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建设论析
2022-03-15刘艳
刘 艳
政治价值观是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指导其政治活动的各种政治价值在其价值系统中的优先排序,是政治主体基于自身的价值判断,在处理各种政治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较之政治认知、政治情感和评价更具稳固性、持久性。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随之而来的是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深刻变革,各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不断影响着党内政治文化形态以及党员的政治价值观念,而政治价值观对于一个政党来说至关重要,是能够影响全体党员行为的关键性要素。因此,立足于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能够为党员对政治现象的评价提供基本的价值标准,通过满足党员的价值需求来获得认同,从而引导党员的思想与行为。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追求价值不仅是人类活动的一种目的、意向,而且是人们积极从事各种活动的最终动因。”(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价值观若干问题的思考》,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页。价值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因其与社会及其社会个体的认知、判断、行动等密切相关,因而无论是对社会还是个体都有着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会有各种价值并存,但总会有一种或几种价值处于核心地位,支配并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处于支配地位或优先排序的价值即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进步、凝聚社会共识、规范社会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理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因为政治所具有的权威性,政治价值在价值系统中的排序总是处于优先地位。但政治主体的各种政治价值同样是按一定的重要性和逻辑意义进行前后优先排序和联结在一起的层次序列。政治价值观就是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指导其政治活动的各种政治价值在其价值系统中的优先排序,即认为何种政治价值是最重要的和最优先的。政党作为政治活动中最重要的政治主体,其政治价值观对政党自身建设及其政治发展无疑是最重要的。
一般而言,政治价值观可以分为终极性政治价值观和工具性政治价值观两类。终极性政治价值观用以表示政治存在的理想化终极状态或结果,要解决的是“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些根本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共产党宣言》鲜明地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列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页。这实际上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什么,即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作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3)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学习辅导百问》,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21年,第63页。这揭示的是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对于共产党“要干什么”,我们都知道是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列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页。的联合体。《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部分也开宗明义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实际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使命,也就是终极性政治价值观。工具性政治价值观是达到终极性政治价值目标所采用的行为方式或手段,要解决的是“为什么能”的问题。本文讨论的主要是工具性政治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治价值观建设高度重视。在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倡导和弘扬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等价值观,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5)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节选),《求是》2017年第1期。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不断坚定和提高政治觉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结合党的政治建设实践,再次重申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6)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80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十六字共产党人价值观与2016年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二十四字共产党人价值观相比,更加精炼,体现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核心政治价值观,表明了其在党性修养、执政理念和政治认知等方面的价值判断,彰显了党对自身建设的评价标准。忠诚老实,即对党和党的事业的绝对忠诚,是对党员第一位的要求,体现的是党性原则;公道正派,即按照规矩用权,按照法律办事,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体现的是党的性质宗旨;实事求是,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体现的是党的行动准则;清正廉洁,即保持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做人,是对党员干部的底线要求,体现的是党的纯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继续强调:“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7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正是始终秉持了“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的政治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作为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根植于政治文化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提出了政治文化的概念,在阿尔蒙德看来,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政治的一种价值取向,它是由公民对政治现实的认知、对政治系统的情感和对政治价值观的评价组成的。(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29页。我国学者俞可平也认为:“政治文化就是人们的政治取向模式。作为政治取向模式,政治文化包括五个基本组成部分,即人们的政治认知取向、政治态度取向、政治信仰取向、政治情感取向和政治价值取向……政治价值即是对政治目标的判断和评价。”(9)俞可平:《权力政治与公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0年,第85~87页。国内关于党的政治价值观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30多年的研究过程中,党的政治价值观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90年至2000年,属于探索阶段,这个阶段国内学者对于政治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相关理论的引进、介绍和对某一群体的政治价值观进行阐述,其中也有学者关注到党的政治价值观。《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群主义》《民族主义》等西方极具典型的价值观研究的理论著作就是这个阶段引入国内的。在研究对象上,陆建华从当代青年这个群体入手,指出政治价值观念是青年价值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的是青年关于政治现实和政治理想的一般评价,(10)陆建华:《当代青年的政治价值观》,《青年研究》1991年第1期。这是国内学者首次提出政治价值观这个概念;孔繁斌从多个维度描述了中国农民政治价值观的结构性变迁;(11)孔繁斌:《农民政治价值观变迁与权威分化:政治控制取向》,《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7期。刘心村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三大变化进行了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观实现了三个变与不变的升华。(12)刘心村,金永芳,雷 磊:《论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三大变化──纪念改革开放20周年》,《泸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6期。第二阶段:2000年至2012年,属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国内理论界对于党的政治价值观的研究不断深入,研究范式、研究方法更加多元,特别是对党的领导人的政治价值观研究更趋成熟。李海涛把马克思主义范式融入党的政治价值观的研究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包括自由观、民主观、人权观。(13)李海涛:《论马克思主义政治价值观》,《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杨小云指出,邓小平的政治价值观就是“一切为了人民,人民利益至上”,是自始至终贯穿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根红线。(14)杨小云:《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政治心理转型》,《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谭德宇指出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政治价值观的核心。(15)谭德宇:《试论江泽民的政治价值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7期。第三阶段,2012年以后,这个阶段由于党的领导人对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的重视,理论界积极进行回应,对党的政治价值观的内涵、特征、实现机制等作了大量的探讨。赵理富探索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与特征,并指出了党的政治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性。(16)赵理富:《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价值观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质性》,《社会主义研究》2014年第5期。顾友仁立足于近代中国的国情,详细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历史建构,并指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不同特征。(17)顾友仁:《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历史建构》,《湖湘论坛》2020年第6期。王培洲以系统思维与系统分析为方法论,着力建构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体—用”系统,以期有效地回应新时代的政治需要。(18)王培洲:《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体—用”系统的建构及功能释放》,《治理研究》2020年第6期。唐宝全等学者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价值观的信念系统、运行机理及现实功效进行了研究,并强调要让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政治价值观上达到知行合一。(19)王培洲,唐宝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价值观的信念系统、运行机理及现实功效》,《学习论坛》2022年第2期。30多年来,国内理论界对党的政治价值观的研究从无到有、从个别群体到整体把握、从党的领导人到共产党人,等等,这些理论成果界定了党的政治价值观的内涵,明确了党的政治价值观在党内政治文化中的地位,分析了党的政治价值观的实现机理。但是,相比于党内政治文化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党的政治价值观研究的成果是相对不足的,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学者身上,这说明理论界对政治价值观的关注是明显不够的。此前的研究,对政治价值观基本内涵的界定还没有达成基本的共识,对政治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仍然存在不同的看法,特别是随着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推进,迫切需要对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进行重新审视,对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中的一些薄弱环节进行强化,在这些方面理论界都未能及时做出积极的回应。因此,本文试图立足于我国进入新时代这个新的历史方位,对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进行研究,进一步阐明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性。
二、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的重大意义
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灵魂,政治价值观是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对政治目标和政治行为具有指导性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加强”即意味着我们的党内政治文化还有不完善、不满意的地方,这就对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提出了要求。因为党的政治价值观处于党内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决定了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不仅深刻影响党内政治文化建设,还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特殊重要的影响。
(一)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是消除党内不良政治亚文化的必然选择
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分辨是非、分清主次、辨别真善美和评判轻重缓急的心理倾向和内心尺度。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都受价值观的支配和主导,价值观决定、调节、制约个性倾向中低层次的需要、动机、愿望,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定向器和控制器,是人的行为中较为稳定的倾向性。当前,由于受到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影响,“在一些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中,理想信念不坚定、对党不忠诚、纪律松弛、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弄虚作假、慵懒无为,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山头主义、拜金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任人唯亲、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现象屡禁不止,滥用权力、贪污受贿、腐化堕落、违法乱纪等现象滋生蔓延。特别是高级干部中极少数人政治野心膨胀、权欲熏心,搞阳奉阴违、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谋取权位等政治阴谋活动”。(2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年,第18页。这些党内不良政治亚文化将会造成党内部分党员的政治信仰模糊甚至缺失,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领导,因此,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是消除党内不良政治亚文化的必然选择。通过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让其对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起到导向作用、动力作用、规范作用和调适作用,消除党内不良政治亚文化的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领导起草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对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共产党人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最鲜明地体现了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政党性质,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同时标准要求更高,反映了中国社会最先进分子群体的价值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也是党的政治价值观。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就是要带领人民建设和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就是要带领人民实现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的社会。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首先就要求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所秉持和践行的政治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1)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三)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是新时代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迫切需要
党的政治价值观是党立足于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是与中国共产党人所处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所从事实践活动的方式紧密相连的,是指有关中国共产党的价值、价值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处理各种价值问题的根本态度和行为准则,同时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价值指南。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保持先进性和政治生命力的价值基础。党的建设和发展壮大离不开政治价值观的涵养和支撑,在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史上,党内政治价值观历来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其一,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能推动党的政治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22)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三严三实”,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23)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人民日报》2019年2月28日。增强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定力、政治规矩、政治意识。其二,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能引领党的思想建设。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就是让全体党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让优良的政治价值观影响党员个人的价值观,真正坚定党员心中的信仰,引领党的思想建设。其三,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能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抓作风建设,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牢记党对干部的要求。”(24)习近平:《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14年1月15日。一个人的行为正是受到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的引导与规约,因此,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全体党员的行为,身体力行,持续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四)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政治理念,是“管理”向“治理”的转变过程。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其成员共同遵守和信仰的政治价值观是什么样,其国家治理成效就是什么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推进价值观的建设。而推进价值观的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其一,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能够推动构建价值共同体。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在党的领导下,让社会群众实现自治。在这个过程中,价值观作为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力量,构建社会价值共同体就至关重要。广大党员是国家治理的主干力量,发挥的是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就是让广大党员能够在实现国家治理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以自身践行党的政治价值观的实际行动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到社会治理中,凝聚社会群众的价值共识,真正实现价值共同体与治理共同体的融合。其二,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能够强化全体社会成员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同。政治价值观对于人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实现对党的政治认同,政治认同是全体党员对中国共产党政党组织、执政理念、纲领、方针、制度和价值的赞同态度和支持行为,这种党内政治文化的政治认同也会转化为社会成员对我们党治理理念的政治认同。全体社会成员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更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强大推动力。其三,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能够转化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强大动力。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以党的政治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要求全体党员要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做到人民至上、为民服务、清正廉洁,与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国家治理的成果,同时让全体党员带动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社会成员的政治价值共识,凝聚社会发展的政治价值力量,转化为建设国家治理的强大动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三、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政治价值观是由政治主体的政治使命和政治需求所决定的。政治使命与政治主体的政治属性密切相关,如马克思主义政党,其政治使命就是实现无产者的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资产阶级政党,其政治使命就是获得执掌政权的机会,政治使命不同,其政治价值观也大不相同。政治需求则与政治主体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社会存在密切相关,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原理。在政治价值观中,最理想的状态是政治使命与政治需求的平衡,这样的政治价值观是比较正常的。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政治使命与政治需求往往是不同步的,要么权重偏向政治使命一些,要么权重偏向政治需求一些。权重偏向政治使命,虽然可以让政治主体获得足够的精神动力,但这种状态是不可能长久保持的,因为这不符合辩证法;权重偏向政治需求,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制,这种需求有时候就会异化为对“物质”的追求,导致腐败和堕落。所以,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政治价值观进行纠偏,确保政治使命和政治需求的相对平衡,这实际上就是政治价值观建设的过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如何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更好地领导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对党的政治价值观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就是要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变化对政治价值观进行调整和强化,或者对一些本身正确、但现实中出现偏差的价值观进行纠偏。经过我们党的百年锻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各种教育实践活动、力度空前的反腐倡廉以及不断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等的不断纠偏和调整,党的政治价值观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强化,但在一些方面还需要持续加强。
(一)加强人民至上的政党价值观建设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为人民服务和执政为民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导向,反复强调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党的历史使命。人民至上的价值观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把维护人民的利益、满足人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放在一切工作的最重要的中心地位,党的一切工作和努力都是为了人民。这一政治价值观在党的十八大之前在执政实践上有所削弱,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所侵蚀,在现实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为此,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集中整治“四风”入手,全面加强人民至上的政党价值观建设。一是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2012年11月习近平刚当选总书记后就明确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目标就是方向,就是目的,就是努力所追求的最重要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定为党的奋斗目标,明确了党的工作的方向、党执政的价值追求和价值导向,明确了党的执政为了谁这个根本性问题。也就是说,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满足党员干部的个人利益,而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强化党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政治立场就是党在执政过程中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就是在政治上选择站在哪一边以及和谁站在一起的原则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如一地以人民立场为立场,始终与人民站在一起,站在人民一边,“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0页。“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党性原则。”(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95页。三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国家的政治活动和党的政治生活中,政治主体地位的确立关乎国之根基。“民者,国之根也。”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在社会主义国家居于主体地位,人民是国家的根基,是国家的主人。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和主体。“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9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2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7页。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在党的执政过程中清楚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党在执政过程中要始终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力量之源,智慧源泉。四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而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强调必须坚持的发展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270页。“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0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32)本报评论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观点),《人民日报》2022年3月28日。五是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利益的宗旨。为人民谋利益是人民至上价值观的具体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民心所向,首先是其利益是否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强调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3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28页。“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3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55页。“要把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这才是最大的人权。”(35)光明日报:《习近平会见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光明日报》2022年5月26日。
(二)加强清正廉洁的权力价值观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36)习近平:《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9期。共产党所执掌的权力是人民通过法律合法赋予的,权力具有公共性,必须权为民所用,党员干部必须依法用权、谨慎用权、公开公平公正用权,廉洁用权,习惯于在监督下有效用权,把权力作为报效国家、奉献人民、服务社会的工具,牢固树立清正廉洁的权力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一直重视反腐倡廉,培育廉洁清正的权力文化。党的十八大之前,反腐败斗争的力度、广度、刚度、韧度、深度、效度和持久性都与人民的期望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权力腐败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党的十八大之后,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领导和指挥下,把加强清正廉洁的权力价值观建设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3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4页。在反腐败上旗帜鲜明,直面问题难题,全面彻底,立场坚定,科学反腐,真抓实干,注重实效长效,重点突破,坚持中央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落实责任,常抓不懈,零容忍,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老虎”“苍蝇”一起打,注重预防和制度建设,依法反腐,标本兼治,依靠群众,多管齐下,高压反腐,威慑常在,不断优化政治生态。强调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员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3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391页。提倡“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3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507页。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不断健全和完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4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391~392页。全面加强正确的权力价值观建设。
(三)加强党的领导的价值观建设
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必须有一个权威的坚强政党进行科学领导。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前,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和价值性没有受到充分全面的重视,党的领导虚位缺位,尤其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根本扭转了弱化党的领导的状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4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20页。重申了党的领导就是全面领导的本质性规定,进而通过制度安排确定党的领导的合法性。2018年2月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完善保证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安排”。2018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第一章第一条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在党章和宪法中更加明确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完善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制定或修订《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等一系列党内法规;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性安排,明确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正是因为有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领导体系建设,使党的领导的价值得到了全面的强化,认同党的领导、理解党的领导、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维护党的领导成为全党和各族人民的共识。
(四)加强改革的价值观建设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42)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改革通常是指为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进行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以推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是对现存制度所进行的调整和创新,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方法。改革是一场从思想革命、自我革命到社会革命内在统一的深刻革命。改革的目的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不同于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根本性彻底性改变的革命。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作出了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大关键性决策,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改革开放作为基本国策而不断推进,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价值共识。但在党的十八大前,由于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在许多重大问题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社会上对改革开放这一历史性决策出现一些不一样的声音。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改革的重要价值,将“全面深化改革”列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明确提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3)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9日。要“将改革进行到底”。(44)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人民日报》2018年1月1日。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首赴地方考察的第一站就是广东的深圳,并作出“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判断,呼吁全党上下“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45)光明日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光明日报》2018年12月12日。面对新的形势任务,我们党提出“必须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46)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激发人民的首创精神,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深走实,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改革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确认,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党全国达成前所未有的共识。但随着实践的发展、改革的深化,我国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的藩篱日益显现,各种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强改革的价值观建设,让所有党员、干部都充分认识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全面深化改革”。(47)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日报》2021年11月17日。
(五)加强法治的价值观建设
法治是依据法律的治理,即法律之治,是法律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中居于最高权威,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和方式。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法律具有最高的地位。法治的价值是捍卫和促进公平正义、维护公民权利、制约权力行使,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解决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认识到实现法治的紧迫性和重要价值,认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形势总体是好的,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凸显,党风政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大量矛盾和问题与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相关。”(4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0页。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治国之重器”,(50)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42页。“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5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24页。把法治的价值提高到了治国理政的前所未有的地位,并采取各种措施树立法治信仰,推进司法公正,维护人民权益,强化法治反腐,解决社会突出矛盾和问题。党的十八大首次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报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中国建设”,要坚持“三个共同推进”“三个一体建设”。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依法治国重大问题并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之后,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没有全面依法治国,我们就治不好国、理不好政,我们的战略布局就会落空。”(52)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第145页。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用制度治党、管权、反腐、治吏,加快构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将其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之中,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国理政的实际效能,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开创了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同时,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民法典》在2020年制定完成并实施;颁布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建立健全法治政府建设考核评价制度,加速法治政府建设。通过顶层设计强力推动和一系列的有效举措,法治中国建设向纵深发展,全社会法治观念和人权法治保障意识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权威逐步树立,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法治的价值得到了全面强化和深化,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