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农机职业技能培训质量的思考
2022-03-15夏冰周桂官吴剑铭苏宇翔
夏冰 周桂官 吴剑铭 苏宇翔
0 引言
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是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质量的好坏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目前,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正面临着农村劳动人口转移、培训市场需求转变、“新冠”疫情影响等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培训效果,已成为农机推广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现以东台市为例,结合对农机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农机手的调研情况,分析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提升农机培训质量提出对策与建议。
1 农机职业技能培训现状
1.1 培训机构
东台市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主要由市农机推广服务站负责,该站现有在编工作人员5名,其中,推广研究员1 人、高级工程师1 人、中级工程师3 人。
1.2 培训师资
目前,东台市共有农机职业技能培训教师20名。其中:专职教师5 人,全部来自东台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站;兼职教师15 人,主要来自东台市农作物栽培、蔬菜栽培及农机监理单位。
1.3 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东台市农业机械驾驶操作、维修和经营服务人员,年龄在18~60 岁之间。
1.4 培训方式
1)培训教学“分段化”。为提升培训效果,市农机推广服务站总结以往培训经验,分阶段组织开展观摩学习、现场实训和集中培训。即:前沿技术观摩学习,实操经验现场指导,理论及重点知识课堂讲解。通过分段教学,提振学员学习兴趣,减少培训班的教学成本。
2)培训方式多样化。组织制作通俗易懂、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培训效果。
3)培训安排合理化。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学员参加观摩学习、现场实训和集中培训的时间、地点,在确保培训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学员参加培训的往返时间。
1.5 培训内容
以提升学员的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主线,围绕农机操作、维护保养以及新装备新技术应用,兼顾培训机构的师资和设备条件,重点开展农机从业人员急需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培训。
1.6 培训成果
2018年以来,全市共培训学员127 人,其中,农机修理工118 人、高级工6 人、技师3 人。受训学员范爱军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全省“最美农机合作社、最美农机手、最美加油员”评选活动中,获得“最美农机手”称号。
2 存在的问题
2.1 培训对象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机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凸显。现有农机操作人员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系统性专业技术培训,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对智能化、信息化的高质高效机具操作、故障排查等方面的知识难以掌握,参加培训时,容易出现服从性低、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如果培训与务工、务农时间冲突,部分学员甚至会放弃培训。
2.2 培训的针对性不强
授课教师多为农口系统的专家、技术人员,授课内容普遍偏理论化,而绝大部分参训学员农机理论基础薄弱,理论学习能力不强,所以,培训效果较差。在学习偏好上,学员更倾向于学习能实现节本增效的实用技术,对短期无法带来收益的知识及技术没有深入学习的热情,参训积极性不高。
2.3 培训硬件设施不全
办学条件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由于缺少办学场所,培训时需租赁机具操作场地,而租赁场地一般不配备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工具、模拟操作台、仿真模型等先进设施,教师授课时,无法从实物演示、动手实践的角度对农机知识进行讲解、分析,严重影响培训效果。另外,培训机构现有的教学工具、模拟操作台、仿真模型、实践机具也不完善,无法完全满足培训教学时的演示及实践需求。
2.4 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不到位
为方便学员线上学习,农业系统各部门组织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时,需按要求将学员信息录入“云上智农”App。该系统每人每年一般只能录入一次,若部门间沟通协调不到位,容易出现培训申请人员参加过一次培训后无法再次录入的情况,需要到镇级农业农村局进行申请替换,费时费力。
3 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电视、广播及网络媒体,大力宣传与农机化发展相关的便民惠农政策、农机新产品新技术发展现状及参加农机培训的重要性,吸引更多高素质、年轻的农机从业者报名参训。要加强农机培训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农机从业者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壮大师资队伍:对内,加强与系统内各单位间的交流合作,邀请更多有授课经验的农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前来授课;对外,可根据课程安排,聘请有从业经验的养殖户、种植户、农机能人参与授课,传授实践经验,解答学员工作中遇到的难题。
3.3 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决定培训效果。授课教师应从三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质量:一是了解学员参训需求。培训前应做好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需求专题调研,实地走访农机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机维修中心,针对农机从业人员多类型、多层次的特点,结合东台市特色农业生产需要和农机从业人员实际需求,从畜禽养殖、蔬菜种植、特经作物种植等高技术门槛、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入手,重点培训机械化种植、专用机具使用及维护保养等技术。要增加现场观摩、动手实操教学比重,真正做到按需施教。二是掌握教学技巧。教师不仅应具备相应的农机理论及农机装备知识,还应采用相应的授课技巧(如掌握教学语言节奏、做好课程主次内容衔接、课堂互动等),拉近教师与学员之间的距离,保证学员受训时能全情投入。要经常与学员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并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三是丰富教学手段。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动画制作、视频编辑等技能,以便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通俗易懂的动画及视听材料,方便学员学习理解。
3.4 创新培训模式
应引入互联网、远程教学等培训模式,降低培训可能造成的疫情扩散风险。建议以村为单位,组建网络培训班。课前,可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学员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培训老师统一整理答案;课中,由培训老师集中讲解学员提出的问题,学员依照课堂规则进行交流探讨;课后,培训老师根据学员情况进行知识梳理及拓展。这样,既可以保证培训质量,又可以通过物理隔绝,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的风险。
3.5 做好人员选定
在组织开展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之前,要加大调研走访力度,对参训申请人员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有培训需求的农机从业人员能够参加培训,杜绝培训名额浪费的情况发生。同时,农业系统内各培训单位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组建信息交流群,定时整理、分享当年已受训人员信息,确保重复报名的情况能够被及早发现。
3.6 创新培训模式
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内容复杂多样,操作性强。为有效解决基层农机职业技能培训中可能碰到的师资人员紧张、培训硬件不足等问题,建议相关培训机构结合实际,采用联合办学的模式开展培训,通过与具备相关课程培训能力的社会组织及农机院校合作,借助对方的师资及硬件设施,为学员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