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剖析益生菌与肥胖

2022-03-15赵爱青杨德兵

关键词:胆汁酸双歧益生菌

赵爱青,杨德兵,常 青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山西大同 037009)

肥胖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与许多慢性代谢性疾病相关,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根据世界健康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规定,成年人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大于30 时可被认定为肥胖。肥胖人群的寿命要比正常人群短7 年[1]。

1 肠道微生物失调与肥胖

人类的肠道中栖息着数万亿的微生物,它们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非常紧密。肠道微生物失衡会导致潜在的炎症性肠炎、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感染、肥胖和自身免疫紊乱等[2]。

已经有大量的研究探讨了肥胖患者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调现象。研究发现,体重降低的成年人群中乳杆菌属含量升高,但在超重或肥胖儿童中其含量偏高[3-4]。拟杆菌属的含量在肥胖人群中占比较高,并且此菌的丰度与BMI呈正相关[4]。另一项研究则发现了BMI和双歧杆菌之间呈逆相关[5]。

肠道菌群与肥胖紧密相关。如瘦者和肥胖者除了肠道菌群种类不同外,肥胖者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著低于瘦者,而且肥胖者在减肥后,肠道菌群会发生明显变化,且变得与瘦者的肠道菌群更加相似[6]。2013 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粪菌移植研究也表明,移植胖子粪菌的小鼠,会长得更胖[7]。

此外,抗生素引起的肠道菌群改变,也与体重增加存在一定的关联[8]。种种迹象都推动着研究人员相信,肠道菌群组成的变化,可能在多个方面导致超重与肥胖[9]。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抑制肥胖、减轻体重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许多研究者开始探究益生菌的减肥功效。目前也有一些研究侧重于探究一些益生元的作用,如阿拉伯木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低聚果糖。这些益生元或能调控与肥胖相关的代谢异常。

2 益生菌调控肥胖的证据

Hamad 等人发现格氏乳杆菌SBT2055 可以降低瘦型Zucker 鼠(常见基因性肥胖的动物模型)的血清瘦素水平,并减小脂肪细胞大小[10]。

一项2019 年发表的荟萃分析[11]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益生菌组的体重、腰围、体脂和BMI 都显著降低。此外,该研究还发现,高剂量以及单一菌株的益生菌,比低剂量、多菌株的益生菌,更能减少体脂。该研究一共纳入了12 项随机对照试验、821 名参与者。

另一项荟萃分析涵盖了105 篇文献和6 826 名参与者[12]。该研究也报道,补充益生菌可以降低体脂、腰围和BMI,而且在这些指标有所降低的试验中,大多数益生菌补充剂含有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唾液链球菌嗜热亚种和乳酸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德氏乳杆菌)。

然而,减肥并不是对抗肥胖的唯一方法,如果可以从一开始就防止不必要的体重增加,避免肥胖,可能对体重控制更有价值。2020 年的一项小鼠研究[13]发现,在西方饮食模式下,与对照组相比,饲喂鼠李糖乳杆菌GG(ATCC 53103)和乳球菌乳脂亚种(ATCC 19257)的小鼠体重增加较少,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发生率较低。

这些研究表明益生菌可能有助于防止体重增加、抵御肥胖。因此益生菌和肥胖背后的关联机制已经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3 益生菌调控肥胖的可能机制

目前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根据已有文献做了初步汇总。

3.1 胆汁酸代谢

胆汁酸与小肠中膳食脂肪的摄入息息相关。在肠道中,细菌能够通过分解并二羟基化的方式将原胆汁酸转化为次级胆汁酸。胆汁酸同样也是法尼醇X 受体(farnesoid X-receiving receptor,FXR)的配体。在一篇有关FXR 失活小鼠和野生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研究中,发现肠道微生物可以通过FXR 信号促进饮食肥胖[14]。高脂饮食的FXR 失活小鼠通过粪菌移植后,发现了无菌小鼠的体重增长要比非无菌小鼠增长慢。这表明了肠道微生物可以引发饮食性肥胖[15]。

益生菌可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影响消化过程。Rountree 认为:“某些细菌比其他细菌更善于从食物中转化能量。”这意味着,如果这一类细菌增多,人体会获得更多的能量,从而转化为身体的脂肪[16]。

3.2 短链脂肪酸

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fatty acids,SCFAs)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丙酸和丁酸。在肥胖和低纤维饮食(如多糖、抗性淀粉和蔬菜低聚果糖摄入减少)的患者中,观察到了粪便丁酸含量、总SCFAs 含量和双歧杆菌量的减少[17],而高纤维饮食可以通过SCFAs 调控胃肠道及一些代谢途径来协助肥胖的调控。

益生菌或可通过调节食欲和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量。某些益生菌可以增强短链脂肪酸的产生,增强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脂肪的储存[18]。短链脂肪酸还可以刺激瘦素等饱腹感相关激素的产生[19],而一些双歧杆菌类的益生菌,则可以促进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的释放[20],从而调节食欲。

3.3 代谢性内毒素血症

长期以来,对肥胖都是通过慢性炎症和胰岛素抗性来定义的。在一些研究报道中,肥胖可以导致肠道渗透性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肥胖和慢性炎症之间的关系直到Cani 等的研究才被阐明。Cani 等发现高脂饮食会导致血浆脂多糖(LPS,也被称为细菌内毒素)的升高,或者称之为代谢性内毒素血症[21]。

益生菌或可通过减少机体的炎症,避免肥胖。服用益生菌或可降低肠道菌群中脂多糖(LPS)产生菌的丰度,从而缓解LPS 诱导的组织和全身炎症[22]。益生菌还可以减少条件致病菌及其代谢产物,如三甲胺(TMA)和吲哚等,下调促炎基因的表达[23]。此外,某些益生菌还能参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24]。因此,益生菌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多个方面对体重产生影响,但值得一提的是,不同益生菌对体重影响的确切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4 减重效果具有菌株特异性

益生菌的益生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有些益生菌的作用是改善机体代谢、促进营养吸收,所以,某些益生菌不仅不会抑制肥胖,还可能会导致体重的增加。

比如,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 可以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加[25],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亚种(Lcr35®)可以帮助急性腹泻的儿童增加体重[26]。此外,也有动物试验揭示,有些益生菌并不能帮助降低体重。比如,给德国牧羊犬和比利时牧羊犬饲喂混合益生菌(干酪乳杆菌Zhang、植物乳杆菌P-8 和乳双歧杆菌V9),显著提高了犬的体重[27]。

5 益生菌减重前景

不同益生菌对于体重的影响显著不同,而且不同人摄入益生菌后的定植情况也有所不同,因此,减肥效果可能因人而异。当前对于益生菌减肥的作用机制及合适的使用剂量也尚不明确,仍需深入研究。

不论益生菌补充剂到底能不能够为减重添砖加瓦,但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活方式,比如营养均衡的饮食模式、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即使瘦下来,也不能拥抱健康。

说到底想要维持优美体型,保持健康状态,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可或缺。

猜你喜欢

胆汁酸双歧益生菌
胆汁酸代谢与T2DM糖脂代谢紊乱的研究概述
总胆汁酸高是肝脏出问题了吗?
胆汁酸代谢在慢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益生元和益生菌促进猪生长和健康
益生菌别贪多
神奇的小小肠道益生菌
中国益生菌网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