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部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对策*
2022-03-15朱治佳韩冬伟孙浩月王淑荣王连霞汤志平高海峰
朱治佳,袁 明**,韩冬伟,张 笛,王 振,孙浩月,王淑荣,王连霞,汤志平,高海峰,高 博
(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2.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621)
大豆作为粮食作物,在国民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在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伴随各种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大豆产量。
大豆属于直根系,作为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根部病虫害是导致大豆生长发育滞缓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大豆产量[2]。深入研究大豆种植过程中出现的根部病虫害,制定配套防治措施,利于大豆植株正常生长发育,提高大豆产量。文章综述大豆根部主要病虫害为害症状、发病特点及防治对策,旨在为大豆生产中根部病虫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助力大豆产业发展。
1 大豆主要根部病虫害
1.1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该病害由根系周围土壤中的线虫侵入大豆须根中引起,通过寄生在大豆根部吸收营养,导致寄主植株营养不良,植株矮小失绿黄化,开花迟缓,豆荚短小,籽粒萎缩褶皱,严重时不结荚,植株枯萎死亡[3]。剥离出土的病株根部可见乳白色颗粒状物[4]。其越冬虫态主要在土壤中以胞囊的形式存在,可维持3~4个世代周期的生活力。该病害的发生对土壤湿度依赖性高,当土壤湿度维持在60%~80%时发病率最高。在沙壤土和盐碱地区域,土壤结构疏松,含氧量大,发病较重。
1.2 大豆根腐病(Phytophthora sojae)
在大豆生产过程中,大豆根腐病为害面积广,危害程度大,由于病因复杂,致病菌多样,防治困 难[5]。其 中,由 疫 霉 根 腐 菌(Phytophthora megasperma)引致的根腐病对大豆影响最为严重[6]。该病发病部位为大豆生长初期(苗期或成株期)的根部,发病初期病斑较小,随着病情扩展,病斑颜色变深,伴随大豆根部不断生长,可出现梭形、长条形病斑[7]。发病末期病变部位呈黑褐色腐烂状,侧生根数量减少。病株生长弱,叶片提前脱落,若发病较轻,植株不会死亡,产量降低[8]。该病菌主要以土壤或发病植株残骸为载体形式越冬,生命周期可长达2~3年,在春播大豆种子萌发期病菌即进行侵染。
1.3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
主要为害大豆幼苗幼嫩部位(如嫩根和嫩茎)。受害根系粗大、发育不正常、根部出现不同程度裂口,呈褐色。受害植株表现为幼苗生长弱,植株矮小黄化[9]。
该虫世代周期为1年,通常在土中为害大豆根部以虫态蛹形态越冬,每年大豆播种时发育至成虫,随后产卵孵化出幼虫,为害幼苗。
1.4 蛴螬(Scarabaeoidea Scarab)
蛴螬是金龟甲幼虫的统称,在大豆播种至幼苗出土阶段进行为害,以种子、嫩根、嫩茎为食,是造成大豆苗期缺苗的重要原因之一。成虫取食较嫩的叶片和茎,造成叶片缺刻破损,加剧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10]。该虫以老熟幼虫或成虫形态越冬,通常1年为1个世代周期。
1.5 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地老虎又名切根虫。幼虫呈褐色,卵圆形,成虫为灰褐色夜蛾,前翅窄小有黑色斑点。小地老虎幼虫为害大豆临近地表根部或啃食苗期叶片造成筛状孔洞,随着幼虫长大,可将豆苗咬断,致使大豆苗期缺苗少苗,严重影响大豆产量[11]。当温度高于30℃时,幼虫大量死亡,成虫成活时间也会缩短,丧失生殖功能。该虫冬季以蛹的形态在土中越冬。
2 大豆主要根部病虫害的防治
2.1 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2.1.1 种植抗病大豆品种 根据种植地实际情况,选用抗病优质大豆品种,如齐农5号、齐农30等。
2.1.2 制定合理科学的耕作制度 适当轮作、撂荒,避免连作、重茬等[12]。
2.1.3 播前药剂处理 在大豆播种前,通过种衣剂对种子进行药剂处理,可提高种子抗性,促进种子生长。实际应用中,可选择甲多种衣剂拌种或生物菌种衣剂禾力素、菌线克等拌种[13]。
2.2 大豆根腐病(Phytophthora sojae)
2.2.1 选用抗病品种 在选种准备过程中,应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
2.2.2 合理轮作倒茬 玉米-大豆、麦类-大豆、麻类-大豆等轮作模式均可降低大豆根腐病发病率。
2.2.3 强化栽培管理 整地深翻,深松细耙,土块均匀细碎,土壤疏松透气性良好。
2.2.4 药剂拌种 可用甲霜灵,百菌灵和亮盾等种子包衣进行药剂拌种。
2.2.5 田间茎叶处理 可用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杀菌剂进行田间喷施[14]。
2.3 大豆根潜蝇(Ophiomyia shibatsuji)
科学合理轮作是防治大豆根浅蝇的有效措施。倒换茬口可使大豆根潜蝇生长环境发生改变,繁殖受阻,有效降低大豆根潜蝇为害;其次,适当调整播种期,使大豆避开该虫为害的最佳时期,减轻为害;也可采用药剂拌种和药剂喷施。在播种时,利用乐果、多克福等药剂对大豆种子进行药剂处理,采用抗蚜威或吡虫啉类杀虫剂进行田间喷雾[15]。
2.4 蛴螬(Scarabaeoidea Scarab)
因蛴螬成虫具有趋光性,可利用该特性对其进行光源诱杀;也可选择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对其进行寄生,达到杀虫、降低为害的效果;还可采用毒死蜱拌种或与底肥一起施入土中,或采用毒死蜱、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土壤表面药剂喷施防治出土后的成虫[16]。
2.5 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
2.5.1 物理防治 利用地老虎成虫趋化性、趋光性特性,将糖、醋、白酒等混合菊酯类杀虫剂制成诱杀液,在田间均匀喷洒;也可设置杀虫灯、诱捕器等诱杀成虫,降低幼虫数量。
2.5.2 化学防治 可利用敌百虫粉剂在大豆播种时与种肥一起施撒入土壤,也可选用敌百虫可湿性粉剂或菊酯类杀虫剂进行土壤表面药剂处理[17]。
3 结语
随着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根部病虫害危害程度不断加重。在大豆根部主要病虫害中,胞囊线虫病和根腐病是发病范围大、病情较严重的2种病害。
防治大豆根部病虫害时,应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围绕发病特点、发病时间等制定有针对性防治对策,从实际上起到防治成效,保证大豆正常生长发育,保障大豆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