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绮丽”品《六丑·蔷薇谢后作》

2022-03-16曹皓

青年文学家 2022年3期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周邦彦司空

曹皓

唐代文学理论家、诗人司空图所作的《二十四诗品》,系统探求和论证了文学作品的艺术之美,概括总结了二十四种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风格:“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本文旨在讨论二十四种文学风格中“绮丽”一品,探求司空图所言绮丽之品的定义与特征,并试图从词人的生平、创作背景和艺术技巧等方面,讨论“绮丽”在北宋著名词人周邦彦所作的《六丑·蔷薇谢后作》一词中是如何体现的。

一、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绮丽”

(一)“绮丽”的定义与阐释之演变

“绮”在《新华字典》中解:“会意字。从糸,篆书形体像一缕丝,表示绮是丝织品;从奇,奇有特殊、美妙义,表示绮是有美丽花纹的丝织品……”“绮丽”用在形容诗歌风格时,应当是指词藻如有花纹的丝织品一样华美、精致和高贵,是一种早在汉年间就出现的古老文学风格。

在中国文学史上,六朝文学将“绮丽”之风发扬光大。建安年间以曹氏集团为中心,文士才俊宴请、歌舞等才情竞技活动繁多,不重儒经。“绮丽”文风自此日渐在“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中登峰造极。典型如西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吟“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闲。美目扬玉泽。蛾眉象翠翰。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极度讲究语言上的精雕细琢、词藻华丽,对偶十分工整。

然而,“绮丽”之风到了唐代却迎来以李白“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为代表的批评见解。对中国文学史上的这一变化,朱光潜先生在《文艺杂谈·谈书牍》评:“唐朝古文运动是六朝绮丽的一种反动。”自以韩愈、柳宗元为首的唐代文人士大夫始,一直到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三苏”等人的反对和摒弃,这种六朝以来追求声律、骈文的“绮丽”文风,似乎逐渐退出了文坛主流。然而,此处的“绮丽”含义与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所阐释的“绮丽”一品大相径庭。

笔者以为,《二十四诗品》著成之前“绮丽”文学风格的发展和评论史,是司空图形成对其独特阐释和论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故在此处略论之。

(二)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绮丽”的主要特征

《二十四诗品》之九“绮丽”曰:“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金尊酒满,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笔者认为首起句“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是司空图版“绮丽”品的前提与核心。杨延芝曾解:“言能得富贵神髓,则不以世俗之绮丽为绮丽,而轻乎黄金也。”司空图强调精神世界的丰富与高贵,说明他未曾像部分唐代文人完全摒弃绮丽之风。他讲究“绮丽”之品重在内部的精神气质,而非表面的词藻华丽。“浓尽必枯,淡者屡深”是对“绮丽”之艺术方法的进一步论证:“浓”是指粉饰文辞,浓妆艳抹,用尽人工雕琢;“淡”是强调文辞和描绘不见斧凿之处,自然清淡,留有余地。如同中国传统水墨画一般,若处处着浓墨,则再无层层浸染的空间,必致枯槁乏味;若似淡墨山水,还可以层层递进与深入,更有留白之处给人无穷无尽的想象和回味。

随后,司空图用两句景象描写展现了什么是“绮丽”的意境:“雾余水畔,红杏在林,月明华屋,画桥碧阴。”一层薄雾中的湖畔,掩藏着何人何物?色彩明艳的红杏在林中被衬得耀眼夺目;月光下精美的屋和绿荫隐现的绚烂桥影,又有何人何事在此处相遇、发生呢?一幅色彩明丽、富贵雅致的自然画面主要示范了外在的“绮丽”呈现,亦要求诗境的描绘忌满而以引人遐想为佳,呼应了前句“淡者屡深”所云。

“金尊酒满,伴客弹琴。”这一句描绘的则是人物形象,进一步阐释“绮丽”风格:身旁陪伴着高山流水、高情厚谊的友客一同弹琴赏乐;共举金杯饮美酒是古代文人学士们丰富又自然的生活,展现的是一幕毫无矫揉造作的“绮丽”画面。《诗品集解》在此句注:“……虽不能明言其绮丽,而弦外之音,味外之味,其绮丽煞有可想见焉者。”亦体现的是一种不露锋芒、耐人尋味的“绮丽”画面。最后一句“取之自足,良殚美襟”应是司空图对首句“神存富贵,始轻黄金”的呼应:身边自然而又美好的材料和事物取之不尽,重要的是将内在美丽和神气的领悟畅快抒发自胸襟肺腑。他再次强调了诗人内在精神的丰富华丽,才是“绮丽”之品中的灵魂。

合看六句,司空图的“绮丽”之品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内在精神、神气上的“绮丽”。若是失去了这个前提,仅有华美词藻,那便是徒有其表,只剩了一具绮靡的空壳。换言之,若拥有精神之“绮丽”,外在世俗的“绮丽”便不那么重要了。二是“绮丽”的文辞要自然契合内在的思想感情,描绘意境不应费尽心机华赡雕琢,不应追求艳丽词藻的堆砌,过于显山露水,应是浑然天成,给人以回味之空间。这两点相较于前人对“绮丽”风格的见解,实为司空图的创新之处,亦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

二、《六丑·蔷薇谢后作》

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蹊,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蒙笼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头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攲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

(一) 周邦彦生平及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周邦彦出生在钱塘一个仕宦家庭。他年少时就同柳永一般,以一个非正统文人的风流才子形象成名于世间。在汴京城求学得官的早年阶段,他多作温柔软媚、欢快明朗的恋妓词,博学多才却又疏隽少检,因此在中国文学史上受过不少学者的批评。但他也作抒发思乡之情的小令词,最经典之作有《苏幕遮·燎沉香》:“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然而,周邦彦所处的年代正是北宋王朝由盛逐渐转衰的阶段,他的仕途可谓坎坷不平,得官仅一年后,神宗帝驾崩,政局大变,围绕着王安石变法的政治风波越發激烈。他面对新旧党之争,因置身局外,五年不得升迁。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他被新当政者发遣到庐州任府学教授;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始任溧水令。周邦彦从春风得意的青年时期转入到忧患失意、仕途坎坷的中年时期,度过了近十年的漂泊生活。生活境遇的巨变,深刻影响了周邦彦的诗词文创作,他的词中再少见那“少年不识愁滋味”般的明快,多呈现凄婉、伤愁和寂寞的调子。

元祐党人失势后哲宗亲政,周邦彦又被召还于汴京。直到徽宗重合元年(公元1118年)被外放州牧的二十年间,他步步高升,看似顺风顺水,实则在极度腐败黑暗的政治环境下生存。周邦彦的文学创作里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观感和心头的惆怅思绪。

根据《宋史·文苑传》记载,《六丑·蔷薇谢后作》大约是周邦彦接替骄奢淫逸的蔡京长子蔡攸,任职于皇家最高音乐机关—大晟府时所作。徽宗的目的原本是让这个兼通音乐和文学的名人来领导颂圣贡谀,结果他的愿望却落空了。王国维在《清真先生遗事·尚论三》中云:“徽宗时,士人以言大乐、送符瑞进者甚多……先生提举适当其后,不闻有所建议,集中又无一颂圣贡谀之作……”不行阿谀奉承之事,不与蔡京等贪婪奸恶之人同流合污,可见周邦彦有着高尚可贵的人格节操。

(二)《六丑·蔷薇谢后作》的内容与艺术技巧

周邦彦精通音律,对自身的音乐造诣也颇为自信,其堂名“顾曲”出自周瑜“曲有误,周郎顾”的故事。《六丑·蔷薇谢后作》即为他自创的曲调:此调犯六个调子,皆声美之者,但演唱难度极高。上古帝王高阳氏有子六个,皆有才却貌丑,故用此典故作比喻,题名《六丑》。“蔷薇谢后作”点明了词的主题,一见花便联想到春天、花开与花落,全篇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蔷薇”这一物象,实则为咏物寄情词。

周邦彦在这首词中熟练化用前人的诗句和典故,形成了绮丽的语言风格。上片中,“过翼”语本自杜甫《夜二首》的“城廓悲笳暮,村墟过翼稀”,这里用飞过的鸟儿比喻春光转瞬而逝;“楚宫倾国”自《后汉书·马廖传》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美女的特征由此可见;“钗钿”语本《新唐书·杨贵妃传》的“遗钿坠舄,瑟瑟、玑琲,狼藉于道,香闻数十里”,描绘的是一幅杨贵妃游玩时纵情欢乐的画面;“桃蹊柳陌”见于刘禹锡《踏歌词四首》的“桃蹊柳陌好经过,灯下妆成月下歌。为是襄王故宫地,至今犹自细腰多”。下片中,“静绕珍丛底”一句似梁·刘缓《看美人摘蔷薇》的“绕架寻多处,窥丛见好枝”;“断红”用典唐玄宗时宫女红叶题诗,此处借指有人会在花瓣上题写相思字词。全篇文辞精致华美,生动活泼地描绘了蔷薇花的外在神态,也甚为契合他要表达的悼花惜春之情怀;所用典故和化用诗词也都是高雅、凄美之篇,使人读起来浮想联翩、思绪万千。这样的艺术技巧赋予蔷薇花凄美、思愁的深意。此词不拘泥于雕琢物象表面,而是着重丰富内在的精神气,也就是司空图绮丽之品中最重要的“神存富贵”。

从伤春到惜蔷薇花落,周邦彦皆不直寓身世之感,而是均透过一层淡淡渲染,正所谓“浓尽必枯,淡者屡深”。例如“愿春”三句十三字,一波过三折,层层递进。《白雨斋词话》评:“下文反复缠绵,更不纠缠一笔,却是满纸羁愁抑郁,且有许多不敢说处,言中有物,吞吐尽致。”词人先写冷清寂静的东园,转到静绕蔷薇丛时,“长条”三句言花恋人、人惜花,瞥见枝头残花,遂将其采下插在头巾上,又自然感叹残红悲惨的命运……一转一深入,最后挽惜发问“何由见得?”反复咏叹,曲折尽意。

在《清真集笺注》中,罗忼烈对《六丑·蔷薇谢后作》的著成年份进行了辩论,认为作于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词人知河中府时,已年过半百。按此观点,身旁无家眷陪伴的落寂飘零之感和年华易逝之感在华美文辞中可谓自然流露,余韵悠长。其看似咏物,实为自叹,达到了无意寄托的最高境界,好一则“绮丽”佳作!

粗略翻阅《清真集》,以《六丑·蔷薇谢后作》为首,周邦彦的词有如下特征:一是不管是咏物、写景、怀古还是羁旅题材,所选意象鲜少涉及金玉绮罗和物质财富,皆为他身边伸手可得之材料。二是无不寄托个人心曲,有欢愉幸福,有怀人恋旧,有喜春离别,也有伤离恨别,这是多么丰富的精神世界!三是文辞能给人纯粹的审美享受,即使不深读词中寄托的情怀,也能被华美而又清新的遣词造句所打动。因此笔者认为周邦彦诗词可称司空图所言绮丽之作的主要代表之一。

2521500511381

猜你喜欢

二十四诗品周邦彦司空
词中老杜周邦彦 (二)
词中老杜周邦彦 ( 一)
日本学者村上哲见的周邦彦词研究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司空图思想研究文献综述
司空见“惯”
《二十四诗品》集句联
《二十四诗品》集句联
里耶简“司空厌弗令田当坐”文书研究
周邦彦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