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链”融合,杭州如何让科创“蟠桃”落入千家万户?
2022-03-15整理楼玮玥
整理 楼玮玥
英国科普作家马特·里德利在《创新的起源》一书中,总结了科技创新产生的“机会土壤”:偶然发生,来自于技术重组,可能需要团队合作和相对自由而开放的环境。
在杭州这片科创的热土上,科技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场,成为杭州走向世界一流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劲引擎。在2022西湖对话“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圆桌论坛上,来自中科院、国科大杭高院、浙江大学等国内外专家齐聚一堂,对杭州如何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五链”融合,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刘小龙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主任
作为一名从事基础科研工作20多年的科研人员,我深切感怀浙江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视程度。2014年,我与安吉县一家企业接触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最终成果斐然。企业以不亚于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知识水准与我们进行探讨,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9年,杭州市委组织部及上海浙商协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11位院士来到杭州进行交流,并在后续签订了加强交流的协议,再一次显示了杭州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的重视与肯定。
2020年,我又荣幸地参与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的建设,更加直接地体会到杭州在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的速度和对人才的强力支持。政府的开创性和前瞻性,加上人才的朝气和勇气,杭州已经阔步走在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的道路上。
郑崇辉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常务副校长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在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基础上,产业链应以创新链为指导,有效布局科技发明、科技专利,使其真正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2019年,在杭州市政府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合作下,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挂牌成立。建校三年来,国科大杭高院明确提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科学研究和成果转移转化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办学定位。杭高院采取“引育并举”的办法,引进中科院相关研究所知名专家教授251位,现已有全职教学科研人员近150位,培养在站博士后261位、在籍硕士博士1300余位。
2022年10月31日发射上天的梦天实验舱搭载了杭高院王建宇院士牵头的科研成果——窄线宽激光器,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除了这样“顶天”的科研成果之外,杭高院下一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重点将放在与百姓息息相关、“立地”的生命科学科研成果上。三年来,杭高院还与多家上市企业取得合作,建立合作研究院、研发中心等。未来,杭高院将以西湖区为基地,围绕杭州相关区域的产业需求,建立产业孵化基地,更深层次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柳景青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国家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五链”融合需要高校、政府、企业、第三方机构等主体参与其中。关键词“融合”,就是要信息对等。对高校而言,其内部存在自由探索机制及涉及知识产权相关工作,对科技成果创新的信息对等产生了影响;对企业而言,对未来产业发展需求的声音,未能有效传递到高校,从而产生了信息偏差。
在斯坦福大学交流的一年时间里,我发现他们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各板块负责人,拥有长时间深耕相关行业企业的经历,对相关行业发展有非常全面的认知和判断,也有行业内的朋友圈。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所将建立专业化团队,从目前的五六十人扩充至一百人左右,还会更多引进企业型人才,以更好推动科技成果落地。
戴琼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参事、中国人工智能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面临着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从想法到市场的挑战。在我看来,高科技成果转化要以终为始。当前,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了人工智能飞速发展,新理论、新方法、新原理、新技术与新应用层出不穷,但科学技术对产业带来的变革还需要市场的检验。高科技成果能否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扎实的作用,取决于是否将产业化所选择的切入点、某一产业领域发展的痛点、难点和关键点作为技术攻关的出发点。
其次,高科技成果转化要有战略定力。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想要形成产业,有三个关键点:一是实验室能够做出原型系统,二是能够精准解决产业的实际问题,三是实现稳定可靠的量产。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若是缺乏能够落地的商业化思考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定力,人工智能创业创新只能是一时热度。
国家科技战略的布局与发展,关系到未来百年中国的国际地位。颠覆性科学问题的提出需要科研团队的敏锐嗅觉,颠覆性科研成果的形成需要科研团队多年的技术投入和积累。为了促进基础研究成果扎实落地,需要政府基金导向性的率先垂范,增强产业资本信心。为此,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在原创落地过程中不做“收费站”,一路“开绿灯”。同时,通过政策与税收制度引导,建立企业及个人捐赠机制与渠道,以支持基础研究。一方面,最大程度保障基础研究的灵活性和自主特性;另一方面,可提升我国龙头企业对国家战略性科技发展的参与度。
技术创新追求以终为始的导向,从业者秉持战略定位,加上政策的保驾护航,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必将“再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
科技创新是“最初一公里”,市场化落地是“最后一公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多方帮助与呵护。从创新链到政策链的“五链”中,首先要产生一个雏形,来满足美好需求,其次需要一种流动力,让“五链”要素得到顺畅流动。
我曾在美国居住过一段时间,也曾前往德国学习,看到美国、德国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市场间衔接十分紧密。科学家可以最初在科研院所,根据自己的科学思想,创造能满足国家或市场需求的原创成果,而后可以进入企业完成产品,最终将产品投放市场。整个过程中,“五链”实现了灵动融合。这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探索和学习的部分,也是真正能让科技成果满足生活需求、国家需求的关键。
原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丁仲礼院士曾经和我谈起,初创杭高院时,经常有地方政府和企业来求助,希望杭高院帮忙解决一些技术攻关难题。在建设杭高院的三年时间里,我也遇到了同样的情况,这让我深刻领悟到,目前科技需求链和供给链之间仍然存在严重壁垒。
近两年来,杭高院受杭州城市大脑的启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开创了杭高院的“科创大脑”。“科创大脑”相当于中科院研究所科研项目技术优势驾驶舱、企业需求驾驶舱、地域创新环境驾驶舱,集合了中科院100多个研究所、5300多位专家的技术成果和6000多万企业的需求。“科创大脑”运行近两年,研究员及企业方满意度较高,数据量超2亿。
下一步,“科创大脑”将在服务水平上作进一步提升,推出更新版本,这也是我们提升科技公共服务体系的具体举措。科技公共服务体系,是地方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具体体现、重要窗口及最好平台。因此,我们希望将杭高院“科创大脑”打造成为服务科研院所和企业需求的资源共享平台,以及资金人才供需的良好中介平台。
近年来,浙大与城西科创大走廊在科技成果转化的合作过程中,进行了有组织、有目的的顶层设计和布局,形成了许多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的经验做法。
浙大与西湖区合作成立了紫金科创小镇,聚焦数字经济和新材料领域,打造毗邻校区的创新创业生态社区,创建了近50个创新平台,其20多亿的投资经费中95%以上来自企业,打造了企业出钱出题或企业与高校联合出题、面向未来产业研究的高校成果转化模式。与此同时,浙大还与西湖区政府联合,以浙大投入知识产权、西湖区政府投入资金的方式,建立了浙大西投脑机智能研究中心。
在余杭区,浙大聚焦脑疾病、血液疾病、疑难未诊断疾病等生命健康领域,建设良渚实验室,完成从基础机理研究到后期治疗诊断的全过程研发,也在其中加入脑机智能国家实验室的相关内容,相当于国家实验室与地方实验室开展合作。另外,浙大作为主体参与之江实验室的建设,之江实验室的许多核心骨干都来自浙大。浙大还在余杭区建立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用于对接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校友的创业资源,支撑地方产业发展。
此外,浙大与临安区政府共建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按照国家“双碳”目标进行布局。浙大还与其他省内外政府、年销售额千亿级的大企业进行合作,对企业感兴趣、能落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转化方向展开布局,对体制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