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家湾矿213108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划分

2022-11-16白铭波惠双琳卢少帅

关键词:韩家漏风采空区

王 钊,白铭波,惠双琳,卢少帅

(1.陕西陕北矿业韩家湾煤炭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315;2.陕西陕煤陕北矿业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315)

韩家湾煤矿上部煤层已陆续回采完毕,正进行下部煤层的回采。由于其多层煤间距离较小,且煤层具有一类自燃倾向性,属易自燃浅埋近距离煤层开采。地表以风沙地貌和黄土沟壑为主,采空区塌陷后易与上覆地表风积沙层贯通[1-3]。由于煤层埋藏浅且与下部煤层间距离较小,当下煤层回采后,在采动应力的影响下,地表沙土层将发生二次沉降,上部遗留煤柱将随着下煤层的回采逐步失稳,使得上下煤层采空区相互贯通,重复开采后采空区上覆岩层形成多次垮落,上下煤层间采空区覆岩形成的大范围的采动裂缝,从而在各煤层采空区内形成复杂的漏风通道,导致采空区出现浮煤自燃、复燃等现象,造成工作面气体异常[4-6],影响工作面安全生产和煤自燃预测预报[7-9]。为此,以韩家湾煤矿浅埋近距离煤层群开采为工程背景,分析工作面开采后煤层自燃、绝氧减温、供风复燃过程中气体形成规律,划分采空区残煤自燃发火范围,为工作面采空区煤层自燃发火灾害预防提供依据。

1 工程概况

韩家湾煤矿主要开采2-2、3-1与4-2煤层,其中2-2煤层已开采完毕,煤层厚度平均4.28 m,3-1煤层目前开采213108 工作面,煤层最大厚度为3.1 m,平均厚度为2.7 m,两煤层距离平均为35.93 m;4-2煤层平均厚度为1.92 m,距离3-1煤层厚度平均为35.93 m。

213108 工作面北侧部为213107 回采工作面,西侧部为3-1煤层东翼回风巷,南侧部为新设计的213109 工作面,东侧部为井田范围边界。该工作面长度为260 m,面积623 545 m2,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倾斜长壁采煤法。

213108的工作面分别在回风辅运顺槽、绕道上分别施工了2个调整风门。在辅运斜联巷、胶运顺槽、回风顺槽开口以里50 m 处构筑防火门,在辅运顺槽、胶运顺槽、回风顺槽距开口1 000 m 处构筑防火门。3-1煤层主要煤类为CY41,灰分、硫分的变化比较小,煤层开采倾斜度为1~3°,平均采高2.7 m,截深0.8 m。

2 采空区自燃“三带”现场实测

2.1 测点布置

通过埋管抽气技术可以观察采空区的空气含量情况,此次对采空区范围内的空气成分可以通过填料槽进行检测,测定的区域一般距工作面200 m 以内,每边间隔50 m 设置一次测点,在采空区范围内的进回风侧各3个测点,通过上下顺沟同步观察。待空气含量降到5%以下,观测便完成。

在工作面的二顺槽处沿底板靠近煤壁铺设单芯束管,束管在敷设过程中采用了3″钢管作防护套管,以观测采空区面积及真实气体分布情况,避免采空区积水而阻塞束管,并方便束管安装。在进回风侧煤柱壁处预埋工作的时候,束管进风口距基底高程约为1.5 m以上,并固定在煤壁锚上以免打滑。测点具体布局如图1。

图1 213108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测点布置

2.2 煤自燃“三带”分布监测结果

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划分主要依据是采空区遗煤厚度、氧浓度、漏风强度的分布。由监测结果可知,在采空区内部浮煤较多的地方或遗留较厚的地方,开采过程中受采动影响,煤体垮落,易产生自然松散状,并残留于顺槽内。随着工作面的推移,这些残煤留入采空区深处,在长期的漏风条件下极易达到煤层自燃条件,进而引发煤自燃发火[10]。

由于采空区浮煤厚度划分的复杂性以及采空区的封闭性问题,目前尚无准确计算浮煤厚度的办法。以往预报煤层自燃的方法中,浮煤厚度的计算主要采用间接计算法。根据测量煤层厚度,并结合日常推进效率、工作面距离、出煤量等,推算出采空区的浮煤数量。然后再通过观察,找出浮煤散布变化规律。

213108 的工作面平均采高2.7 m。工作面回采率大于97%,采空区内空隙度为30%,而通过观察工作面回采过程中残煤厚度和工作面回采率,可以推断出采空区的浮煤厚度和宽度。

进回风顺槽及两端头支架处浮煤层厚范围:

(3.1-2.7)/(1-30%)=0.57 m

采区中部位置浮煤厚度:

(3.1-2.7)×(1-97%)/(1-30%)=0.017 m

根据上式计算,即得213108 工作面采空区的浮煤厚度在等值线位置情况,如图2。

图2 213108工作面采空区浮煤厚度平面示意图

通过现场实测得到了采空区下限氧含量与极限浮煤厚度,把上述参数在图中进行绘制,就可确定出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区域,如图3。

图3 213108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三带范围

由图3 可知,在213108 工作面内采空区散热带分布范围一般在采空区内距工作面60~90 m以内,在采空区进风口侧由于漏风相对很多,散热带覆盖范围相对较深,回风巷侧由于漏风相对较少,散热带覆盖范围较浅。氧化升温带在距工作面120~140 m 之上的采空区面积深部最大。在回风巷侧,氧化升温带的深度相对较浅,大约为120 m,进风口顺槽氧化升温带深度则相对较深,可达140 m。采空区后120~140 m 之外则为窒息带。

3 采空区自燃“三带”数值模拟

根据213108 工作面实际生产条件,采用FLUENT 数值软件建立数值计算模型,模拟研究采空区距工作面不同位置处各点的氧气含量变化关系,如图4。

图4 采空区三带数值模拟计算结果

由图4 可知,随着工作面的推进,采空区深度也逐步增加,采空区内的各测点氧气含量也呈现降低态势。距离工作面进风侧小于92 m 时,采空区内各测点的氧气含量基本上保持在15%以下,距离工作面大于92 m 时,采空区氧浓度的降低速率逐渐增大,采空区距工作面140 m 以外时,采空区氧气含量能够降低至7%以下。但在此期间,由于采取了向采空区注入氮气的原因,使得采空区氧含量大幅下降,采空区距回风巷口60 m 内时,采空区氧含量已降低至15%,同时随着采空区距离工作面距离的增大,采空区内氧含量降低速率逐渐增大。

综上所述,由于213108 工作面采空区氧气含量在进、回风口两端分布相当大,从进风侧逐渐向回风侧递减。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划分出韩家湾煤矿213108 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范围见表1。

表1 采空区“三带”划分/m

4 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划分

结合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依据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判别原则,采空区内煤自然燃烧危险区域必须同时符合热透风率、浮煤层数、氧含量、放热强度等要求。

根据采空区实测及实验室测定空气、煤体温度、漏风强度及不同温度下浮煤的氧化放热强度等参数,运用极限参数公式[11]可计算不同浮煤厚度、煤温及距离的三维极限值(最小浮煤厚度hmin、最低氧气浓度Cmin、最大漏风强度)。根据计算出的三维值取其某一温度的极大值可得:

基于上述计算得到综采面采空区危险区域范围划分如图5。

由图5 并结合213108 工作面采空区气体温度场分布特点和煤自燃“三带”观察结果,213108 工作面正常回采过程中的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范围较小,主要分布在采空区两顺槽以及煤厚大于0.4 m 的区域,需要重点加强监测。

图5 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区域示意图

5 结论

(1)现场实测明确了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规律。213108 工作面采空区距工作面60~90 m以内为散热带,进风巷侧散热带范围较深,回风巷侧散热带范围较浅。距工作面120~140 m 以内为氧化升温带,回风机侧,窒息带的深度大约为120 m,进风口顺槽窒息带的深度达140 m以外。

(2)数值模拟分析了采空区面积内的空气含量分配及布局变化规律,掌握了采空区漏风随工作面推进的关系,同时验证了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划分的准确性。

(3)划分了韩家湾煤矿213108 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范围:采空区两侧顺槽以及遗煤厚度大于0.4 m的区域。

猜你喜欢

韩家漏风采空区
浅埋煤层采空区密闭漏风量测定研究
老采空区建设场地采空塌陷地质灾害及防治
互联网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漏风的小棉袄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
八仙的手持
韩家礼书法
稳定释放SF6条件下孤岛面漏风规律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