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新高考Ⅰ卷“本手、妙手、俗手”素材还原
2022-03-15李璐琳
李璐琳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对于初学者而言, 应该从本手开始,本手的功夫扎实了,棋力才会提高。一些初学者热衷于追求妙手,而忽视更为常用的本手。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一般来说,对本手理解深刻,才可能出现妙手;否则,难免下出俗手,水平也不易提升。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素材支持
素材一:遗传学家不相信种植杂交水稻的可行性,但袁隆平敢于挑战权威,他相信一切皆有可能,突破了固有思维,于无数次实验中成功培育高产水稻,圆了自己的禾下梦。科学无界限,只有多向融合,破而后立,打破边界,才能更好地促进新事物的发展。(详见《作文与考试》2022年9期第55页《破而后立,收获成长》)
素材二:14岁的全红婵是东京奥运会上年龄最小的运动员,可她在 10米跳台上三跳满分的表现却成了全场最惊艳的存在。13岁进入国家队,仅用了一年时间就登上了国际大赛的舞台,不仅拿下了金牌,还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然而天才运动员的背后却是让人心酸的身世,家境贫苦,母亲因车祸重病需要住院治疗。为了能在比赛中拿下好成绩获得奖金,14岁的全红婵训练特别刻苦。成为世界冠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全红婵每天要练习400跳,比其他运动员更刻苦,优秀的表现都是通过努力换来的。(详见《作文与考试》2021年32期第56页《“玉汝于成”素材运用指导》)
素材三:年少的禤国维自幼便浸泡在厚重的传统文化和浓郁的中医药氛围之中,他热衷于观察大夫们搭脉问诊,也喜欢琢磨他们如何抓方开药,渐渐地,一味味中药材于他变得熟悉起来。于是,学中医,做中医,为老百姓排忧解难的念头,深深扎根于少年禤国维的心中。在不断地自我鞭策下,一代名医禤国维“悬壶济世”的理想从一本本厚重的医学书中“破土而出”。如果不注重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积累、多学习,勤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自己的医术和技能,遇到了新问题多思考,向其他人请教,怎么会有今天的国医大师禤国维?(詳见《作文与考试》2022年8期第54页《深耕磨砺 蓄势勃发——材料作文“沉潜”写作指导》)
素材四:贾金锋,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讲席教授、副院长,李政道研究所特聘教授、拓扑量子计算实验平台负责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教师,也是一名普通的科研人员。正是这位“普通人”,自2009年加入上海交大物理与天文学院后,带领团队十年磨一剑,成功捕获“马约拉纳费米子”,为拓扑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使上海交大在拓扑量子研究领域跻身世界前列。他发表高水平论文290多篇,论文被引用16000多次,2018-2021年连续四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详见《作文与考试》2022年6月合刊第40页《2022高考高频主题素材“厚积薄发”》)
运用提点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形式属于以事寓理类命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有二:第一,对“本手、妙手、俗手”三个术语的解读。本手是“正规”的,我们可以联想到常识、范式、经验、传统等关键词;而妙手是“出人意料”,即创新的、出奇的、逆向思维的;“俗手”则是貌似合理却使全局受损的、落入下乘的。第二,阐明“本手”“妙手”和“俗手”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手”是通往“妙手”的途径,不重视“本手”不可能得“妙手”,只追求“妙手”有可能只能落为“俗手”。这个道理绝不仅在围棋上合适,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个人成长中,都能找到充分的例子。作文题目的任务很明确——写出材料的“启示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中夯实基础、求真务本的重要和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弊端。
写作时应该重点思考“本手”与“妙手”的关系、“本手”与“俗手”的关系,也可以谈到怎样才能练就“妙手”,怎样才能避免“俗手”。我们可以联系现实,也可追溯古今,引用各行各业的典型事例,分析其背后的艰辛汗水和点滴积累,或者探讨那些成为“俗手”的芸芸众生,分析背后的思想根源;也可论证要如何端正思想,求真务实,才能获得个人的稳定发展,追求成就之“妙”。运用素材时,要找到展现出“妙手”的人物共性,即“妙手”偶得的背后是长年累月的积累,例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坚持亲自下田研究,从年轻到耄耋,数十年如一日是“本手”,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三分地养活一个人”是“妙手”;天才运动员全红婵每天练习400跳,比其他运动员更刻苦是“本手”,在 10米跳台上三跳满分的表现是“妙手”;国医大师禤国维积累学习,总结临床经验,提高医术是“本手”,面对病症力挽狂澜、妙手回春是“妙手”;上海交大教授贾金锋发表高水平论文 290多篇,带领团队十年磨一剑,是“本手”,成功捕获“马约拉纳费米子”,为拓扑量子计算奠定了基础是“妙手”……通过举例、对比等方式展开论述,把素材与题目、观点有机结合,重温那些经过了长期艰辛的拼搏后在各行各业的舞台上华美地绽放自我的人物故事,表现自己的积累水平、逻辑思辨与论证能力,同时又通过理性而深入的思考表达对成才路径的深刻认识。
活用范文
夯“本手”,得“妙手”,避“俗手”
□湖南省长沙市南雅中学 邹芷睿
人生如棋,每个人都是棋盘上的一颗棋子,每一次抉择都是在与未来争锋。在棋局里我们应该明了“本手、妙手、俗手”的概念,在人生中我们也需要通透“本手、妙手、俗手”的关系。
“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新。但棋局中每一次出人意料的精妙出招,都源自于日复一日的苦练和成百上千次摸索后的融会贯通。没有“本手”的脚踏实地,“妙手”只不过是天边的海市蜃楼,看得到却抓不着。当我们惊叹于王阳明龙山悟道,只身破旧开新篇,也应看到他三日格竹,览遍圣贤书;当我们称道于朱婷球技精妙,带领中国女排登顶夺冠,也应看到她练习时留下的不可修复的腰、肩伤病;当我们震撼于袁隆平率团队追求水稻的高产超高产永无止境,将水稻种到了沙漠边上,也应看到他90岁高龄依然奔忙在田野中……“妙手”没有捷径,它是每一滴汗水的勋章。
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地追求“妙手”,只会陷入“俗手”的陷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妙手”的确是极大的诱惑,它象征着“独一无二”和“荣耀”,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好大喜功,放任内心的浮躁,妄想跨过“本手”直达“妙手”,许多绞尽脑汁想出的所谓“妙手”,也只不过是得意于当下,无益于全局的败笔罢了。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江郎才尽、少年天才的故事比比皆是:方仲永儿时作诗名满全城,但他放弃了对“本手”的修炼,尽管频出“妙手”,终泯然众人矣;反观李太白,也曾陷入“妙手”的怪圈,但被“铁杵也能磨成针”一语点醒,成为一代诗仙。追寻“妙手”是人之常情,但轻视“本手”,只求“妙手”,终将走向通往“俗手”的死胡同。
“本手、妙手、俗手”的关系不仅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国家、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坚持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因此下出了改革开放的真“妙手”。而今,改革开放走过四十多个年头,中国以西方不认可的模式迅速崛起,震撼了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妙手”是运气所致的,其背后,是无数“本手”的落定。无穷无尽的涓涓小流源源不断,最终汇成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江河大海。
深植于“本手”,方能向下、向深钻探“妙手”,避开“俗手”。
教师精评
文章开篇即根据材料引入“本手、妙手、俗手”的主题,语言简洁明了。随后以“‘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新”作为分论点,通过举例论证论述了成功路上没有捷径唯有努力,发人深思。再从“舍本逐末,急功近利地追求‘妙手’”的角度,对比“方仲永”和“李太白”的例子,突出了修炼“本手”的重要性和陷入“俗手”的危险。然后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将“本手、妙手、俗手”的关系运用到国家建设中,生动有力。最后以精简的总结收尾,让人回味无穷。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