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四新”视域,刍议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2022-03-16张菁菁

科技视界 2022年3期
关键词:四新计算机专业智慧

张菁菁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0 引言

“十九大”会议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基于‘互联网+’环境,将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建设智能化、数字化、个性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这一要求侧面体现出职业院校中构建计算机专业智慧课堂的必要性。在构建“四新”智慧课堂环节,教师要将技术、终端、环境与媒体等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新技术为教学手段,以新媒体为教学载体,以新终端为教材工具,以新环境为教学空间,突破传统课堂教学限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支持学生主动探索、实践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1]。

1 “四新”视域下的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要素

“四新”就是指“互联网+教育”视域下的新技术、新媒体、新环境、新终端,新技术可以体现为大数据技术、线上教学、远程教育、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技术;新媒体可以体现为微信平台、小视频平台、小红书平台、线上教育网站等;新终端可以体现为电脑、手机、平板、线上学习设备等多种终端设备;新环境主要是由互联网环境、线下现实空间组建形成的混合教育教学环境。

“四新”视域下的智慧课堂,就是指借助“互联网+”思考模式,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空中立体成像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技术构建形成的教学课堂。智慧课堂的核心是各种现代先进技术,可以分为课前数据收集、课中学习资源推送、课堂的资源共享与交流、课堂知识的智能学习剖析、课后延伸内容推送、课后实施评价与互动等。智慧课堂能够突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打通课内外空间,充分融合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移动课堂、翻转课堂四种课堂空间形式,形成一种混合教学空间。在智慧课堂中,以知识为主线、以问题与任务为驱动,学生能够形成不同的学习体验,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展开学习,实现“随时随地学习”“碎片化学习”,有效解决了移动学习与固定课堂的矛盾;也能够拓展原本的固定课堂空间,让学生“不出课堂”就能够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形成更丰富的学习体验[2]。

“四新”视域智慧课堂的混合式教学要素包括:(1)动态搜集数据。借助大数据技术全方位获取学生的学习数据、知识内容有关数据,根据数据规律为学生安排合适的学习任务,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学习问题。(2)多元化的互动交流活动。智慧课堂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模式,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小组、同桌等范围,而是能借助媒体平台或者终端软件,实现更广泛范围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与问题,灵活选择与不同的同学交流,有效解决优等生“学不够”,普通学生“学不会”的问题。(3)实时的反馈评价。智慧课堂能根据学生在平台上的学习动态、学生在终端上的学习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评估,实现对学生学习状态与结果的即时诊断,根据评估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个性化的实时反馈与建议,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成长的作用[3]。(4)智能化的学习资源推送。智慧课堂中,教师不仅在课堂上利用新终端与新平台,还会拓展学生的新学习环境,支持学生在课后各个时间段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利用新技术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定向推送,为学生提供能够满足其学习需求的学习资源。

2 基于“四新”视域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路径

2.1 融合“四新”理念,构建良好智慧学习环境

在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构建“四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议要根据实际情况融合“四新”理念,合理引入“四新”元素,才能构建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契合专业教育特色的智慧学习环境。立足当下教育大环境,“四新”中的新技术主要是对3D技术、VR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AR技术等多项技术的运用,通过技术搭建具有互动性与开放性的学习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实践与操作体验。在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中的编程语言学习知识点,引入VR技术与大数据技术,让学生带着VR眼镜进入“C语言的世界”,让学生在触摸、选择、移动的过程中接触到编程语言,理解“编程语言中某个元素、代码变化所引起的重大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编程语言的学习兴趣。在智慧学习环境中,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呈现已经完成的编程语言,让学生空间中通过“虚拟操作”对语言进行适当的补充与完善;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入智慧学习空间,协作配合找出编程语言中的错误代码,通过更正代码获取完成的动画视频,与动画中的人员互动[4]。

2.2 全面衔接课上课下,一体化推进学生学习深度

在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构建“四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议衔接学生的课上课下空间,充分发挥新技术、新终端与新媒体的优势,打通课堂与课后的屏障,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参与学习,形成课上课下一体化的学习模式。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图形的绘制”课程,在课前环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录制“图形绘制操作过程”的微视频,将视频传输到智慧课堂平台上,并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在推动视频的同时定向推送不同难度的图形绘制联系程序。学生在获取资源之后,先观看视频,之后获取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绘制任务,初步尝试绘制图形,发现自己绘制中的问题,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做准备。在课堂环节,教师根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评估班级学生的预习情况与学情,制定不同难度的课堂活动任务,合理选择不同的学习活动模式。之后,教师在课后环节根据班级学生特点与学习测试情况设计拓展联系,让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独自完成任务或者选择合作完成复合任务[5]。课后拓展任务应是半开放形式的,学生可以根据主题要求展开想象,自主创新,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水平。

2.3 协调课程教学评价,以全面评价强化课程教学成果

在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构建“四新”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还需优化教学评价环节,依托“四新”元素为学生提供科学、全面、实时、有效的教学评价,为学生之后参与更多的智慧课堂学习活动提供导向。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程的知识内容,为学生设计阶段性检测,统计学生的答题情况,根据人工智能专家库分析学生答题思路与正确率,兼顾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知识运用情况、信息思维形成情况与专业素养发展情况。之后,教师调取学生在课前、课堂、课后环节的平台学习信息,观看学生的学习轨迹,对学生个人、学生团队进行评价。在评价环节,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思维与答题思路,引导学生正视自身思维模式,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思维中的不足,为其明确学习方向[6]。

3 结语

综上所述,新技术、新终端、新媒体、新环境的引入,激活了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课堂活力,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探索、交流互动,提升课堂学习活跃度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在今后的智慧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课程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灵活运用“四新”元素,全面衔接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逐渐推进学生的学习深度。另外,为了更好地实现智慧课堂教学优势,教师还需要组织开展全面的教学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可靠的自主发展依据,进一步提高智慧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猜你喜欢

四新计算机专业智慧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彭州市:“四新”创建廉洁城区
浅谈勘察设计企业促进科技成果产品产业化的几点思考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有智慧的羊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