400 只,雏鸡装车前测量体重,在运输过程中监测不同运输时间下的雏鸡体重,计算不同运输时间下的雏鸡失重率。雏鸡运输温度为27~29℃,运输湿度为60%~70%。
试验结果:雏鸡运输2~28h,失重率为3.92%~8.69%,随运输时间增长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平均每小时失重率为0.31%~1.96%,随运输时间增长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4 倒推法控制雏鸡体重
举例说明:若客户要求雏鸡到达养殖场的体重不低于30g,雏鸡运输至某一客户的运输时间为28h,雏鸡出壳后在孵化厅储存5h,孵化全程雏蛋比为68.4%,采用倒推法计算入孵种蛋蛋重方法如下:
计算公式:入孵种蛋蛋重=到达养殖户时的雏鸡体重/(1-运输28h 的失重率)/(1-雏鸡储存5h 的失重率)/雏蛋比=30g/(1-8.69%)/(1-2.27%)/68.4%≈49g
因此,若要雏鸡到达养殖户的体重不低于30g,雏蛋比为68.4%、雏鸡储存5h、运输28h 的情况下,入孵种蛋蛋重不能低于49g。
5 讨论
通过控制入孵种蛋蛋重来控制雏鸡重量是首选方法,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雏鸡体重偏小的问题。文章采用倒推法解决了如何合理控制入孵种蛋重量的问题。文章中给出的雏蛋比、失重率数据可作为参考,种蛋品种、日龄发生变化,种蛋及雏鸡所处的温湿度条件发生变化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重新测定数据。如果已经入孵,种蛋重量偏小,也可适当提高孵化湿度来控制,适当减少胚蛋失重。体重小的雏鸡可以缩短储存时间,尽量送往近处。另外,也可以在存雏室、运雏车上使用加湿装置,在雏鸡储存及运输过程中适当提高湿度,防止雏鸡失重过多,影响雏鸡质量。
表3 雏鸡在运输过程中的失重率
6 结论
通过对种蛋孵化、雏鸡处理、雏鸡运输过程中的雏鸡失重进行监测,形成了从雏鸡到达客户时的体重倒推到孵种蛋蛋重的雏鸡体重的管理机制,确保雏鸡重量达到客户要求,弱小雏鸡减少提高了雏鸡成活率。每个年产2000 万只健母雏的孵化厅每年可多产健母雏7.2 万只,产生经济效益21.6 万元。另外,客户接收到符合体重要求的雏鸡有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有利于与客户维持长期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