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与思考

2022-03-16刘攀龙王淑敏张怀平郭轶坤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振兴乡村人才

刘攀龙 王淑敏 张怀平 郭轶坤

摘 要: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泾川县的人才队伍建设面临许多问题和困境,如人才数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少,人才输出引进严重失衡,工作机制不完善等。针对这些现状,从进一步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为下一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人才;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8.042

施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而人才作为最宝贵、最可持续和最具优势的战略资源,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的关键因素。近期,泾川县人社局组织人员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企业、座谈交流等方式对全县人才队伍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下一步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1 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结合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稳定、吸引激励人才的政策措施,不断增加人才总量,继续提升人才素质,统筹推进人才队伍建设,为全县实施“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强县”三大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截至2020年底,全县共有各类人才30318人,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比重达到1364%,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才8690人,占人才总量的2867%;企业人才2634人,占人才总量的869%;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7007人,占人才总量的561%;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987人,占人才总量的655%。全县企事业单位中共有专业技术人员550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41人、中级1892人、初级3273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34%和59%。全县各类人才总量中,硕士41人,大学本科以上3915人,大专学历7691人,中专及其以下学历的18671人,分别占各类人才总数的01%,129%,254%和616%。

2 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虽然县委、县政府在促进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分析各类数据,仍然可以看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1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人才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较少。截至2020年底,我县共有各类人才30318人,仅占全县总人口1364%,与先进地区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成为制约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仅5506名,占全县总人口的206%,每百人中拥有专业技术人才206名,专业人才比例仍然偏低;特别在各专业领域能够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领军型人才相对缺乏。我县没有持有陇原高级人才绿卡的人员,持有陇原初级人才绿卡的仅13人。

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专业不匹配矛盾突出。我县属农业县,果菜草畜是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但全县仅有农业技术人才232名,平均每千亩耕地不足1人;林果专业技术人才仅64人,畜牧专业技术人才仅61人,远不能适应林果、畜牧业发展需要;教育、卫生、文化、社会服务业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全县专业技术人才总数的975%,而各类工业企业技术人才仅11人,与全县加快工业化发展需求极不适应。其它金融服务、旅游及信息化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不足。

三是人才利用率不高,人才相对短缺和闲置的矛盾比较突出。2015年以来,全县共接收大专及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4726人,通过公务员考录、全省“民生实事项目”和“基层服务项目”招考、县选“三支生、四支生”招募、紧缺人才引进等事业单位公开招考,共安排就业1404人,灵活就业2790人,全县还有各类未就业的大专及以上普通高校毕业生417人。由于岗位有限,安置渠道不畅,造成了人才资源闲置浪费。

四是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等方面保障机制不够健全,还存在管理僵化、人才考核不完善、人才流动不畅通等问题;人才政策环境不够优化,留才措施尚待完善,影响了人才强县战略的实施和成效。

2.2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单位领导干部、企业经理厂长对人才价值认识不够,重眼前效益、轻长远发展,重人才使用、轻人才培养,不重视、不认识人才工作的思想依然存在。

二是环境待遇吸引力低。由于地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泾川县作为甘肃省58个深度贫困县区之一,资源匮乏,长期以来以农业经济为主,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周邻的崆峒区、华亭市等县区差距较大,缺少高精尖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支撑,工作环境、待遇收入吸引力不强,影响高层次人才到泾川创业就业人数。同时,人才流动性大和跳槽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数量和质量。

三是部分人才缺乏创新创业精神。就业观念落后,部分人才对自身定位不准,无远大理想和追求,沉浸于“小富即安、满足现状、固步自封”的状况,不愿意到基层一线,科研一线开展工作;还有一部分人才“官本位”“铁饭碗”思想严重,“学而优则仕”仍然是主导部分人才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对人才引进和培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是体制机制不畅通。(1)由于政企之间,行业部门之间等政策限制,导致人才流动存在阻力大,关卡多,流動难等问题,影响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2)人才工作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机关干部普遍存在“混日子,拍马屁,能者庸者界限不清”等问题。(3)机关事业单位的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存在“进口”狭窄,“出口”不畅,后备力量不足,整个队伍缺乏生机和活力的问题。

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兴则产业兴、农民富、国家强。我县以实施“人才兴县工程”为抓手,不断丰富人才培训手段、增加人才数量,调整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服务泾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进一步加强引才力度。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实施“555”创新人才计划,争取到“十四”末,吸引50名博士研究生,500名硕士研究生,5000名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到泾川县创业发展。一是筑巢引凤,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按照我县支柱产业发展要求,政府要逐步扶持建设一批国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汇集一批具有研发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建立的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由县政府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扶持政策相应给予资助。古人说:“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加大人才投入力度,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在薪酬、住房、子女就学、医疗卫生、学术进修等方面,制定更加灵活、更加优惠的政策,把大批的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成事。二是搭台引智,柔性引进人才。深化“人才+项目”协同引才,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等的互利合作,通过挂职、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科研项目协作等模式,构建高端实用的人才发展平台,加大柔性引进人才力度。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要搭建引才聚才平台,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每年春季赴省内外重点高校,带着岗位直接进行现场招聘。三是拓宽渠道,广泛引进各类人才。继续做好公务员、省选“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空编事业单位公开招考招录工作,时时为人才队伍建设注入新鲜血液。深入了解企业人才需求,开展招聘专场、定向招聘等活动,帮助企业引进人才,使更多人才进入企业,进入一线,提升企业竞争力。

(2)进一步强化人才培养。“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是人才涌现的源泉,是解决人才数量不足的根本途径。要把泾川县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牢固树立人人都可成才、人人皆是有用之才的人才观念。一是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制定各行业、各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培养人数、需求、方向、标准、举措等做出具体安排部署。二是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培养。围绕我县产业发展总体思路,结合实施“人才强县”战略,每年重点选拔和资助10-15名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院校、企业和科研机构深造,真正把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与全县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项目、人才、基金结合起来,加快高层次人才资源开发步伐。三是创新培养方式。进一步加强县委党校、农广校、人力资源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建设,提升培训质量。积极开展干部挂职锻炼、科技人才下乡、集中项目攻关,促进人才在实践中、在一线锻炼建功。

(3)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坚持科学合理利用人才,促成人岗相适、用当其时、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准则,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一是深化人才管理改革,破除人才流动的各种限制。突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年龄等制约,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不同区域有序自由流动,促进人才资源有效配置。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建立高层次创新人才跨体制流动机制,鼓励有创新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和科技人才到高校、科研机构兼职,并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选派专业技术人才到企业挂职或者参与项目合作。二是坚持竞争择优,促进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加强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拓宽选人视野,把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纳入公开选拔范围。坚持在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过程中向一线基层人员倾斜,打破因资历、年龄、学历限制,破格晋升职级。三是建立泾川籍高校毕业生信息库,主动加强与他们联系,让他们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吸引他们返乡创业,投身家乡建设。

(4)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体制机制创新是人才发展的关键。一是创新人才服务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优秀人才、定期走访慰问等制度,让在泾川工作的人才随时感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关心关注。健全优秀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为优秀人才扎根泾川提供住房、户籍、子女入学等方面便利服务。二是建立人才权益保障机制。围绕人才的吸引、培养、使用等基本环节,在政务服务中心特设服务窗口,实行全程速办,一窗统办,打造“无障碍创业”环境,增加人才创业基金,定期重奖各类突出贡献人才,充分发挥资金对人才引进、培养、储备和奖励的导向作用。三是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不断完善以政府奖励为导向、以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政府定期组织开展突出贡献优秀人才评选表彰工作,充分挖掘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施高层次人才安居工程,通过市场租赁、货币化安置、提供人才公寓等形式,切实保障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住房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人才工作局.科学人才观理论读本[M].第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平凉市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调研报告.

[3]林洁.天津市南开区人才规划与区域发展联动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3.

[4]邓荣贵.三明生态工贸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4.

[5]中共平涼市委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N].平凉日报,2017-12-01.

作者简介:刘攀龙(1985-),男,汉族,甘肃平凉人,中级经济师,在职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就业创业指导、档案管理、创业孵化基地创建、评定等。

1383501705346

猜你喜欢

振兴乡村人才
人才云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从供给侧改革谈东北机械工业振兴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中菲谈“振兴”五大领域合作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