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的多维论析

2022-03-15杨学嘉应永宏

丽水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四史思政课思政

杨学嘉,应永宏

(温州肯恩大学中国国情文化教育中心,浙江 温州 325060)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时,提出“要通过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基本道理”[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2]。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诲,既体现了新时代学生学习“四史”的重要性,也反映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育人的特殊性。高校思政课与“四史”教育相辅相成,思政课既有政治、价值引领功效,也是“四史”学习中的有力抓手。因此,及时总结“四史”教育成效、思考如何推动思政课与“四史”相融合显得尤为迫切。目前,学界对“四史”融入思政课的维度、意义、路径已有较多深入研究。但是,现有研究范围仅聚焦于传统高校思政课,对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以下简称“中外合办高校”)思政建设关注较少。而随着我国与世界文化交流日益紧密,中外合作办学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在中外合办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兼具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的重要课题。因此,本文以“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为例,探索如何提升中外合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如何在国际化教学环境下更好地宣传中国的制度文化。

一、“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的育人价值

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中外合作办学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3]。与传统高校相比,中外合办高校教学环境与课程设置更加国际化,学生常受到不同意识形态、文化氛围、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影响。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包含国史、党史等内容的国情教育,是中外合办高校思政教学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外合办高校的思政课在整合传统高校思政课内容的基础上,存在一定的创新空间,因此需要正确的引领以加强科目间的衔接与内在逻辑,最终形成逻辑严密、体系完善、质量优秀的课程体系。从历史传统、现实发展、理论合理性维度来看,“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可以促进课程体系的建设;从育人价值而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

(一)提高思辨能力,增强思想引领

在全球化浪潮中,我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尤需注意的是敌对势力的历史虚无主义观,其往往通过断章取义、混淆黑白等手段建构历史。如否认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割裂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质疑中国新冠疫情以来的抗疫成效等。而中外合办高校学生有更多途径去探索国外文化,如未能提升自身思辨能力,则容易对国外文化产生盲目的崇拜感,忽视我国核心价值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四史”的育人价值首先体现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上。“四史”教育是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学习“四史”不仅能从历史维度再现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成就,而且能从现实维度引导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

由此可见,将“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对于青年学生思想具有形塑作用。通过学习“四史”学生才能更好地筑牢理论之基、把稳思想之舵,在多元文化浪潮的冲击下把握本质和全局,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否则,身处中外合办高校的大学生,在自身价值观、历史观、人生观尚未完全成熟之际,容易对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新奇”言论感到好奇与困惑,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正确认知。因此,“四史”教育有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将自身宽广的国际视野与中国国情文化有效结合,从“四史”中汲取力量,以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

(二)强化使命担当,增强奋斗意识

大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使命担当。学习“四史”有助于中外合办高校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知史爱国、知史爱党的立场和态度,增强爱国主义理想与信念,激发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4]。例如,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学生能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从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的过程,从而理解社会主义发展的脉络逻辑及今日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学习百年党史、新中国史,学生能感受到峥嵘岁月中历代革命者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拼搏与奋斗;学习改革开放史,学生可以体会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引领下中国和平崛起的波澜壮阔。“四史”学习意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增强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

“四史”教育对中外合办高校学生尤为重要。在中外合办高校中,学生大多对于自己未来的人生有着明晰的规划,对自身学业成绩有极高的关注度,但同时少数学生在思想上也存在一些误区。如个别学生因为家庭物质条件较为优越而产生享乐主义的错误观念,认为艰苦奋斗仅属于物质匮乏时期;部分学生在出国留学时,忽略了个人与国家的辩证统一。因此,“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强化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对学生担当意识、奋斗意识的形塑,引导他们把国家发展作为个人理想的关键指引,从而培养扎根中国大地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三)培育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认同

中外合办高校思政教育在多元办学理念与文化的交融下更具特殊性,因此思政课需要有明晰的认识准则与深刻的价值定位。以中美合办高校为例,其专业课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均采用美式教育,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课还是出国学习,都直接接触国际化的环境。与传统高校学生相比,中外合办高校学生更加具备“国际视野”。因此,中外合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需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把握好国际视野与中国立场张力,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力。

“四史”教育引导人们坚持知史爱国、知史爱党,增强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为更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规律提供重要指引[5]。借助“四史”教育,中外合办高校可以在立足中外合作的基础上,更好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认同。具体而论,回溯百年伟大征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悟中国共产党“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有助于学生体会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学习社会主义发展简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世界社会主义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之治”既彰显国家的制度自信,又为文化自信提供理论依据。中外合办高校学生通过“四史”内容的学习,能较好结合国家“大我”与个人“小我”,在全球视野下坚守中国立场。

二、“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的基本原则

“四史”以中国发展脉络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其本身即与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取向相贯通。在中外合办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学,身处多元文化环境中的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特殊的教学使命与责任,需要遵循科学、恰当的原则,使“四史”内容成为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发挥育人实效的助推器。

(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四史”的价值不仅在于卓越的理论性,更在于有丰富的案例论证“四史”的价值内涵。因此,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四史”教育对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讲授不能把课变成简单的政治宣传,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善用身边的例子、当下的时事来讲好中国故事,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感受到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改变就在身边。

马克思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在课堂之外创造良好的“四史”学习文化环境,同样会对“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而论,可将“四史”浩瀚的资源视作研学实践、校园文化活动的宝库。学生可以利用好“四史”包含的物质资源,参与走访革命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在精神层面,“四史”中蕴藏诸多民族精神,如伟大建党精神、抗美援朝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抗疫精神等,对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国情文化建设方面,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四史”资源开展红色讲堂、红色读书会等系列活动,既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又能让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以“四史”助力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四史”的时间跨度很长,内容非常丰富,但彼此之间也不是割裂和孤立的,实际上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7]。在讲述“四史”时,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坚持运用整体性原则。

坚持整体性原则,首先在于把握内容的整体性。“四史”虽侧重点不尽相同,但彼此联系十分紧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把“四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讲述。从价值内涵上看,“四史”的内在逻辑联系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发展。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面胜利,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探索前行,再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无一不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谱写的壮丽篇章。因此,坚持整体性原则有助于更好展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精神谱系。

其次,整体性原则体现于课程体系设置中。相较传统高校,中外合办高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中美合办高校思政课在国内几门必修课的基础上借鉴了美式教育所提倡的通识教育;将通识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以构建复合型思政课程体系。一定的灵活性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方向,但容易使各科教学内容相对独立,缺乏一定的贯通性。通过整体性原则讲述“四史”,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四史”教育作为纽带将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强化了几门特色思政课的衔接,从而深化了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形成铸魂育人的合力。此外,整体性原则体现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联中。“四史”内容兼顾理论的深度和范围的广度,在“课程思政”中亦能多方面体现。通过整体性原则,教师在讲述“四史”时能不断丰富单科教学内容,进而衔接不同思政课程,最终构建起思政课与专业课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三)坚持创新性原则

近年来,随着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研究视域的扩展,学者们在肯定“四史”研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前提下,提出“四史”教育要以历史研究为基础,兼顾政治研究、理论研究,积极构建“四史”学科体系和学术体系,推动“四史”研究的创新性、系统性发展[8]。“四史”所展现的理论创新指引着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从历史维度来看,创新性原则始终贯穿于思政课建设过程之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高校就首创“党的建设”“中国革命运动史”“科学社会主义”等课程;新中国成立后,高校随即开设“马列主义基础”“中国革命史”等课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高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并号召青年学生要进行“四史”教育学习。思政课建设的与时俱进,启示了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学需要在已有经验上继承性创新。

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趋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需重视“八个统一”。例如,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这意味着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材中的知识,要通过“四史”教育中鲜活的案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引导。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要求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具备思维上的创新,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批判性思维,正确认识、辩证分析现实问题;以问题导向为基础,解答学生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困惑。

三、“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的路径选择

“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所蕴藏的育人价值与基本原则启示思政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思索如何有效将“四史”内容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不断提高立德树人工作的效果。基于此,“四史”教育只有贯穿于思政课教学体系、实践平台以及教师培养全过程,才能形成合力为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一)融“四史”教育于思政课教学体系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强调思政课需要加强创新性与针对性,如完善课程建设机制、优化教材内容、编写适用于不同类型高校的教材等。这为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引,而“四史”内容则为构建创新型思政课程体系添砖加瓦。

“四史”教育相比其他理论教育,具有更广泛的融入度。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内容既是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其内容也涵盖通识教育,这与中外合办高校课程价值相一致。正是由于“四史”内容的丰富性,需要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去思索如何让“四史”教育更好发挥教育引导功能。具体而言,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在阐述全局性的“大历史”之外,通过讲述个人性、地方性的“小历史”来体现“四史”内容的鲜活性。通过平凡个体的故事,形塑“四史”教育对青年学生的精神引领。讲述改革开放史时,可以从创业者们鲜活的例子中把握改革开放内在的历史逻辑,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下人民群众生活的变化。此外,“四史”也需嵌入时事政策来丰富思政课程体系。如202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推动浙江率先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结合“四史”内容进行剖析,“共同富裕”不仅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体现,更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的一贯方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结合党在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思想的体现,从“四史”的角度来解读国家的系列政策,帮助学生理解党的执政理念。因此,融“四史”教育于中外合办高校思政教学体系有助于加深思政课的广度与深度,有助于学生提升对思政教育的兴趣与重视度。

(二)融“四史”教育于实践平台

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既需理论性,也要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这也意味着“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还需要以实践平台来丰富“四史”教育的多样性。

首先,借助社会实践平台。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设置多样性课程考核评价,即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主要由理论课作业、研讨课讨论、创意作业、实践研学等要素构成。其中,实践研学与创意作业是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的有效途径,教师应结合社会实践平台积极挖掘“四史”教育中的口述史资源,将历史教育与实践活动结合[9]。在具体实施中,社会实践可以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相结合。如教师可以带领同学前往革命纪念馆进行研学,学生既能通过馆藏资料来学习地方党史,也能通过保存完好的旧址来返回历史现场,加深对历史环境、革命精神的认知。

其次,搭建校园实践平台。中外合办高校可以在校园举办各类与“四史”主题相关的系列活动,将“四史”教育的内容日常化、平易化。如大学生“思政微课”比赛、抗疫志愿者服务、党史知识竞赛、红色书籍读书会、十九届六中全会青年宣讲团等。强调搭建实践平台并不意味着降低思政理论课讲授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要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如果没有教师的有效引领,学生实践就有可能沦为形式主义。中外合办高校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与校园实践平台,可以更好地将“四史”教育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在课堂授课之外提升对思政教育的满足感与成就感。

(三)融“四史”教育于教师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10]“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养。教师拥有坚定的信仰、宽广的国际视野、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使“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的质量得到保障。因此,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在以下方面提升自己,以发挥好主导作用。

第一,坚定“四史”教育的精神信仰。在课堂中讲授“四史”内容时,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储备,还应做到坚定自身的政治立场。在此基础上,才能培育学生的理想信念。第二,厚植“四史”教育的家国情怀。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牢记家国意识,在党和国家、人民的伟大奋斗历程中关注社会发展,不断从中汲取养分为教学所用,使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程充满温度。第三,创新“四史”教育的理念。“四史”教育兼具政治性与通识性,教师应通过对“四史”的解读引导学生以古鉴今,用科学思维分析当下社会现象与国际环境。第四,拓宽“四史”教育的学习视野。“四史”教育范围并不拘泥于国内,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等内容需要思政课教师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在古今中外的实证比较中引导中外合办高校学生更全面、客观地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第五,严守“四史”教育过程中的纪律准则。“四史”的主体内容聚焦党和国家的发展史,教师讲授“四史”内容时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通过扎实的理论驳斥当下社会中存在的历史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教师自身若存在纪律问题,将对学生的价值观带来负面的冲击。第六,通过“四史”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利用好“四史”丰富的案例资源,以自身的学识、语言魅力来加强学生对“四史”教育的学习动力。

总之,“四史”教育融入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是从升华思政课教学体系、丰富思政实践平台再到提升教师主导性的贯通过程。“四史”教育对于思政教学的价值提升,是“四史”教育育人价值、基本原则于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将能有效解决当下中外合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相对薄弱的问题。

猜你喜欢

四史思政课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遇见“四史” 图说“第一”
队史连“四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