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逻辑机理

2022-03-15孔巧晨

关键词:二者中华马克思主义

孔巧晨

(中共山东省东营市委党校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山东 东营 25709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其中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经提出就成为理论研究热点。二者的结合,不是自然发生、单向机械的,而是在历史与现实、守正与创新、坚持和发展的交互作用中实现的,有其内在的发展逻辑。

一、历史逻辑: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发展进程看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二者相结合提供了历史依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中国历史发展的精神积淀,它创造了光华璀璨的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的版图中奠定了其独特地位和文化品格,使中国的封建制度历经了完整的发展周期,历史上的中国长期处于世界强国第一方阵。但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孕育出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精神,这种文化精神指引着西方世界驶入现代化国家发展的快车道。而封建专制使当时的中国处于一种“世代相传的愚昧状态”[2]780。近代以后,国家面临危亡之局,民族处于存亡之秋,人民深陷穷困之境,文化蒙受破甑之尘。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更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批判,科学、民主理念的深入人心与白话文的提倡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造了心理基础与思想条件。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传统文化需要作出新的适应。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早在19世纪中期,马克思主义最早由来华传教士节选部分内容传入中国,再结合中国文化语境将其表达出来。从实践来看,马克思主义的早期发展不是充当看客,自成一体,而是介入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进程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和活力。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3]

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革命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实现了科学的扬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实现了创新性发展,使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实现了创造性转化。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鲜明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基本方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提供了方法,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将之提升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宏阔的历史视野、深层的理论逻辑、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创新的时代语境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不可替代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揭示了文化与民族之间、文化与执政党之间、文化与发展道路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对这种规律性的联系呈以“中国范式”的表达,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二者相结合提供了历史借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种“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化”中国的过程,“化”的对象既包括具象化的中国实际,也包括抽象化的中国文化。文化作为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中国实际”,在一定程度上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层意蕴。百年党史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实践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历史,也是在坚持中传承、在扬弃中存续,兼收并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如何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如何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更好地指导当代中国实践,始终是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当代化和现代化的重要课题。

我党建立初始,因为对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和精髓缺乏深层次的正确把握,所以并没有形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作用的发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4]。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中,毛泽东思想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如何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里进行革命,马克思列宁主义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毛泽东思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进程中的实际问题,也包含了总结和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把中国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新的发展实践,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经验上升为理论创新,用理论创新去引领推动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使三种创新形成良性循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5],这一思想根植于悠久的中华民族历史和源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光华璀璨的历史文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价值瑰宝,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觉遵循中华民族传承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逻辑,通过回答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逻辑,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文化感染力、科学说服力和精神感召力,“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5]。

纵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既有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本本”式的教条化理解,也有对中华传统文化一概否定、粗暴对待的经历;既有结合成功的经验和重大成果,也有对立抛弃的失误和深刻教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表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历经了从无意识到自觉推动,从内涵内容的单一结合到主旨体系的立体结合,并随着国家战略目标的阶段性递进,愈发凸显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

二、理论逻辑: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特性看

(一)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是二者相结合的理论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二者相结合的理论根源。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观点集中在意识形态理论方面。马克思认为,思想意识的产生与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是分不开的,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思想意识具有相同的产生机理。但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不是机械的、单向的,作为上层建筑领域的文化一直和经济基础发生着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首先体现在对统治阶级的维护上。同时强调,文化不是固定不变的,虽然“一切意识形态领域内传统都是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6],但“通过生产而发展和改造着自身,造成新的力量和新的观念,造成新的交往方式,新的需要和新的语言”[7]。因此,看待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应从经济基础领域找寻二者结合的根本原因,从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找寻促进结合的“源动力”。同时,文化具有地域性。当一种文化进入到他文化领域,势必要与本土文化发生作用,是排斥还是结合,既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也决定于已经形成的文化传统。

(二)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基本前提

马克思主义是开放性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历来彻底反对形而上学和教条主义,始终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研究的出发点和使用的方法。这种原则性的、方向性的必然是高屋建瓴式的指引,而不是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回答。这就使马克思主义在具体形式的呈现上必然随着时代的不同、国别的不同、实践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而不同。这就给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开拓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使马克思主义在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从其创立和发展的主体角度看,随着时间、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从其思想本身来看,随着不同思想文化的丰富而变化。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性和真理性指引国际共产主义事业的发展,以其人民性和实践性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地域化与民族化,以其开放性和时代性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同样极具开放性和包容性。“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8]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传承发展至今没有断过流,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始终秉持包容性的发展理念。中华文明一直平等对待和充分尊重其它各种文化形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开放包容的文化姿态积极主动地和他文明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不排斥、不消灭、不取代他文明的存续,借鉴和吸收其优点和长处,而不至于抱残守缺,一味封闭,总能在融汇他文明的过程中实现吐故纳新,激活新的生机活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为马克思主义与其相结合提供了基本前提。

(三)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使二者互补成为可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性为二者相结合提出了疑问和挑战。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世界,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而中国传统文化随着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而形成,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三千多年,是亚洲文明的主体,“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更多关注的是个人修养,人与他人、与自己的关系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种思想文化的产生时间、地点、研究对象和关注领域都存在巨大差异。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二者相互对立,没有借鉴交互的需要和可能,相反,正因其相异而互补,二者的互鉴互学才有可能。在人类知识的版图中,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的科学缺一不可,主要关注改造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主体关注“人”的中国传统文化都是人类知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二者完全可以在保存各自优势的前提下发生新的结合,以实现自身的不断完善。

(四)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融通性提升了二者结合的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大量的相同、相似的价值观念,这为二者的结合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著名学者李约瑟提出:“中国人如此热情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有很多西方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竟会如此毫不犹豫、满怀信心接受一种初看起来完全是欧洲的思想体系。”[9]中国传统文化绵延千年,已经潜润到民族成员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中,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10]。中国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思维习惯和文化心理,使成员个体或群体不会轻易接受新的思想和理念,除非他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存在大量共性,二者是兼容的,才足以促使我们以传统固有的文化理念和思维方式比拟他文化的物质和精神形态,从而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最终接受这种新的思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11]。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存在大量相同、相似的观点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社会主义的基因。比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之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之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基本前提,二者因其相异而互补,还因有着相关、相近、相似、相同的文化基因而大幅提升结合成功的可能性。

三、实践逻辑: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指向看

(一)二者的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需要

文化兴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的先期呈现。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兴盛渲染了中国文化的最初底色,奠定了其在世界文明之林中的领先地位,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品格;新文化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民族复兴运动,对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批判,恰是这种激烈的扬弃保护挽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如果‘五四’时期不反对老八股和老教条主义,中国人民的思想就不能从老八股和老教条主义的束缚下面获得解放,中国就不会有自由独立的希望。”[12]文化的先期勃兴必然带动一个国家民族的繁荣复兴。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百年历程,见证了中华民族跌宕起伏的复兴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方位、全领域的复兴,当然也包括文化复兴。所以,要始终站在历史的高度和文明的高度俯瞰二者的结合。历史实践证明,在近代中国风雨如磐的存亡之秋,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明,使中华文明涅槃重生,再次迸发出生机勃勃的精神力量。在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更要实现二者多维度的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厚植文化底蕴,提供精神支撑,凝聚多方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更有说服力的论据支撑。

(二)二者相结合的关键点是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实现“长青”,它能够观察时代,以宽广视野和深邃眼光审视分析国内国际形势变化;能够把握时代,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真理性认知;能够引领时代,坚持用规律的眼光关注世界发展大势和人类命运,凝练“时代之问”,同时解答“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必须是民族化的。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2]585这种“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就是每个国家民族的传统、历史和文化。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要根据国家民族的实际情况创造性推动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并将这种实践创新上升为理论创新,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存在样态。另一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要与本国传统文化相贯通。要深度挖掘、高度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治国理政的智慧理念,并积极促使外化为国家治理的方针政策和公民个人、社会群体的行为规范,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能够潜移默化地注入大众生活,使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充满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将会突破个别国家的地域限制,因其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具有了普遍的世界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认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是以自身作为世界历史性存在事物为其先期条件。“只要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世界;只要实现了自身,就实现了改造世界。”[13]中华民族这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构成了世界历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以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创造了民族国家发展的“两个奇迹”,深度影响塑造着新的世界格局。中华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超出民族区域的界限,正以一种新的人类文明方式成为世界治理中不可替代的正向力量。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把中国的问题解决好,就能为世界的良善发展积蓄能量;把中国的发展经验总结好,从个别上升至一般,就能深刻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趋势走向;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弘宣好,就能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思想素材和智慧指引;把中国的道路走好,就能为现代化和人类文明提供新的实现方案,从而引领时代潮流。据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必定是原创性、本土化的呈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注入和重新激活。因为是“本土的”,所以更是“世界的”。

(三)二者相结合的着力点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认知和辨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是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发展的基本前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外延是不一样的,“双创”发展必须是正面的、进步的、积极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进步的、良善的、美好的、希望的质态,也存在落后的、腐朽的、粗劣的、绝望的东西。后者当然不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要与之结合的,所以才会严谨地界定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可以提供辨别的科学价值标准。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对新时代甄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提供了可借鉴的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符合时代所需的文化,能够满足发展需要,明晰发展趋势,推动社会发展;是经受实践检验的文化,是历史社会实践最具有普遍价值的承继,也能面对时代课题的挑战提出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是促进文化认同、提供精神支撑的文化,是对民族共同体认同的不可替代的文化自觉,是新时代弘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是文化自信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世界文明的重要构成,以和而不同的思想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是解决世界性难题的重要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时代二者的结合最终要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去。这种融合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引领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打底文化之基,将在革命建设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创新文化熔铸进去,不断汲取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以充实自身。根据文化的发展特性,每个民族的文化,每个时代的文化,都含有“不发达的文化成分”[14]。只有根据时代条件、实践需要不断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真正建设成大众的、先进的文化。马克思主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提供规律遵循。文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去探寻文化本身发展的规律,本土文化与他文化之间的交流影响规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建设的系统发展规律,区域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发展规律,民族文化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发展规律,凝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独具的精神标识、内涵实质和思想境界,总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出的重大意义、重要作用和实践要求,深刻阐释与民族国家发展、世界文化发展和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机制,从而更好地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四)二者相结合的主体要素是中国共产党人

思想理论与文化精神具有抽象特质,需要主体呈现,更需要主体推动。“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想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15]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一切社会历史活动都要依靠人,没有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没有社会的一切,也就没有思想和文化。因此,二者相结合不是自发自动的,是通过具体的个人和群体呈现出来,又通过特定的群体推动而实现的。推动二者相结合的主体要素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16]

从个体来看,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的本质性生成离不开历史文化的养育。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信仰追求,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品质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其个体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体。从群体来看,马克思主义认为,群体是由某种共同纽带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人的共同体,具有共同规范性、共同目的性、群体意识性、共同活动性以及共同的需要和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摆脱了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性质宗旨的规定,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群体性行为的约束规范。所以促进二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方法论,是实现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精神基础,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干事创业的思想动力。

“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17]坚持二者相结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创新现代化发展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需要。新时代推动二者相结合,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和精神意蕴,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重新审视思想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作用,为实现新的伟大目标提供力量凝聚、精神滋养和思想动力。

猜你喜欢

二者中华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摇曳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