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产业集群
2022-03-16郭春花
■ 本刊记者_郭春花
开栏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中国作为纺织大国,纺织产业不仅关乎14亿人的穿衣问题,更关乎国计民生。
全国两会是备受全国人民关注的大事,两会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之声。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来自纺织行业的两会代表委员如期而至,他们带来了怎样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意见如何落地实施?本刊特开辟“纺织春之声——2022全国两会专栏”,邀请代表委员们畅谈行业发展和基层呼声。
陈丽芬
;,,。”
近日,江苏阳光集团收到了来自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一封感谢信,感谢阳光集团为北京2022冬奥会及中国冰雪运动做出的突出贡献。1 月24 日,江苏阳光集团参与设计制作了“中国冰雪·运动员商务正装”,成为“中国冰雪商务正装合作伙伴”,为深度诠释东方美学,全面展现大国风采,凸显中国品牌原创精神,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仅如此,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过去的一年,阳光集团还克服疫情反复、原料价格波动、能耗双控等多重因素影响,在科技研发、数字化转型、落实“双碳”目标等各项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步。
为促进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党委书记陈丽芬自履行全国人大代表一职以来,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先后提出关于品牌建设、一带一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等的意见建议,特别是去年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大智能制造政策支持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议案以来,受到了国家工信部的高度重视,对促进行业智改数转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全国两会意义非凡,陈丽芬结合企业以及行业,同时结合整个实体经济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更具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对重点产业集群加强引导与支持数字化转型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国纺织产业的突出特征。未来纺织行业要保持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纺织产业集群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一批数字化的世界级纺织产业集群。
建议由工信部牵头,设立国家数字化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心;在纺织行业内遴选20 个具有不同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开展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打造数字化转型示范产业集群,服务超过10000家大中小纺织企业,带动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具体建议如下:
一是支持设立国家数字化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创新发展中心,推动数字化产业集群建设。二是支持重点纺织产业集群建设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体系,构建数字化转型专家人才梯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将纺织服装企业数字化建设投入列入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推动中非纺织服装产业全方位互利共赢合作
中非之间在纺织服装产业领域建立全方位互利共赢合作具备良好基础和较大发展空间。
一是建议制定“一带一路”制造业合作先行先试鼓励目录,在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将纺织服装业列为中非合作重点推荐产业。二是出台综合政策,鼓励纺织服装企业在具备合作潜力的非洲国家进行以我为主的纺织产业链合作。三是协调信贷、外汇、援外等部门加强对中非纺织合作项目支持。四是鼓励支持在多国搭建中非纺织品服装贸易合作平台。五是支持行业协会开展“民间外交”,为中非产业间合作提供相关服务,引导企业负责任地“走出去”。
支持纺织行业有序推进落实“双碳”目标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 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的生产国、消费国和贸易国,纤维加工量占全球的比重超过50%,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占全球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我国纺织行业长期践行向节能低碳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为我国及全球纺织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碳达峰、碳中和将成为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未来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与开拓领域,为支持纺织行业有序推进低碳绿色化发展,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稳经济增长和“双碳”目标相协调。统筹有序做好纺织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避免“运动式”减碳,防止“一刀切”拉闸限电。二是加大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力度。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单位创新资源,推动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绿色共性关键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三是加强中小企业碳排放服务。我国纺织行业90%以上是中小企业,加强中小企业碳排放服务对取得双碳目标的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四是支持纺织行业绿色发展服务平台建设。五是享受国家参与碳交易及分配的有关政策。
优化海运集装箱运输能力
2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传播给国际海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将颠覆未来航运的走向。集装箱空箱供应出现全球性短缺,各大航运公司舱位不足,中欧航线的订舱提前期在两周左右,而中美航线更是出现了舱位售罄的紧张局面。
为优化海运集装箱运输能力、加强产业链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一是优化进出口模式,规范海运市场秩序;二是支持集装箱产业智能化改造;三是建立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四是创新集装箱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