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研究
2022-03-15杨晓峰
杨晓峰
调兵山市财政金融审计服务中心 辽宁铁岭
一、引言
为了促进我国经济高效发展,国家持续加大了资金投入扶持地方经济发展。但在扶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资金投入往往没有用到实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深化预算执行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具有很强的目的性,主要是针对财政公共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与管理,深化预算执行审计不仅能促进预算执行高效运行,同时也能更好地防范预算执行风险,保证财政公共执行的合理使用。但随着新审计法则的提出,预算执行审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如何提高预算执行审计的有效性,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就成了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性
预算执行审计涉及诸多内容,在防范财务风险,督促预算执行等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同时,预算执行审计是财政监督的重要手段,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形势,深化预算执行审计显得格外重要。
首先,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通过对预算执行过程的审计,可以很好地约束和规范预算执行,真实地反应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促进财政职能的高效实现。
其次,预算执行审计可以很好地规范财政管理,通过审计可以发现和揭露财政改革发展中的相关问题,促进财政管理的不断完善。另外,预算执行审计作为财政监督制约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从而维护经济秩序,推进廉政建设。
三、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我国预算执行审计相关法规的不断完善,为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支持,预算执行审计也得到了较好地发展。但就近几年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来看,预算执行审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审计职能的发挥,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审计内容不完善
审计部门的审计方向发生变化,不再仅限于关注被审计单位财务处理的规范性,审计范围也变得更加广泛,这就要求审计部门在执行审计时必须拓展新的审计内容,明确审计重点。但就目前来看,审计部门在进行预算执行审计时,仅局限于固定资产情况、往来款长期挂账、超限额使用现金等方面。如果审计部门只局限于这些财务内容的审计,势必会增加审计风险,容易造成国家资产的流失,不利于国家资金的有效管控。
2.缺少对效益性审计的关注
效益性审计是评价被审计单位资金使用是否科学、合理的有效途径,以效益性审计结果为依据,可以很好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现阶段来看,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虽然发生了重大调整,但资金效益性审计依然没有得到落实。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资金的绩效性往往是被当作一个补充说明,缺乏相应的具体操作流程,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以至于预算执行审计不合理,无法真实、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
3.联动性差
预算执行审计是一项系统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合作才能高效完成。但就目前来看,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大多是由一个部门负责,各个部门之间的联动性较差,审计资源整合难度较大。一方面,现有的审计组织方式为一个部门牵头,负责整个项目的审计事项、审计方案、撰写审计报告等,其他部门配合完成相关审计工作,这将导致各部门间缺少联动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完全取决于牵头的审计部门;另一方面,预算执行审计需要处理的数据非常多,由于各部门间的联动性较差,这将造成预算执行审计相关数据无法共享,进而影响到审计效率。
4.预算执行审计方式落后
首先,预算执行审计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这也要求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必须进行动态化监督。但就目前来看,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比较陈旧,缺少审计过程中的动态化监管。
其次,数据的采集依然是靠人工方式,需要大量人力对纸质的凭证资料进行翻阅核查,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出错,一旦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出现数据失真的情况,审计结果就会失真,进而无法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另外,预算执行审计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由于没有很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这也造成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无法准确找出数据的变化关系,难以有效识别潜在的风险。
5.审计人员业务素养有待提升
预算执行审计这项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审计工作人员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审计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专业的审计知识,具备专业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现阶段来看,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略显落后,他们在具体工作中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模式下,对最新的审计准则了解不彻底,难以发挥出工作主体应有的作用,甚至有的工作人员拈轻怕重,没有做到亲力亲为,仅凭自己的经验来对审计事项进行判断,从而造成审计结果失真、失准。
6.审计报告披露不全面
首先,预算执行审计是一种监督手段,其目的就是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行为,确保财政资金合理利用。预算执行审计的监督职能体现的重要形式就是信息披露,通过信息披露,可以让社会了解审计结果,避免徇私舞弊的行为发生。
其次,一些审计机关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并没有及时地将审计结果公布出来。有的审计机关与财务机关属于同级政府部门,审计结果的公开与否还需要得到被审单位的准许,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出现官官相护的情况,造成预算执行审计失去应有的作用。如审计结果不公开,可能会造成民众对审计监督效果的质疑,尤其是在财务资金使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民众会怀疑是否存在贪污行为,进而引起不好的社会影响。
四、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有效策略
1.完善预算执行审计的相关内容
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全口径预算系统也逐步推广,以往财政预算中的碎片化、死板化问题也得到了很好地解决。所以,为了迎合财政资金管理的需要,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率,拓宽预算执行审计范围,完善审计内容显得尤为必要。
首先,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扩大预算执行审计范围,不仅需要对财政预算内资金进行审计,还需要对非税收入和国有资产效益进行关注和审计。
其次,扩大对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审计覆盖范围,以此更好地约束预算执行审计行为,防止各种违规乱纪行为的发生。
最后,在非税收入的审计中,对于是否存在违规获取非法收入、非税收入专户存款、已收不缴、随意截留等问题给予充分关注,从而有效防范审计风险。
2.深化效益性审计
首先,深化效益性审计,可以很好地维护国家财政资金安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完善的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确定绩效审计所需的指标,并从审计的计划、实施以及报告阶段提出绩效审计程序。
其次,从定量的角度来看,预算绩效指标应包括:预算完成率、预算执行率、预算变动率、预算调整率、公共支出比率、结转结余率、人均资产配置率等,在具体审计中,既要明确预算执行审计范围,也要做好现场详尽调查,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进行判断,以便真实地反映预算执行情况。
再次,从定性的角度来讲,预算执行审计指标应包括:财政内控制度建设情况、财政预算资金审批流程规范性、预算管理规范性、资产台账管理情况等,在具体审计中,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评估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并找出财政资金使用的绩效问题及预算资金管理绩效上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便提高经济效益。
最后,为了实现效益性审计的科学性,不仅要积极创新审计方式,还应在财政收支审计评价中加入资金使用效益性的评价,以便在具体审计中可以很好地披露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
3.加强跨部门协作
首先,随着预算体制改革的推进,预算执行审计内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也要求审计部门必须与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保持密切的合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预算执行相关信息可以共享,财政部门最新的政策也能及时地传递到审计机关,从而方便审计机关把握审计重点,明确审计方向。
其次,审计机关要加强与纪委监察部门的交流,从而方便审计机关高效开展审计工作。另外,应建立起本区各单位历年监督检查评价系统,将财政部门、人大纪委监察部门及审计部门有效整合起来,形成统一的关联系统,促进审计信息的共享,以此督促被审计单位规范运行。
4.加强审计项目的统筹规划
预算执行审计是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手段,为了确保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应做到有重点、有目的、有程序、有深度。
首先,审计机关立足我国现有的法规,对预算执行审计进行统筹规划,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的深度和广度,积极做好被审计对象的审查工作。
其次,审计工作必须做好“两统筹”,既要强化审计项目的统筹,也要将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程项目投资审计、政策跟踪落实审计等充分地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从而提高审计的有效性。
5.推进预算执行审计信息化建设
首先,预算执行审计任务会越来越繁重,这也决定了传统的审计方式无法满足当下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革新。信息化时代里,信息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当前预算执行审计面临的问题。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不仅可以对预算执行相关信息进行高效处理,同时也能将相关部门有效联系起来,实现高效联动。
其次,审计机关应当打破工作思路创新不足的瓶颈,建立起科学标准的审计信息化模式,以信息化手段取代传统的审计方式,从而提高预算执行审计效率。
最后,建立动态数据分析系统,由智能系统来分析预算指标完成情况、三公经费使用情况、项目资金收付使用情况等,从而方便审计监督。另外,结合预算执行审计的需要,还可以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审计清单目录和模型库,从而为将来审计事项的确定提供便利。
6.加强专业审计人才的培养
首先,结合预算执行审计要求,加强现有人才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其知识结构,拓宽其知识面。
其次,加强审计机关内部业务交流与培训,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年初计划完成审计项目,在完成审计项目后,相互开展讨论,就业务上的经验进行互通,相互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熟练度。
最后,审计机关要对外引进专业的审计人员,壮大审计队伍,为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提供人才保障。作为审计人员,更要主动去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以便自己能胜任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7.加大审计结果的披露
只有将审计结果充分地披露出来,审计职能才能得到实现,因此,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的披露十分重要。
首先,强化预算执行审计过程的监管,对预算执行审计每一个环节进行把控,确保审计工作规范、合理。
其次,审计机关应当搭建共享平台,每完成一次审计,应将审计结果及时上传到内部共享平台,并做好详细说明。通过共享平台,工作人员只需要输入关键词,就可以查找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了解其每年的收入支出情况及重点项目支出。
最后,审计机关应当加大审计结果的对外披露,尤其是与民众利益有关的审计项目,在审计结束后,要第一时间将审计结果公布出来,让民众了解审计结果。
五、结语
新形势下,预算执行审计任务变得更加繁重,这就要求审计机关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革新审计观念和方法,完善预算执行审计模式,切实抓好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客观、真实地反映财务运行情况,从而方便管理者调整经营方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