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的气节
2014-01-17王爱军
王爱军
在灿若星河的北宋词坛,周邦彦绝对称得上是其中十分耀眼的一颗,有人甚至称他是“词中老杜”——写词人中的杜甫。他的才华没的说,但他的气节却颇多非议,因为他的升官,有强烈的拍马屁嫌疑。
事情发生在元丰六年(1083),周邦彦年仅28岁,还是一名在太学读书的大学生。此时大宋王朝处在王安石改革大潮风起云涌之时,年轻的周邦彦大约感到热血沸腾,于是满怀激情地写下了一篇《汴都赋》,并将它进献给了神宗皇帝。这篇诗赋,长达七千余字,写得非常漂亮,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评价说:“《汴都赋》变《二京》、《三都》之形貌,而得其意,无十年一纪之研炼,而有其工。壮采飞腾,奇文绮错。两刘博奥,乏此波澜;两苏汪洋,逊其典则。”宋神宗看到这篇颂扬盛世、讴歌改革的作品很是激动,召周邦彦赴政事堂亲自接见,鼓励一番后,任命他为太学正,相当于训导主任,周邦彦由此从一名太学生,摇身一变而成为管理太学生的官员。
这还不算完。元祐二年(1087),周邦彦因为改革派的倒台而被外放为官,经历了整整十年“浮沉州县”“漂零不偶”的生活,就在他感到郁郁不得志之时,元符元年(1098)六月,重举改革大旗的宋哲宗读到了《汴都赋》,深受震撼,下诏召见周邦彦,“使诵前赋”,于是周邦彦写下了《重进〈汴都赋〉表》,再次进献给皇帝,哲宗提拔他为秘书省正字。
凭借一篇文章,升了两次官,难免让人羡慕嫉妒恨,谁见了都有酸酸的感觉,不过这种大唱赞歌的溜须之举,又很让文人们所不齿,事实又是如何呢?《汴都赋》里道出了周邦彦写作的动机,他在这篇赋的开头写道:“彼三国割据方隅,区区之霸,言余事乏,而三都之赋,磊落可骇人,到於今称之。矧皇居天府,而有遗美,可不愧哉!”意思说,三国时国家分裂,《三都赋》却可流传,为人称道,现在天下统一,却没有这样一篇诗赋来歌颂,实在让人惭愧,那就让我来献上它吧。原来年轻气盛的周邦彦写作《汴都赋》,本意就是要和《三都赋》一较高下。
这样说如果有人觉得牵强,那么后来的事则是更好的证明。
宋徽宗时,有一阵子他接连收到大臣们看见了白鹿、赤兔、苍鸟等祥瑞的奏报,借此称颂太平盛世。这不过是某些人拍皇帝的马屁而已,可徽宗却很开心,他想这事不能只管自己偷着乐,而要让万民尽知,与民同乐,当然最好的方法就是写成歌曲,广为传唱,由此他想到了流行乐的大家周邦彦。
一天,徽宗召见宰相蔡京,对他说:“最近祥瑞沓至,可以把这件事让乐府广泛传播。”蔡京心领神会,立刻找来主管乐府的周邦彦,传达了皇帝的最新指示。照理说,皇帝交办了任务,应该欢欣鼓舞才是,因为你就是有心想拍皇帝的马屁,也未必就能找到合适的机会,现在机会送到了眼前,那自然是走过路过不能错过。不料,周邦彦脸上却没半点高兴的神情,反而叹了口气,回绝说:“某老矣,颇悔少作。”我岁数大了,现在已经很后悔年轻时写那些轻佻的作品。这样的回答,让徽宗和蔡京一脸乌云。这事引起了周邦彦一个同僚的注意,他素来與周邦彦不和,于是留心他的行踪,不久他就向蔡京打了个小报告,说某天周邦彦出席一位王爷的宴会,在酒宴上当场给一个歌妓赋了一首词。蔡京如获至宝,当即上奏给徽宗,徽宗很是恼火,立刻把周邦彦贬出京城。
王国维对周邦彦为人的风骨极为称道,他在《清真先生遗事》中说:“盖文人脱略,于权势无所趋避。”当初周邦彦受到宋神宗的赏识,但在太学正的职位上一待五年,他也没想去跑跑皇帝的路子,只是“益尽力于辞章”,埋头于文学创作,自得其乐。宋哲宗让他再进《汴都赋》,他也没有因此夤缘求进,“虽归班于朝,坐视捷径,不一趋焉”。周邦彦虽然二十几岁就得到了皇帝的认可,但一生也没做过什么大官,甚至到了晚年,因为不肯为皇帝溜须拍马,不愿依附权臣蔡京,十年间经历了三次外放。
南宋文学家楼钥曾经感慨说:“盖其学道退然,委顺知命,人望之如木鸡,自以为喜。”连皇帝的马屁都不肯拍,在旁人看来真的有些呆若木鸡,但从中却让我们看到了周邦彦的文人气节,这或许正是他的词流传千年而热度不减的真正原因吧!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