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022-03-15邹灵果张美花

当代教研论丛 2022年9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邹灵果,张美花

(1.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9;2.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0)

创新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高职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全方位发展,突破传统和封建两座大山,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解题方法灵活多元,对于高职生发散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有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依托创新教育优化数学教学目标、改革数学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从而为当代高职生高质量发展奠基。

一、创新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数学课程作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于学生未来高效发展具有积极助推作用。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双重提升,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既要满足新时代教学诉求,更要满足高职生的实际诉求。基于创新教育的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应积极优化教学流程,以促进数学教学发展。首先,在传统固化的教育理念影响下,数学课堂通常以教师“教”学生“听”的形式开展,学生的自主性难以有效发挥,直接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毫无兴趣。而以创新教育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小组合作之中完成学习的全面掌握,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其次,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1]小组合作探究式作为一种教学模式,高职数学教师可通过布置问题、小组讨论、小组总结、教师点评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借助此形式不仅有助于营造优良的学习气氛,也改变了以往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课堂下听的单一模式,促进了师生双方的互动交流。最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的高速发展,亟需大量具备理论基础、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而数学课程的学习正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好的方法,在学习数学内容的同时逐渐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习中、习题中、实践中提高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能力,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创新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现状

1.教学内容缺乏创新

高等数学内容是在中学数学基础之上对数学知识、概念进行深化和拓宽的一门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和综合运用能力。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编撰的数学教学内容主要以数学定理、公式等为主,缺少时代性、专业性内容;教材内容早与时代和社会脱轨,后期的教学改革也并没有对授课内容进行重编和调整。[2]当前阶段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过于老套且应用范围狭窄,与新时代要求极度不匹配。所以,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要根据新时代社会人才诉求,优化教学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教学方法较为固化

现阶段部分高职数学教师只知道传授数学知识,学生也只是机械重复、被动接受;再加上高等数学的概念、公式具有极高的抽象性、逻辑性,如果仅凭教师的口头讲授和学生自行臆测很难学精、吃透,甚至导致学生出现抵触、抗拒的心理。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模式不仅无法调动其数学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也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长时间下去,容易形成“教师讲授,学生低头玩,毫无互动”的课堂气氛,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自然不理想。另外,高职数学课程涉及大量的图形,若只依靠教师的手绘而不会利用多媒体、自媒体技术,课堂教学一定毫无生气,很难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考核模式缺乏新举措

当前,高职院校数学考评模式主要以平时表现(作业、考勤、发言)、期中成绩、期末考试为主,而对于实践活动、思政内容和德育内容的融入等均不在考核范围。在数学教学评价内容上只关注学生日常表现和期末成绩;考试试卷的设计缺少应用型和探索性内容。学生在考核过程中,习惯于模仿、抄袭,而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所以,在应试教育重知识掌握而忽视创新意识、创新品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的考评机制下,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3]

三、创新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路径

1.教学内容的改革

高职数学内容的改革要本着“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理论联动实践,重视应用、关注创新”的特色。

(1)优化教学内容。首先是优化课程体系。高职院校要结合新时代高等数学基本要求来构建全新的数学课程体系,将基础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相结合,以必需知识为基础、以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为有力载体,以数学实验为手段,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扎实提升高职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高职数学教师要遵循以生为主、师为导的基本原则,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激情,使学生以高涨、饱满的热情参与数学教学活动;还要改变传统灌输式模式,以引导者、帮助者、评价者的身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其次,抓内容创新,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内在关系,改变僵化定义、公式、定理死板讲授的传统模式,使之成为生动鲜活的数学内容。在教学中,高职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学”,不断提升其学习兴趣;还应带领学生领悟牛顿与莱布尼兹公式、格林公式的简洁美、对称美。除此之外,高职数学教师可适当引入数学史,在讲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开展人文教育,通过深入了解我国数学历史、典型事例、重要人物,体会数学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艺术性。如,讲授刘徽、祖冲之、李善兰、华罗庚等诸多数学家们的优秀品质与辉煌成就,浸润学生心理、洗涤学生灵魂,加深其对数学的认知与理解。最后,加强数学教学的针对性。高职数学教学内容设计上要注意数学知识与实际需要的有机融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增加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特别是与自媒体平台结合密切的教学案例,如,人口预测、植物的生长、气温的变化等内容与数学结合,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的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4]

(2)更新教学形式。其一,数学理论方面教学应以启发式为主,并将数学建模思想和方法渗透于课程教学之中,依托问题引出数学教学主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还可以以实际问题导入,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之中介绍数学知识和思想。在数表、图像相关内容讲解中,高职数学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知识习得后,设置一些应用型习题和思考性习题,开展综合习题讨论活动,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分析和研讨问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另外,高职数学教师应积极尝试案例教学法,从实际问题入手,通过分析、思考、研究再落实到问题解决当中,形成“从实际问题中来,到实际问题中去”的新模式,既能够大幅度提升授课效率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其二,数学教师选择案例时要注意收集身边的实例,并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当中,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还要选择应用性强、设计专业知识的例题与习题,通过特定的问题使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计算能力,弱化应试性技能锻炼,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基本方法的强化,突出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3)加强教材建设。现阶段高职数学教材种类得到了丰富,但是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教材的系统性研究和理论性指导依旧存在过于强调理论性等诸多短板,众多教材中真正能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甚少,大多数数学教材无法满足高等职业教育需求,这就要求广大高职数学教师加强教材改革,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学生发展需求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调整,撰写符合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的教材和习题册,帮助高职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必备知识和技能。如,机电类专业数学教学可包括微积分、微分方程初步等内容,并结合教学要求、课时安排适当增设新内容,让数学内容更具针对性。

2.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和选择教学模式时体现“必需、够用”,加强实践环节,做到因材施教,关注高职生自学能力、应用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改革传统以课堂、教师、教材为重型的固化教学模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1)丰富教学方法。高职数学教学开展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应将抽象、难理解的定义、概念、公式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其一,高职数学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在讲授函数的极值与最值时先用“生活中什么物体是圆柱形的?为什么是圆柱形的?”等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学生展开探讨时引入极值与最值的概念,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其二,将数学概念与专业实例进行融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其可以利用形象思维展开想象。[5]如,教师在讲授连续函数性的过程中可添加汽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等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概念,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用途,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其三,教师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专业,避免大量繁琐的纯数学推导,要结合专业应用讲解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学有所用;还要确保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适应生源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拓宽数学教学的高度、宽度、深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举例来说,在讲授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时要避免使用叙述式教学方式,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图形模拟,再借助实验课边演示边讲授的形式将抽象的知识点具体化,从而深化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2)创新教学模式。首先,实施“双主体”教学模式,改变教师是“传递者”“阐述者”、学生是“倾听者”“接受者”的模式,打造“教师与学生共同走进课程,一起参与教学”的“双主体”模式,让课堂充满生气。教师以激情的语言、丰富的内容、和蔼的举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其次,构建“交互式”教学模式。高职要实施“课内+课外”“理论+实践”“教书+育人”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讨论、演示,课后作业、探讨,课外实践等诸多环节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讨论中、探究中构建数学知识框架,运用案例教学法的启示、任务驱动法的合作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创新“分层式”实训教学模式,改变以往“学困生吃不透,学优生吃不饱”的尴尬局面。高职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等将其划分为A、B、C三个层次,按照实践实训大纲要求分层次制定实训项目,让每一个学生的职业能力都能够得到提高,达到个性化发展目的。

3.教学评价的改革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要转变考核、考试方式,改变传统以“期末考试”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将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纳入考核体系中,确保考核体系的全面性、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1)改变作业方式。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之上增添论文式作业,就是以开阔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内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的作业布置方法,这种作业方式新颖、不老套,十分符合新时代学生。如,部分学生在刚开始学习数学课程时会出现为什么要学、数学如何与专业结合等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布置以学习数学的作用与重要性为题的论文式作业,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查询相关资料来完成作业,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清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6]

(2)改革考核方式。高职院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评价制度,可将学生的总评成绩分为三部分:平时成绩,包括课后作业、上课积极性、课前预习等;开放式考试成绩,以数学建模的方式开展,教师提前布置题目,在规定的期限内以论文的形式上交评分;闭卷考试成绩,以考察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公式的应用为主。这样全面的考核方式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总之,高职数学教师要充分把握住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创新教育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学模式改革要彰显课程的工具性与应用性,还要重视激发学生创新的内在潜力。对此,高职要积极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和新问题,赋予数学课程新的育人理念,特别是将创新教育渗透至数学教学过程中。高职数学教师在传授基本概念、基本技巧的基础之上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用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推动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从而为培育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发散性思维于一体的高素质优秀人才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