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师生一起建构前瞻的教学理念
2022-03-16李建成
编者按: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是校长引领师生实施教学变革、实现学校教学愿景、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校长的教学领导力直接影响整个学校教学理念的建构、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的组织实施、教学的评价诊断以及教学改革的深入。从本质上说,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首先要提升校长的教学领导力。本期专题我们特邀几位对此有研究且在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的校长和专家发表自己的观点,以期探寻提升校长教学领导力的良策。
【摘 要】校长的教学领导力表现在校长要有前瞻的教学理念,且师生都能认同和践行这一理念。实现这一境界的策略是校长与师生一起建构前瞻的教学理念,和师生一起学习教学理念、架构教学理念、发展教学理念。
【关键词】教学领导;一起建构;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2)02-0045-03
【作者简介】李建成,江苏省启东启迪外国语学校(江苏启东,226251)党支部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教学理念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也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价值标尺。师生拥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就会采用不同的教和学的方式,最终带来的教学效果也有差异。从教学管理角度来说,校长对教学领导的关键是对教学理念的领导。影响师生教学理念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校组织的建构方式影响很大。校长和师生一起建构教学理念,便于大家在思想上认同,在实践中践行。
一、和师生一起建构前瞻的教学理念的意义
(一)促进当下前瞻教学理念的发掘
教学理念是人们通过对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实践的探索和对教学需求的向往提炼而成的,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校长和师生一起建构教学理念就是校长引领全校师生一起寻找当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未来教学追求,建构校本教学表达。
(二)促进师生教学价值观的形成
校长和师生一起建构教学理念,大家一起经历对理论的学习和对问题的探究,又经过多次交流、争论、碰撞,这种通过相互融合形成的认知相对而言容易理解,且容易被认同。师生通过共同建构的方式形成的教学理念既是大家共同的教学价值,也是每个人自己的教学观。
(三)促进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
校长和师生一起建构教学理念,既是对教学本质进行探究,也是对学校教学目标的建构。校长和师生对教学价值共同探究的方式是大家认识融合的方式,是价值认同的方式,也是将校长的追求转化为师生观点的方式。这样建构教学理念的过程就是学校建构以生为本教学文化的过程,也是校长领导教学目标内化的过程。
二、和师生一起建构前瞻的教学理念的特点
(一)建构主体的多元性
和师生一起建构前瞻的教学理念,从建构主体看,学校教学理念不只是由校长确定,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理念的架构主体。此外,学校建构教学理念时还需听取专家和学生家长的意见,汲取众人智慧。
(二)价值取向的人本性
和师生一起建构前瞻的教学理念,从价值取向看,学校教学理念不应为了分数而教,而应为了人的发展。让师生参与教学理念的建构,是为了师生更好地发展,也让校长的专业素养和领导力得到发展,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实践运用的发展性
和师生一起建构前瞻的教学理念,从实践运用看,学校教学理念不能仅仅停留在适合现在的教学,还应随着社会、教育和人的发展对其内容或内涵进行变革,使其满足未来教学发展需要,并引导教学不断走向更加美好的状态。
三、和师生一起建构前瞻的教学理念的策略
(一)和师生一起学习教学理念
1.和师生一起向书本学习。
首先,校长要向专家和师生了解有哪些教学理论和实践书籍适合阅读,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本校师生阅读的书目。其次,开展阅读活动。校长要和师生一起阅读规定的书目,且自己尽可能对书中的教学思想能够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最后,組织阅读研讨活动。学校要组织阅读研讨会,通过研讨内化书中教学思想,丰富自己的教学观。
2.和师生一起向他人学习。
首先,校长要组织师生从其他人提出或践行的前瞻教学理念中筛选出自己认同的观点,从他人提出的理念中寻找经验进行借鉴;其次,组织师生讨论这些理念的前瞻性,即这些观点为什么前瞻,在教学中如何将其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其内化为自己的观点。
3.和师生一起向自己学习。
首先,校长要和师生一起反思自己对教学的认识,找到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已经是正确的教学观;其次,再组织大家讨论这些理念的前瞻性,即这些观点体现了什么教学理论,对教学理论会有什么影响,从而促进自我发展。
(二)和师生一起架构教学理念
1.和师生一起研究学校价值追求。
学校价值追求是办学的根本宗旨和行为指南,是学校制度建设和开展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教学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在探究教学理念时,校长要和师生一起研究学校价值追求。一方面要探究学校的办学定位;另一方面要探究学校的价值标准,由此形成学校的价值表达。2018年,笔者到启东恒大海上威尼斯创办一所民办学校。在创办初期,笔者和举办者、新聘的教职工一起研究学校办学定位。大家一致认为未来学校不应该仅仅以知识教育为核心,而应该关注人的成长;不应该只关注学生成长,而应该把学校建成师生生命发展的共同体;不应该只追求在向世界学习的过程中改变自己,还要追求在发展自己的过程中改变世界。于是,我们提炼出学校的办学使命是“让世界与我们共同成长”。
2.和师生一起确定校本教学价值。
校本教学价值是学校价值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教育哲学的实践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教学价值是校长和师生围绕教育使命对学校教学追求的校本架构。首先,校长和师生一起用自己从学校教育哲学中探究的教学价值观照以前的校本教学价值,探寻哪些是先进的、哪些是落后的,从而梳理出应该秉承的教学思想。其次,校长和师生一起用自己从学校教育哲学中探究的教学价值观照当下盛行的教学价值,探寻哪些是可取的、哪些是需要重构的,从而梳理出值得借鉴的教学观点。
3.和师生一起凝练学校教学理念。
学校教学理念既是对本校教学价值的一种表达,也是凸显学校教学活动的一种符号。这种体现师生共同追求的语句应让大家一起凝练。一方面,向师生征集表达,让师生凝练自己的理念;另一方面,请师生参与研讨,让师生在研讨中确定学校的表达。笔者在洪泽实验小学任校长时,确定“教学即成长”这一价值判断后,组织师生根据自己对教学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语表达教学理念。后来,笔者又组织师生对每个人的“理念”进行筛选,并围绕大家意见相对集中的内容进行研讨,大家认为成长是自主的,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于是围绕一些人提出的以学定教、问题教学等关于“自主学习”的观点进行研讨,在研讨中发现这些表达都不能体现教学对学习力和生命成长的影响,便提出“自问自探教学”,即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理念建构为“自问自探”的全面实践奠定了基础。
(三)和师生一起发展教学理念
1.和师生一起实践教学理念。
学校教学理念是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下提出的教学见解,往往会有一定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对象的改变,这些理念也需要不断完善。实践是检验教学理念是否适切的重要方式,校长应当和师生一起实践教学理念,让师生依据教学理念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验证、丰富和发展教学理念。
2.和师生一起反思教学理念。
校长要想引导教学理念不断发展,便要和师生一起反思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在反思中不断审视、充实和发展教学理念。笔者在创办洪泽外国语学校时,初招的学生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基础较差,且缺乏自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作为教学理念。一学期后,笔者引导大家对这一理念进行反思:学生是教好的,还是学好的?欣赏学生,是否也要欣赏教师?通过反思,大家觉得这一表述不恰当,于是将其改为“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教师”。
3.和师生一起完善教学理念。
学校教学理念是广大师生在特定时期的教学观点。由于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有些表达已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因此,校长和师生应该对其进行修正和完善。
139150118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